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富士冠军’苹果新品种是日本青森县野村园艺农场场长野村敏男先生从‘皇家富士21号’实生苗中选出的.2000年锦州凌海野村园艺有限公司从日本引入乔砧苗10株,定植在锦州庆海敏男绿产有限公司苹果示范园.经过15年试栽,表现出结果早、着色早、成熟早(较红富士早熟1周左右)、丰产、优质、耐贮藏、抗逆性强等优点.定植后3年见果,4年生株产8 kg,5年生达到25 kg.10年生666.7 m2平均产5 000 kg,产值25 000元以上.目前已在辽宁(大连、葫芦岛、营口)、陕西等苹果主产区栽培,试栽面积148 hm2、10万株.  相似文献   

2.
板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丰’、‘海丰’、‘蒙山魁栗’等板栗良种在3年实生砧改接,次年结果率达100%,4年生树平均株产3.1kg,平均产量200.5kg/667m2,6年生平均株产5.5kg,平均产量365kg/667m2,每667m2效益2532元。  相似文献   

3.
我镇地处青石山区 ,野生君迁子资源十分丰富 ,从1993年春天开始 ,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对野生君迁子采用低接和高接的方式逐年进行改接 ,到 1999年共嫁接柿树 12 .5万株 ,成活率达 90 %以上。目前 ,全镇改接树已结果株数达 3.2万株 ,年产量达 81.6万 kg(平均株产 2 5 .5 kg) ,产值达 166.5万元 ( 2 .0 4元 / kg) ,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现将嫁接及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 砧木选择及培养 野生君迁子大部分分布在山坡、陡地及堰边 ,与其它杂树、杂草共存 ,因此 ,在嫁接的前1年 ,选择分布在坡度不大、光照好、土层较深厚地块上的野生君迁子作为嫁接对…  相似文献   

4.
平阴县山区面积大,核桃资源丰富,但多为劣质实生品种,其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增加经济效益,我们于2000年春进行了山区实生核桃改接早实薄皮核桃试验。改接品种为香玲、元丰,共改接1.0万株,株成活率为100%,接穗成活率达93%以上。当年平均每株新梢生长总量1860cm,第2年结果株率100%,改接一个头的小树,第2年株产0.5kg,改接10个头的大树,第2年株产达4kg以上。现将改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野生酸枣资源十分丰富.1996年至2000年在洛宁、宜阳、伊川、汝阳等县开展了野生酸枣改接大枣工作,5年共改接1 5万株,改接品种为梨枣、苹果枣、赞皇大枣等.嫁接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第2年96%见果,2003年平均株产达2kg,总产量达30万公斤,产值达11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新品种区试速度及区试基地园整齐度,从2013年开始,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育种课题利用平邑甜茶二三年生苗高接苹果新品种,当年成带分枝大苗,达到快速建园目的。2015年在台安县西平林场杨国田园栽植‘岳艳’/平邑甜茶大苗350株,授粉品种50株(‘寒富’/平邑甜茶、‘岳阳红’/平邑甜茶),株行距2.5 m×4.0 m,2016年开始结果;2017年大量结果,平均株产15.3 kg,最高22.2 kg,每666.7 m^2产量2000 kg以上,售价6.00元/kg,全园收入4.8万元。果实品质表现与GM256中间砧的树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总糖含量11.0%,可滴定酸含量0.49%。目前,已在辽宁绥中、辽阳、黑山、朝阳、建昌、庄河、清原、铁岭、大石桥等县(市)建立以平邑甜茶为砧木的苹果新品种试验园110 hm^2,品种以‘岳阳红’‘岳艳’‘岳冠’‘岳华’‘岳苹’为主。现将以平邑甜茶为砧木繁育苹果新品种带分枝大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樱桃改接甜樱桃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劈接或带木质芽接法,将5~10年生中国樱桃改接为意大利早红、红灯、拉宾斯、那翁、先锋和早红宝石等甜樱桃品种,嫁接成活率平均达90%以上;改接第6年平均666.7m2产量达710kg,最高达945.7kg,每666.7m2收入1.42万元,比中国樱桃增收1.33万元.  相似文献   

8.
前所果树农场地处辽西走廊西南端,为国家环渤海水果产业带主产区,丘陵山地地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600mm以上,无霜期180~190d,日照时数2300 h以上,年平均气温10.8℃,最低温度-21℃.土壤以沙壤土为主.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苹果树生长.‘红富士’苹果在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栽植已有30多年,为前所果树农场主栽品种,栽植面积666.7 hm2.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地最高销售价10.00元/kg,直至2005年,为农场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果品深加工及商品化处理相对滞后.2005年以后树龄日趋老化,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管理水平低,配套的现代化果业管理技术跟不上,果品质量良莠不齐.为全面提高‘红富士’苹果产量和质量,增加优质果、精品果产出率,增加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创一流经济效益,结合农场实际,2005-2007年,通过实施‘红富士’优系选优及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了前所果树农场‘红富士’基地整体建设步伐,平均666.7 m2产值超万元,总产值超亿元,净收入0.6亿元.全面促进果农增收,推动辽西环渤海产业带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9.
1 改接试验为改造我市劣质晚熟苹果品种 ,提高果品档次 ,于1 994年春天 ,我们引进了 2 0 0 1富士、招王一号两品种 ,在成龄大树上进行了改接。改接试验地选在新泰市岳家庄乡北邱村苹果园 ,面积 2hm2 。原品种主要有国光、金帅、红星等 ,1 8年生树 ,株行距 3m× 4m。嫁接品种为 2 0 0 1富士、招王一号、长富 2号 (对照 )。改接时间为 1 994年 3月中旬 ,方法为切腹接和劈接 ,接穗均进行了蜡封 ,用嫁接绑缚胶带包扎。嫁接前先将冗长的主侧枝及大型的结果枝组回缩 ,改接时只改主、侧枝背上的小枝、弱枝和两侧的壮枝。为保持树冠与根系的营…  相似文献   

10.
2009—2011年,无棣县对劣质金丝小枣、甜酸枣、婆枣等,改接金丝新1号、2号和4号3个优良品系400hm2,计9.7万株,改接短枝冬枣80hm2,计26万株。阐述了改接良种的技术及改接后的栽培管理措施。接后第2年全部结果,产量分另q达到53.3万kg和23万kg,与未改接园相比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我们将0.4hm~2红富士苹果园高接早熟品种松本锦,取得了改接当年恢复树冠,第2年结果,第3年恢复产量的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高接换种增产增收苹果树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许多老品种已被优良品种所代替。昌黎县两山乡从1987年开始进行品种改革,用腹接法将国光改接为红富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改接成果简介如下。国光幼树和初结果树腹接红富士,首先在五峰山和正明山两个村进...  相似文献   

13.
对低劣杨梅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改接成新优品种‘小叶青蒂梅’,嫁接成活率达81.3%,高接后杨梅生长结果正常,第2年株产平均17.3 kg,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红天鹅绒杏李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天鹅绒杏李是美国培育的杏李杂交新品种,杏、李基因各占50%,极早熟,1999年引入我国.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春季引种,在实习基地温室(钢架结构,跨度8 m,长50m,脊高3.2 m,后墙高2.3 m,墙厚50 cm,净面积400 m2)内对4年生曙光油桃(株行距1.2 m×2 m,共165株)进行改接,在距地面30~40 cm处的主干上将树体上部锯除,用插皮接接两个接穗.改接的授粉品种为当地梅杏,与红天鹅绒按1:3在行内配置,不同行之间错开排列.土壤为壤土,有机质含量1.264%,pH值7.4.改接后第2年平均株产3.2 kg,第3年平均株产4.8kg,2004年株产5kg,3年平均株产4.3 kg,666.7 m2温室年产鲜果1 204.7kg,以当地售价24元/kg计,收益达2.89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囫囵河村果农王宝山,经营12年生红富士苹果园1 667 m2,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实现标准化管理,高投入、高质量、高产出,2007年生产苹果15 000 kg(红富士13 500 kg,早熟果1 500 kg),其中出口果3 500 kg,4.2-4.4元/kg,收入1.5万元;市场果7 500 kg,80 mm以上6.4元/kg,75 mm5.2元/kg,收入2.1万-2.2万元;次果近1 500 kg,1.4-1.6元/kg,收入0.2万元左右;因气候原因产生榨汁果1 000 kg,0.9元/kg,收入900元;珊夏等早熟果1 500kg,收入2 500元,总计毛收入4.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1万元(有机肥4 000元、农药800元、果袋2 000元、浇水300元、人工及其他2 900元),纯收入3.2万元,平均667 m2收入达到1.28万元.现将其作务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室栽培甜樱桃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但因其经济效益高,越来越被广大果农所认可,被誉为“黄金种植业”。2016年春,凌海白台子镇尚屯村从大连市瓦房店引进4年生樱桃树500株,品种为‘美早’‘拉宾斯’‘砂蜜豆’,分别栽植在长85 m、宽10 m、脊高5.3 m的高标准5个温室内,每个温室栽植100株。通过精心细致、科学的管理,实现当年移栽成活率达100%,第2年株产2 kg,666.7 m^2产200 kg;第3年株产4 kg,666.7 m^2产400 kg,平均产值2.5万元。现将设施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利用4年生核桃,采用插皮舌接和腹接技术进行高接引种,引进礼品2号核桃新品种,改接成活率达85%以上,改接第2年遭遇特大霜冻未挂果,第3年全部结果,第4年小单株产量3~5 kg,667 m2产量75kg,果园价格(青皮)15元/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大石桥市建一镇秘子村班显悦于1998年春定植一块面积为2800m2苹果园,栽树150株,其中,‘寒富’120株,‘早熟富士’15株,‘红王将’15株,定植株行距4m×5m,666.7m2栽33株。2001—2005年总产量依次为1500、3000、3500、4500、6000kg,产量逐年提高。2006年达9000kg,平均666.7m2产果2145kg。其主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静宁在‘红富士’苹果管理中,采取了"顺其自然,适当调控"为主的树体管理措施,实现了4年成花、5年挂果、6年丰产的生产目标,盛果期666.7m^2产量保持在4000kg以上,有效地克服了‘红富士’难成花、进入结果期迟、早期产量低的弊端,形成了早果、优质、丰产的配套措施,促进了‘红富士’苹果在当地的大发展。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试验场四分场,1987年冬定植6.8亩新国光(短枝国光),共计718株,株行距为2×3m。在常规管理条件下,树体生长健壮,年新梢生长量85cm以上,干周年增长2~2.5cm,1989年已有30%以上的树株开花结果,1990年总产2 948kg,但只选出 667kg好果,其他均为不同程度的裂果,裂果率高达77%,对生产损失很大。为解决这一问题,1991年春将其全部改成了短枝富士,今将生长、结果情况总结如下。 改接方法及改按树的生长情况 1990年11月从惠民县苏索头村采集短枝富士接穗贮藏,1991年4月初采用多头高接法换头,根据砧桩粗度分别采用插皮接、双舌接、带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