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118-121
[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最适赤霉素(GA3)浓度和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A3处理种子,研究促进种子快速萌发且萌发率高的GA3浓度,再将胚根3~4 cm长的种子播于土壤中,分别在光照培养箱和自然条件下生长并观察第一片叶的长势。采用不同浓度的6-BA诱导愈伤组织,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6-BA浓度。[结果]150 mg/L GA3处理种子的萌发率最高,种子外植体最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1 mgL/6-BA和0.5 mg/L NAA的1/2MS基本培养基。[结论]七叶一枝花种子的快速萌发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苦荞种子萌发条件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荞麦种子萌发率及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研究了不同激素对苦荞(FagopyrumtataricumGaertn.)种子萌发以及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25℃时,未经赤霉素预处理,但在附加4mg/L赤霉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的苦荞种子萌发率最高;(2)下胚轴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子叶和上胚轴,下胚轴是最理想的外植体;(3)在附加4mg/L24,-D和0.1mg/L6-BA的MS培养基上,荞麦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紫果西番莲种子萌发及根部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番莲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赤霉素浸种时间及不同种子处理方式条件下,进行西番莲种子萌发试验,并利用发芽种子的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将西番莲种子剥壳后置于MS培养基中萌发,是西番莲种子萌发的最适方式.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 mg/L2,4-D,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多为浅绿色,颗粒状,质地疏松.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为延龄草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癌、止血等功效,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但其种子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萌发周期长和萌发率低等缺点。为了缩短滇重楼种子萌发时间,提高其萌发率,在三七愈伤组织上对滇重楼种子进行暗培养和光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三七愈伤组织上进行暗培养能明显缩短滇重楼种子的萌发时间,最快在第10天就开始萌发,萌发高峰期在第20~30天,平均萌发率为12.5%。  相似文献   

5.
长寿花组织培养与人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初步研究了长寿花人工种子的制备,包括胚性愈伤组织及胚状体的诱导、人工种子的包埋和萌发。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 D2mg/L+BA0 2mg/L+蔗糖30g/L+琼脂6g/L;胚状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2mg/L+NAA0 2mg/L+活性炭4g/L+蔗糖30g/L+琼脂6g/L;用无激素MS培养基配制的4%海藻酸钠溶液包埋胚状体,并用2%的CaCl2·2H2O溶液作聚胶化因子,制成人工种子;将人工种子在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萌发,萌发率达96%。利用石蜡切片法对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以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la(Lamarck)de Wit)无菌实生苗子叶和胚轴切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BA和NAA浓度组合对银合欢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中,以子叶的培养反应性最好,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各种组合中都达到100%,其中以附加0.1 mg/L NAA和2.5-7.0 mg/L BA效果最好;胚轴在添加0.1 mg/L NAA及3.0-4.5 mg/L 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子叶愈伤组织在MS+3.0 mg/L 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中培养时芽分化率只有6.7%;胚轴愈伤组织则未能实现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苜蓿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菁一号苜蓿和肇东苜蓿无菌苗幼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在含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并通过外植体直接再生途径和胚性愈伤组织再生途径获得再生芽。在含有IBA的1/2MS培养基诱导再生苗生根。  相似文献   

8.
9.
高山红景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弓  张继福 《特产研究》1995,(4):26-26,32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 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 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 EMS浓度为0.3%~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 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EMS 诱变苦荞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苦荞麦上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提高苦荞麦的抗倒伏和抗落粒能力,多效唑能明显降低苦荞麦的株高,防止植株倒伏,但对单株生产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效唑以始蕾期喷洒200mg/kg,每小区1000ml,效果最好。奈乙酸能明显减轻苦荞麦的落粒性,但对单株生产力同样有抑制作用,需要确定适宜的用药浓度和喷洒时期。萘乙酸以始花期喷洒40mg/kg,或灌浆初喷洒40mg/kg,每小区1000m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 ~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养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苦荞麦生物资源,延伸苦荞产业链,提高其经济效益;探索适合苦荞叶黄酮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方法。[方法]以盛花期的苦荞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并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纯化,对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以6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72℃,料液比为1∶32g·mL~(-1),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min,超声波功率为101 W,此工艺条件下苦荞叶总黄酮得率为10.2523%;AB-8树脂对苦荞叶总黄酮纯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为5,浓度为1.50g·L~(-1),流速为1.00mL·min~(-1),上样量为33mL·g~(-1)树脂,洗脱液为75%乙醇,洗脱液pH为5,流速为1.50mL·min~(-1),洗脱液用量为10mL·g~(-1)树脂,测得苦荞叶黄酮的回收率为77.01%,黄酮纯度为90.6%,是纯化前的3.02倍。[结论]苦荞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且易纯化;该提取、纯化工艺可满足工业化生产高效益、低成本、简单易操作的需求,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5个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在湖北省五峰县2个不同海拔高度生态试验点的子粒黄酮、氨基酸和多酚含量变化,旨在为摸索苦荞高效栽培模式,并为选育生态弱响应苦荞新品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高海拔种植可提高苦荞黄酮、氨基酸与多酚的含量;相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品种间的黄酮、氨基酸和多酚含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西农9909在2个生态试验点的子粒黄酮含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其他品种;与海拔1 400 m种植相比,海拔780 m种植条件下品种间3种营养成分下降幅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黄酮含量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为2.86%~10.53%,多酚含量下降幅度为4.74%~28.57%,氨基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9.52%~77.59%;不同品种对海拔高度变化的敏感性也不同,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SNKQ-1对生态环境因子变化钝感,而云荞2号对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 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光照强度、萌发温度、萌发时间和相对湿度对萌发苦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 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比较萌发前后苦荞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变化,并以 DPPH·自 由基清除率、亚铁还原能力(FRAP)以及 ABTS+ ·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结果】苦荞最优萌发工艺条件为光照强度 7 500 lx、萌发温度 25 ℃、相对湿度 80%、萌发时间 48 h,该条件 下苦荞的黄酮含量为 7.489%、较萌发前提高 5.927 个百分点,其中金丝桃苷、芦丁和 4''-O- 葡萄糖苷牡荆素含 量显著提高;萌发后苦荞的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 54.39%、ABTS+ ·自由基清除率为 52.12%、FRAP 还原能力 为 64.87%,比萌发前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苦荞种子萌发有利于提高其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可用于苦荞 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促进苦荞的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苦荞是全世界的主要小宗杂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富含黄酮的药用作物.由于苦荞营养丰富且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降血糖、降血脂功效显著,更可用来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等疾病.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7个苦荞新品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晋苦2号的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苦荞麦子粒形态及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来自贵州省大方县的26份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麦材料的子粒形态及品质性状。结果发现,苦荞麦子粒粒长、粒宽、粒厚、容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水分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10~5.71 mm、2.81~3.54 mm、2.71~3.26 mm、565.54~686.84 g/L、14.54~20.82 g、6.12%~10.14%、3.95%~10.60%、4.15%~16.79%和11.40%~13.67%,平均值分别为4.62 mm、3.22 mm、2.97mm、627.46 g/L、17.28 g、7.84%、6.20%、9.95%和12.71%。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与粒厚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与粒宽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和容重与粒宽和粒厚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粒长与粒厚和容重均呈不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黄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不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含量、黄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含量均为负相关,且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时政  韩承华  黄凯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18-9519,9524
[目的]筛选出硒含量较高的苦荞资源。[方法]以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籽粒中的硒含量。[结果]35份苦荞资源的硒含量变化幅度为0.009 9~0.120 8 mg/kg,平均值为0.040 6 mg/kg;不同产地苦荞的硒含量存在差异,以甘肃地区较高,贵州纳雍和陕西较低。[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硒含量在不同苦荞资源间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