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究青海湖特有珍稀鱼种青海湖裸鲤的盐度适应性机制,对青海湖裸鲤受盐度胁迫后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qPCR检测渗透调节基因Na+/K+/2Cl-共转运蛋白1(NKCC1)基因、Na+/HCO3-共转运蛋白1(NBC1)基因、Na+/H+交换离子1(NHE1)基因和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盐度下青海湖裸鲤的各项生长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盐度的升高影响了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发育,青海湖裸鲤的生长状况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NKCC1、NBC1、NHE1、AQP1基因在不同盐度处理组青海湖裸鲤的鳃、肾脏和肝脏中均有表达,且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NKCC1、NBC1、NHE1、AQP1基因参与了青海湖裸鲤机体内、外渗透压的调节,且因盐度、组织和胁迫时间的不同而表达水平也不同,反映出鳃和肾脏为主要的渗透压调节器官。本试验结果将为探讨青海湖裸鲤洄游后的生存状况及其盐度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2021,51(5)
为研究不同溶解氧水平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肝组织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20尾平均体重为(97.68±0.12) g的青海湖裸鲤,随机分为三组:中度低氧组(3.0±0.1) mg/L、重度低氧组(0.7±0.1) mg/L和常氧组(8.4±0.1) mg/L,于低氧胁迫8 h和24 h,观察肝组织结构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青海湖裸鲤肝血窦扩张,血窦内红细胞数量增多,中度低氧对肝组织显微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未造成损伤,线粒体排列整齐,形态正常,但重度低氧使肝细胞出现空泡化,且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肝细胞空泡变性更严重,重度低氧24 h时线粒体数量减少,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化。肝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中度低氧胁迫后显著升高,重度低氧胁迫后显著降低。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肝组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影响;中度低氧对丙二醛(MDA)含量无影响,但重度低氧使MDA含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对青海湖裸鲤肝组织造成氧化应激,但中度低氧对肝组织结构和线粒体未造成损伤,重度低氧导致肝组织结构及线粒体损伤,且低氧胁迫后肝组织通过调整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其低氧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水温(16±0.3)℃下,将体质量(17.18±2.23)g的1龄青海湖裸鲤放在(500 mm×300 mm×445 mm)水族箱中,用CuSO4·5H2O配制成10 mg/L母液,使Cu2+浓度为0.000 4 mg/L、0.002 mg/L、0.01 mg/L;用Pb(NO3)2配制成50 mg/L母液,使Pb2+浓度为0.002 mg/L、0.01 mg/L、0.05 mg/L;Cu2++Pb2+浓度为(0.000 4+0.002)mg/L、(0.002+0.01)mg/L、(0.01+0.05)mg/L下处理6 h、12 h、24 h和48 h后,测定鳃、肝脏和肾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超氧化物歧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海水养殖条件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后备亲本的生理状况,对海水养殖5年的13尾中华鲟后备亲本的2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鲟血液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含量分别为(1.48±0.93) U·L-1、(45.70±19.07) U·L-1和(0.83±0.39)μmol·L-1,尿酸(uric acid, UA)和肌苷(creatinine, CR)浓度分别为(11.58±8.80)μmol·L-1和(15.98±5.12)μmol·L-1;28项血液生化指标中,葡萄糖(glucose, 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  相似文献   

5.
崔畅  杨祖晶  窦峥  陆维  邢强  黄晓婷  胡景杰  包振民 《水产学报》2023,47(5):059606-059606
为了比较3种扇贝血液中的K+、Na+、Ca2+和Cl-浓度,血氧(pO2)和血二氧化碳(pCO2)气体分压及血液酸碱度(pH)的差异情况,实验利用血气分析仪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呈现显著的物种差异,其中栉孔扇贝血液的K+浓度[(15.74±1.47) mmol/L]、Na+浓度[(388.07±11.38)mmol/L]、Cl-浓度[(462.43±6.88) mmol/L]和p O2[(140.13±15.35) mmHg]最高。此外,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Ca2+浓度和pCO2含量较高,而海湾扇贝的pH最高。对相同月龄不同大小栉孔扇贝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栉孔扇贝的血液pH值与其壳高呈正相关(r=0.611),而生理指标与壳高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栉孔扇贝血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而pO2显著下降,K<...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地西泮(Diazepam, DZP)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降解特点及累积特征,设置2个浓度胁迫组(A、C组),并在2个浓度下添加蜈蚣草(Pteris vittata)作对照组(B、D组),共4个试验组;分析水体、底泥和蜈蚣草中DZP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探讨蜈蚣草和底泥对水体中DZP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给药后4组水体中DZP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A:(0.118±0.002)μg·L-1、B:(0.117±0.004)μg·L-1、C:(1.141±0.078)μg·L-1和D:(1.142±0.039)μg·L-1,给药后第768小时水体中DZP质量浓度下降了29.71%~40.17%;DZP降解半衰期介于65.29~139.11 d。4组底泥中DZP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逐渐上升,给药768 h后4组底泥中DZP质量分数分别达到初始质量分数的17.99倍(1.384μg·kg-1)、14.81倍(0.918μg·kg-1)、4.77倍(7.848μg·k...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在重金属胁迫下青海湖裸鲤钙调蛋白磷酸酶(Calcineurin,CN)的动态变化,确定CN是否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早期诊断,通过检测Zn~(2+)胁迫后青海湖裸鲤CN表达量的变化,研究了Zn~(2+)对青海湖裸鲤生存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对青海湖裸鲤的致死率与胁迫时间和离子浓度成正相关;通过实时定量PCR发现,CN在鳃、肌肉、肾脏和肝脏中均有表达;在Zn~(2+)浓度为1 mg/L时,随着胁迫时间的逐渐延长,鳃中CNAα、CNAγ和CNB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96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随着胁迫浓度的逐渐增加,CNAα、CNAγ和CNB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Zn~(2+)浓度为2 mg/L时,三者表达量均达到最高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钙调蛋白磷酸酶对锌离子胁迫产生了明显应答,可以作为重金属污染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在低氧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本研究选取规格相似的雌性[(169.95±13.55) g]和雄性[(170.08±19.02) g]大菱鲆,明确了其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Pcrit)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分析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正常溶解氧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气体交换率、呼吸频率和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雌雄大菱鲆在Pcrit时溶解氧浓度分别为(3.34±0.23) mg/L和(3.22±0.17) mg/L,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低氧胁迫6 h后,雌雄大菱鲆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浓度,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雌性大菱鲆白细胞数目(white blood cell,WBC)均显著升高(P&l...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阿维菌素胁迫对鲤机体的响应机制,在水温(22±2.0)℃,将体质量(150±30)g的鲤(Cyprinus carpio)分别暴露在阿维菌素浓度0μg·L-1(对照组)、1.5μg·L-1和3.0μg·L-1下5 d,采用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方法,探究阿维菌素胁迫对鲤肝胰腺转录组学的影响,解析其对鲤的分子毒理机制。通过对所得基因的功能注释发现,被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与结合、催化和代谢等功能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其他酶、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通路中显著富集,涉及药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以及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多个代谢过程。这些功能基因和预测通路为理解阿维菌素胁迫鲤体内解毒和免疫系统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可为深入研究鱼类应对杀虫剂污染物的分子机制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0.
鱼类血液极易凝结,经抗凝剂处理后的血液可充分满足各项生理指标检测,为衡量鱼体各项生理机能提供重要参考,同时,鱼类种属多样,在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研究以欧亚养殖良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研究对象,选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肝素钠和柠檬酸钠3种抗凝剂,通过对大菱鲆正常状态和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溶解氧浓度为(1.2±0.3) mg/L]抗凝效果评价、血细胞形态观察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筛选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最佳血液抗凝剂。结果显示,正常溶解氧状态下,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效果显著,急性低氧胁迫下静置6 h和12 h后,抗凝效果显著抗凝剂分别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和肝素钠。正常溶解氧状态肝素钠抗凝剂下血细胞出现双核现象,柠檬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下分别出现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急性低氧胁迫导致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肝素钠、柠檬酸钠抗凝剂均观察到双核血细胞,其中,肝素钠和柠檬酸钠抗凝剂还分别出现微核和无核血细胞。急性低氧胁迫处理后,3种抗凝剂作用下血液白细胞数目均显著增高(P<0.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和肝素钠抗凝作用下,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柠檬酸钠抗凝剂作用下,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3种抗凝剂作用下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浓度显著增高(P<0.05),但肝素钠抗凝剂作用下,葡萄糖和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柠檬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P<0.05)。综上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可作为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大菱鲆血液学分析的首选抗凝剂。  相似文献   

11.
鳃是对虾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亚硝酸盐毒性效应的主要靶器官,也是微塑料主要富集的部位之一。鳃组织参与了对虾渗透调节、氮排泄、免疫功能等生理过程,对对虾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亚硝酸盐和微塑料单因素及复合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组织生理功能的影响,将对虾分为对照组、20 mg·L-1亚硝酸盐胁迫组(NIT)、10μg·L-1微塑料胁迫组(MP)、20 mg·L-1亚硝酸盐和10μg·L-1微塑料复合胁迫组(NM),于第14天测定对虾鳃中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浓度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胁迫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2)解毒代谢指标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相对表达水平在胁迫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3)渗透调节指标如离子转运酶液泡型ATP酶(VATP)、Na+/H+交换体7 (NH...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许氏平鲉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鳃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许氏平鲉临界氧分压(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E)时溶解氧含量,观察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呼吸行为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分析了血液生理[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生化[葡萄糖、皮质醇]指标以及鳃组织形态学和鳃组织气体交换率(PAGE)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18 ℃、盐度30,pH值7.85的条件下,许氏平鲉[(88.01±5.34) g] Pcrit和LOE溶解氧含量分别为(3.96±0.11)和(2.60±0.21) mg/L。随着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分别在LOE和Pcrit达到最高。许氏平鲉血液RBC、Hb和HCT在LOE达到最高。低氧过程中,许氏平鲉呼吸频率和PAGE分别于Pcrit和LOE达到最高,且低氧导致许氏平鲉鳃小片长度(SLL)、间距(ID)、周长显著增加;鳃小片宽度(SLW)则随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变窄,在LOE处达到最小值。许氏平鲉鳃小片末端膨大、基质肥大、增生比例在低氧过程中显著增加。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中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许氏平鲉对水体低溶解氧变化反应敏感,低氧应激导致其血液生理生化相关指标和鳃小片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可以显著缓解低氧胁迫应激。相关结果为研究许氏平鲉低氧耐受生理调控机制和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0℃~25℃、pH 6.75~7.36条件下,采用静水式实验法,在长50 cm、宽40 cm、高40 cm的玻璃鱼缸(盛水20 L)中研究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体质量(21.32±2.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和体质量(87.32±9.20)g的成蟹的急性毒性,分析其对幼蟹和成蟹的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为稻蟹综合种养中农药施用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 526 mg·L-1、1 900 mg·L-1、834.2 mg·L-1和552.7 mg·L-1;对成蟹的24 h、48 h、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2 371 mg·L-1、1 222 mg·L-1、727.8 mg·L-1和286.4 m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55.3 mg·L-1<...  相似文献   

14.
向常氧[溶解氧质量浓度(7.19±0.23) mg/L]水中充入氮气或空气对鲂鲌杂交种(团头鲂♀×翘嘴鲌♂)F3进行低氧[溶解氧质量浓度(1.04±0.12) mg/L]及复氧[溶解氧质量浓度(7.16±0.20) mg/L]处理,取常氧、低氧12 h、低氧24 h、低氧72 h及复氧24 h的鲂鲌杂交种F3鳃组织,并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阿利新蓝-过碘酸染色、抗氧化酶活性测定、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究鲂鲌杂交种F3鳃组织对低氧的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低氧处理72 h后,鲂鲌杂交种F3的鳃组织层间细胞团宽度和鳃小片长度分别为(42.42±4.76)μm、(109.09±8.96)μm,鳃组织与水的接触面积较常氧显著增加;低氧胁迫显著降低了鲂鲌杂交种F3鳃组织黏液细胞的密度,鳃组织分泌黏液减少;低氧胁迫下,鲂鲌杂交种F3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在处理72 h时最大,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处理24 h时活性最大;低氧胁迫显著改变了鳃组织中caspa...  相似文献   

15.
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和定量PCR法研究HCO-3分泌相关基因SLC4(solute carrier family 4)和SLC26(solute carrier family 26)家族slc4a1、slc4a2、slc4a4和slc26a6基因组织分布情况,并对不同盐碱环境下肠道中SLC基因家族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青海湖裸鲤适应盐碱环境的肠道调节机制。结果表明,slc4a1、slc4a2、slc4a4和slc26a6基因在青海湖祼鲤鳃、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肠道中的表达量较高,其中slc26a6在肠道中高表达,而在鳃中表达量极低,表现出组织特异性;在碱度组[盐度1.31±0.02,碳酸盐碱度(30.66±0.08)mmol·L-1]、盐度组[盐度15.02±0.02,碳酸盐碱度(2.12±0.05)mmol·L-1]和湖水组[盐度14.84±0.03,碳酸盐碱度(29.57±0.11)mmol·L-1]青海湖裸鲤肠slc4a1、slc4a2、slc4a4和slc26a6基因的表达量在胁迫4 d过程中均呈现出先升高后回落的现象,其中湖水组裸鲤肠SLC4、SLC26家族基因表达量上调最为明显,尤其是slc26a6基因表达量最高上升为对照组的4.9倍,同时,湖水组裸鲤直肠排泄HCO-3浓度也最高,说明盐碱环境下青海湖裸鲤通过肠道Cl–/HCO-3交换子(slc4a1、slc4a2、slc26a6)、Na+–HCO-3联合转运子(slc4a4)分泌和排泄机体内积累的碱,这一调节途径有助于青海湖裸鲤补偿因水环境中盐碱度升高而造成的渗透及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盐对鳜(Siniperca chuatsi)的毒害作用,在阳离子浓度相等(Na+=210mmol/L)的情况下,对鳜进行NaCl、Na2SO4和NaHCO3急性胁迫。在NaCl和Na2SO4胁迫后0、12、24h和淡水恢复后24h和72h,以及在NaHCO3胁迫后0、0.5h和淡水恢复后2h和4h,取血液和鳃组织,检测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鳃Na+/K+-ATP酶(NKA)、Na+/K+/2Cl-协同转运蛋白(NKCC)、Na+/HCO3-共转运体(SLC4A4)和Cl-/HCO3-离子交换体(SLC26A6)酶活性、免疫相关基因(Ccl20、γ-IFN、Dapk2)表达量。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裸鲤的人工放流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裸鲤(以下简称裸鲤)是青海省特有鱼类,生存于青海湖及其流域水体之中,曾形成过强大群体,但由于几十年来过度捕捞及其产卵场的破坏,使青海湖成为无鱼可捕的湖泊,如何恢复青海湖鱼类资源以及开发裸鲤成为青海省有关部门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2种规格[大:(21.56±0.27) g,小:(5.92±0.03) g]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碳酸氢钠(NaHCO_3)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碳酸盐碱水体进行3种胁迫实验:1)将鱼由淡水直接移入碳酸盐碱度为30或22 g·L~(-1)的水体中进行高浓度碱胁迫致死;2)将鱼由淡水直接移入碳酸盐碱度为6~10 g·L~(-1)的不同碱度组水体中进行96 h急性碱胁迫;3)分别以+2、+4和+6 g·(L·d)~(-1)的每日碱度增加进行慢性碱驯化,探索其对碳酸盐碱度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急性胁迫96 h的半致死碱度为6.25~9.01 g·L~(-1),其耐碱能力虽弱于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等耐高碱鱼类,但仍强于大多淡水养殖鱼类;在幼鱼阶段,体质量增加3倍以上的尼罗罗非鱼对碳酸盐碱胁迫的耐受性显著增强;养殖中可通过2 g·(L·d)~(-1)的每日碱增加对罗非鱼进行碱驯化;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急性碱胁迫下"时间-碱度-死亡率"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裸鲤是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鲤科鱼类。苯丙氨酸-X-酪氨酸-天冬氨酸(FXYD)家族是一类小分子单跨膜蛋白,具有调节离子通道作用,在多种生物的盐度胁迫和盐度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基于青海湖裸鲤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16个青海湖裸鲤FXYD(gpFXYD)基因,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16个gpFXYD基因成员分属于5个亚型。共线性分析表明,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家族中12个成员起源于全基因组复制,且与斑马鱼FXYD基因存在共线性,推测全基因组复制导致了青海湖裸鲤FXYD基因的加倍。分子进化分析显示,gpFXYD1b/1c和gpFXYD5c/5d基因的进化选择压力(Ka/Ks)>1,表明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正选择,可能发生了适应性进化。不同亚家族在青海湖裸鲤多种组织表达中,gpFXYD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心脏和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而gpFXYD7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的脑组织中特异表达,分析gpFXYD基因不同亚型可能在不同组织中发挥功能。组织表达中,gpFXYD5s、gpFXYD6s、gpFXYD11s基因在青海湖裸鲤肾脏和鳃组织中出现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生理学和生态学方法,查明2种规格斑石鲷在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 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ss equilibrium, LOE)时的溶解氧浓度,观察自然耗氧条件下其呼吸行为变化,分析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血液皮质醇和葡萄糖含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浓度、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数目、红细胞积压(hematocrit, HCT)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3.0±0.5)℃、氨氮浓度<0.5 mg/L、亚硝酸盐浓度0~0.05 mg/L、盐度为30、pH为7.80的条件下,200和50 g斑石鲷的Pcrit值分别为(4.05±0.09)和(3.15±0.12) mg/L,LOE值分别为(1.16±0.08)和(0.93±0.11) mg/L,且50 g斑石鲷到达LOE值的时间(t=480 min)比200 g斑石鲷(t=110 min)更长;自然耗氧过程中,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Pcrit值处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P<0.05)。低氧胁迫导致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在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但50 g斑石鲷的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上升幅度显著低于200 g斑石鲷(P<0.05)。同时,低氧引起斑石鲷的WBC和RBC数目、Hb浓度和HCT显著升高,50和200 g斑石鲷分别在Pcrit和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2种规格斑石鲷均恢复正常呼吸运动,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2种规格的斑石鲷相比较,50 g斑石鲷的低氧耐受能力更强,200 g斑石鲷对低氧胁迫的应激反应更敏感,2种规格斑石鲷均可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提高血液WBC和RBC数、皮质醇、葡萄糖和Hb浓度,增强对溶解氧的吸收利用,应对低氧胁迫导致的生理状态改变,相关结果为斑石鲷高效养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