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吉林农业科学》2013,(4)
以不同光强下的玉米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1~5叶位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检测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光强下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不同:各个叶位叶片Fo在光强为200μmol/(m2.s)时均较高,在光强为600μmol/(m2.s)时均较低;200μmol/(m2.s)光强下第1叶位叶片Fv/Fm最高,600μmol/(m2.s)和1 000μmol/(m2.s)时第4和5叶Fv/Fm均高于前3叶;2、3叶在1 000μmol/(m2.s)时吸收和捕获的能量用于热耗散的比例增加,4、5叶则在1 300μmol/(m2.s)时热耗散比例增加。即600μmol/(m2.s)和1 000μmol/(m2.s)光强下玉米幼苗4、5叶光化学活性高于前3叶。 相似文献
6.
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差异.结果表明,①比较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差异时,应选取植株上不同部位的代表性叶片,取其光合速率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②两种株型玉米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穗位叶>第10叶>第6叶>第22叶>第3叶,给予中下部叶片良好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玉米产量的角度出发,以高产高效栽培为目的,采用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通过剪叶处理研究了玉米不同叶位叶片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部叶片、中部叶片(棒三叶)和下部叶片对果穗干重的相对影响率分别为26.29%、61.51%、12.19%,对百粒重的相对影响率分别为43.46%、51.68%、4.78%,对产量的相对影响率分别为47.76%、51.94%、0.29%,对其他指标的影响趋同。 相似文献
8.
玉米抽雄期不同叶位叶片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为材料,应用农学和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抽雄期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区别.结果表明:抽雄期玉米植株中部的第12~14叶位叶片的叶面积较大,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重量、含水量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各性状之间具有相关性,而下部的衰老叶片和上部的新展开叶片生理活性不稳定,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中部叶片.对于具有22~23片叶的紧凑型玉米,以第12~14叶的生理性状代表抽雄期玉米植株的生理特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春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春玉米“掖单4号”单叶片一生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植株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平均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氛可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特别是对老龄叶片、植株的中下位叶片及植株生育后期叶片;氮磷配施可进一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尤其对展开1周左右的叶片、植株的中位叶及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在氮磷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不明显,但在散粉期前后的高温低湿条件下,对中上位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春玉米“掖单4号”单叶片一生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植株不同吉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不同生育时期叶睛平均兴合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施氮可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特别是对老龄叶片、植株的中下位叶片及植株生育后期叶片;氮磷配施可进一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尤其对展开1周左右的叶片、植株的中位叶及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在氮磷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不明显,便在散娄期前后的高温低温湿条件下,对中上位叶片维持较高的兴合速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变化往往对植物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综述了不同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水分、盐、干旱)下叶片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情况,加深对植物生长特性的认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玉米主栽品种久龙8为试材,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的方式开展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玉米发育进程、叶面积、植株干物质对不同土壤湿度的反应不同。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土壤相对湿度的偏差在±5%之间不会对玉米发育进程造成差异。玉米叶面积、植株干物重对不同土壤湿度反应明显,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0%,尤其中层(30~50cm)土壤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对叶面积增加为正效应作用,且对玉米干物质增加和玉米籽粒灌浆均有利,可使玉米果实重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