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城市养老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无论从行动能力还是感觉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为了使老年人更好的适应养老院的生活,养老院建筑应当系统地组织无障碍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老人逐步衰退的生理机能,以达到最为人性化的安排居于其中的老年群体的起居生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创造有吸引力的住宅小区环境、探索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对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结合目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提出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应重视和体现生态性、整体性、空间多样性、参与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交通部提出的公路设计新理念,对当前公路绿化工作中的新思维、新要求做了简要介绍。对今后公路绿化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南小城赣州,有一条闻名遐迩的红旗大道,它的闻名,不仅是因为它设计建设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着卓越的远见,宽阔的八车道,人车分流,汽车与自行车分流。车水马龙而次序井然;更是因为它,大道两侧一排排、一群群的香樟、银桦、夹竹桃,还有女贞、喜树等等,组成了的红旗大道绿化带,至今仍被广大市民所称赞。 相似文献
5.
浅析居住区环境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本文分析了目前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而提出居住区环境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7.
社会老龄化在加快,为了使公园的环境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游览、休闲的需要,文章以广州地区公园为例,分析各类人群的需要和特殊性,归纳了无障碍设计中空间的主要处理手法和主要设施的细节处理方式,营造充满爱与关怀,同时又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体现无障碍设计“以人为本”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从绿色建筑的产生以及在国内的发展进程方面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内的商业建筑与在次居住的住户关系最为密切,合理规划有利于体现复合型商业对居住区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解决好住宅与底层商服之间的关系,将较好的减少二者之间的干扰;合理选择适合做商服的住宅户型,将有利于设置使用更方便的商服格局。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入手,探究现有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并在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设计措施两方面提出相关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空间和形式的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当地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综合各种利弊条件,才能在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研究和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是丰富园林绿化材料、提高植物抗性、培育新品种、发展地区特色花卉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我国花卉业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林业现状的分析,阐述林业在地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提出林业有必要调整经济结构、重建新的营林体制、调整林业经济政策。并针对本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生态区位的重要性,明确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体制改革与创新、机制改革与创新、科技改革与创新、融资改革与创新,构建新的森林经营模式促进地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生态环境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提出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指出生态建筑是今后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生态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及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的战略设想,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总分馆制——哈尔滨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图书馆现状及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情况的分析,指出了总分馆制是哈尔滨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本”、“人”、“源”字的辨析,阐述了以人为本对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价值,指出了图书馆以人为本不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泽,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承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阐明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水利行业也不例外。本文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最后对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滨水区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这些空间场所需具有环境优美、绿化宜人、服务设施完善、视觉景观舒适等特点,来满足人们对水的特俗感情。本文结合牡丹江地区设计实践,针对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