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泛玉5号为研究对象,采用N、P2O5、K2O不同配比的施用量,以探讨在高水肥地力条件下的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的贡献率分别为3O.81%、29.85%、5.95%,每公斤N、P2O5、K2O可分别增收玉米产量11.12kg、6.65kg、0.9.5kg;产量≥65Okg/亩的方案有3350个,在95%置信区间养分用量为:N22.46-22.67kg/亩,P2O5 6.22~6.40kg/亩,K2O 6.12~6.31kg/亩。前10个方案最高产量平均值为N26.4kg/亩,P2O5 8.9kg/亩,K2O 2.75kg/亩,平均产量为711.41kg/亩。该地夏玉米施肥量应以高氮中磷低钾为宜。  相似文献   

2.
张杰 《乡村科技》2022,(2):63-65
在小麦种植中,水肥一体化可以确保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有助于提高水肥的利用率。为探索冬小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肥料利用率,就小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肥料利用率试验进行了总结。通过试验可知,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麦每公顷增产2 223 kg,氮肥的利用率比常规提高15.2个百分点;磷的利用率提高11.7个百分点,钾的利用率提高10.9个百分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小麦生产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沈荣果  苏云  秦振栓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112-112,114
通过对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不同播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郑麦9023在南阳盆地主要土壤类型、中高产田的适宜播量是120~135kg/hm2,其中以播120kg/hm2为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最适播量。  相似文献   

4.
高水肥地覆膜玉米温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高水肥条件下覆膜、揭膜、露地玉米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覆膜后苗期增温显著,拔节后增幅渐低,大喇叭期覆膜地温反而略有降低,这是土壤热交换随生育时期推移以及覆膜玉米发育加快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致。高水肥地覆膜玉米大幅度增产途径是更换品种、提早播种和适时揭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郑麦9023的主要优点,确定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为:优质,高产潜力大,早熟,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6.
在高水肥和小垄密植栽培条件下,对窄行密植专用品种合农60及垦丰16各生理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垦丰16的株高显著高于合农60,但出现倒伏现象,半矮秆品种合农60更适合窄行密植;两个品种的SPAD值及叶片氮素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叶面积和叶干重在两个品种中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 3 0 a的降雨量 ,模拟洛阳地区不同的降雨年型 ,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业 N、P、水的耦合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并根据回归模型 ,初步确定了在底墒一定条件下不同降水年型的最高产量和最适肥料投入量。试验结果表明 :水分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最大 ,肥料对产量的效应因投入量不同而不同 ,在低于最适投入量时 ,N的增产效应大于 P;而高于最适投入量时 ,N、P均有负增产效应 ,P的负效应大于 N。  相似文献   

8.
干旱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水肥耦合研究一直是节水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肥耦合研究的现状,从水肥耦合作用的机理和效应两方面来阐述,包括水分对植物养分转化、吸收及代谢的影响、养分对植物水分利用的影响、生物学效应、生态学效应和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并指出今后水肥耦合研究应该加强施肥对农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同时注重构建通用性的水肥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周麦新品种的水肥耦合效应,为配套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小麦新品种周麦28为试验对象进行小麦水肥耦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下,周麦28各个生长期出现的时间越到生长后期差异越明显,分蘖期没有明显差别,从越冬期开始显现出差别。其中以施纯N 240 kg/hm~2、P_2O_590~120 kg/hm~2、K_2O 60~75 kg/hm~2,且氮肥50%为基肥、50%为追肥(在小麦返青时追施)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目的】"一旱二薄"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子。因此,研究滴灌施肥下不同水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旱棚防雨条件下进行田间微区试验。【结果】通过对玉米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水肥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其次是灌水量和磷肥用量。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表现为正效应,其效应顺序为:N水>P水>NP;从产量角度评价,以较高氮肥用量、高磷肥用量和丰富灌水量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结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较高氮肥用量243.27 kg·ha-1、高磷肥用量137.431 kg·ha-1、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6%。  相似文献   

11.
在高施有机肥、地下亚表层灌水、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对大豆合农60及对照品种垦丰16地上部干物质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农60荚干重增加明显,后期干物重积累迅速。在高水肥和小垄密植栽培条件下,窄行密植品种间存在差异,合农60为抗倒伏,适合于窄行密植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选育策略及对小麦产量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亲本材料的研究创新,后代品质特性、早熟性和综合抗性的选择方法,品系鉴定与种子繁殖,配套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和育种家种子群体改良等多方面对郑麦9023培育策略进行了回顾。同时,针对当前小麦育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从高光效、耐光抑制、发育特性改良、同化物转运和高效营养以及在主产区构建现代分子育种平台等方面对小麦产量育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红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利用果树试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红枣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y=12 670.96+40.54I+19.33F-0.034 9I2-0.008 93F2-0.000 043I·F.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红枣产量与灌水量和施肥量都呈二次抛物线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元相关、多元回归方法 ,分析了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不同水肥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提出山西中部地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产量要素组成。小麦生产要达到 6 0 0 0kg/hm2 以上的高产水平 ,其产量要素的组成必须按照基本苗 375万~ 4 50万株 /hm2 ,穗数 6 70万~ 750万穗 /hm2 ,穗粒数 2 5~ 2 8粒 ,千粒重 35~ 4 5g的指标进行鉴定和选育 ;小麦产量在 4 50 0~ 6 0 0 0kg/hm2 水平上 ,有多种增产途径 ,但都不能显著增加或减少某一因素 ,以保证足够的穗数为基础 ,稳定穗粒数 ,提高千粒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传统灌溉条件下水肥滞留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径流灌溉时不同作物样地对水肥的滞留效益。结果表明,4种作物对水肥的滞留效果呈现出相似性,在9 m之前滞留效益十分显著,9 m之后,滞留效益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出滞留率拟合方程,4种作物的拟合函数均为对数函数,该拟合函数可以将4种作物的滞留率数量化,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掌握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张掖市蔬菜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现状,校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完善蔬菜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特开展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娃娃菜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促进娃娃菜的生长发育,提高娃娃菜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氮肥对娃娃菜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影响次之,磷肥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以中长绒陆地棉新陆中9号为材料,在新疆库车县进行了地面灌条件下水肥因素对新路中9号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地面灌条件下水肥对中长绒棉都具有增产效果,单株结铃数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过多的水肥投入并不有利于棉花增产,合理肥料投入有利于发挥灌溉的增产作用。灌水量、施肥量与产量藕合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是为:Y=-1453.04 1.32703I 5.12236F-0.000211I2-0.005032F2-0.000263I*F。新陆中9号获得最高产量1568kg/hm2时全生育期中合理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434kg/hm2(其中N235kg/hm2、P2O5143kg/hm2、K2O56kg/hm2)和2879m3/hm2。  相似文献   

18.
小麦撒播栽培具有省工,省力,提高小麦生育期内光、热、水、土、肥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利用率的优势,尤其是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大、播期相对较紧较晚的老菜区改茬种植更为突出。撒播小麦栽培技术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垄覆膜滴灌栽培技术与普通滴灌技术相比,可极大减少棵间蒸发量,在节水节肥的同时为作物主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环境。该技术可提高地温,降低棚室内湿度和病虫害的发生,节本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成产因素与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连续 4年对郑麦 90 2 3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60 0 0kg/hm2以上产量水平 ,郑麦 90 2 3成产三要素对产量的效应依次为千粒重 >公顷穗数 >穗粒数 ;75 0 0kg/hm2 产量水平 ,三要素对产量的效应为千粒重 >穗粒数 >公顷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