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甘孜州丹巴县对 11 个优质玉米杂交组合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HD362和HD1730综合性状良好,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8.47%、7.56%,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品比试验,对参试品种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产量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的优质良种,为易门县高产、优质抗病玉米良种的引进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进行高海拔地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云瑞6号、振兴508、靖丰8号、胜玉2号、大天1号5个品种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可以在今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以不同的10个杂交玉米品种宣黄单7号、9830、罗单8号、罗单6号、师单2号、HZ02-1、8194、1733、A-015×0-821、会单4号(CK)为试验材料,在富源县田间作小区试验,对其供试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9830、8194、师单2号、罗单8号4个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较好,适宜在富源县大面积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大西洋马铃薯是薯片加工型品种,根据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大西洋马铃薯作物特性,从品种习性、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利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高纬地区几个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高纬地区的3个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制定了3个主栽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平展型品种克单11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半紧凑型品种边单3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紧凑型品种德美亚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晾盘处理对烟苗的影响,2011年于泸州市对比了晾盘和不晾盘2种条件下,烟苗生育期、盘面温度、烟苗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10:00和16:00记录期内晾盘处理平均盘面温度均比不晾盘高0.99~1.67℃,说明晾盘处理对盘面温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晾盘处理的成苗期比不晾盘提前5 d;成苗时晾盘处理烟苗株高、茎围、单株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系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根系干鲜比、一级侧根数目均较不晾盘有所增加,其中烟株鲜重及干重、根系干重及根系干鲜比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筛选适宜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对引进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星619折合产量最高,为10 838.07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52.80%;五谷703折合产量为10 392.99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46.53%。这2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经济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旱作区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TW72和金穗306生育期适中,也有较好的丰产性,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分别增产30.91%、24.97%,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百合的生物学特征,对光照、温度及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这些因素对百合开花的影响,提出在高海拔地区百合花期的主要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二点委夜蛾是2005年在河北省新发现的玉米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夏玉米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为研究二点委夜蛾是否有向冷凉地区扩散的习性,证明二点委夜蛾主害代为害玉米以后是否迁移到其他地区,在河北省易县选择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地貌类型的地区进行了定点诱测试验。其中,在平原地区设置2个测试点,利用诱虫灯诱集,作为对照(CK);在低海拔地区设置1个测试点、在高海拔地区设置3个测试点,均利用性诱剂进行诱集。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主害代没有发生的春玉米区,8~9月也没有发现其成虫;7月发生为害的平原区,8~9月有成虫活动,且7月发生越严重的区域,8~9月成虫量越高;高海拔地区未诱测到二点委夜蛾成虫。在河北省易县,二点委夜蛾主害代以后的时期,成虫未向高海拔冷凉地区迁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栽培密度对玉米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四单19为试验材料,设4.5、6.0、7.5、9.0万株.hm-24个水平的密度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定期测定玉米籽粒中ABA、IAA、ZR、G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所测定四种内源激素的相关性不断变化,造成玉米籽粒内源激素紊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关系。其中,玉米籽粒中IAA含量随栽培密度变化由双峰逐渐向单峰过渡,峰值前移幅度大约在10~14 d;ABA含量在栽培密度大于7.5万株.hm-2时,峰值明显增大;GA含量在密度为9.0万株.hm-2时,含量增加比较明显;ZR含量在密度为4.5万株.hm-2时含量增加。内源激素随着栽培密度所产生的峰值位移和含量变化,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籽粒的发育和光合产物积累,也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