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棕色蘑菇(Agar/cusb/sporus)俗称棕蘑,菌盖为自然棕色,菌柄白色,肉质致密、紧实。与传统栽培的白色双孢蘑菇品种相比,菌盖较大,柄粗,口感较细嫩鲜美,香味浓郁。且其克服了白色蘑菇品种由于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现已风靡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高品味食用菌,产品出口市场广阔,栽培前景看好。目前从日本引进的棕色蘑菇品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试种或引种成功。我们在棕色蘑菇引种试验基础上,对菌丝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是市场鲜销和脱水加工出口的主要蔬菜品种和原料,可周年生产。上虞市蘑菇常年种植面积7-3万m2以上。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营养优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现将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类。一般栽培使用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只在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2010—2011年度,徐州市贾汪区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夏秀2000",为双环蘑菇,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要比双孢蘑菇高出5℃,适宜出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加工脱水及其降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蘑菇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大幅度脱水。如果在加工过程中能降低重量损失5%,即可使罐头厂增加收入约20%。降低蘑菇在加工中的脱水率,是减少加工重量损失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蘑菇加工脱水的因素 1、蘑菇品种与加工脱水:表1为12个不同蘑菇品种经8分钟沸水预煮后的脱水率。由表1可以看出,供试的十二个品种的鲜干菇预煮脱水率为27.6~37.0%,其中以12044品种的预煮脱水率最低,为27.6%,以浣纱176品种的预煮脱水率最高,达37.0%。这两个品种的蘑菇预煮脱水率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讲,组织疏松的蘑菇  相似文献   

5.
李蓁 《上海蔬菜》2003,(6):38-38
蘑菇肉质鲜嫩 ,美味可口 ,是一种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食用菌品种 ,但一般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 ,出菇温度在16℃左右 ,只有秋冬、初春季节才可在市场上见到。我站于1998年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 ,为四孢蘑菇 ,出菇温度为26~31℃ ,子实体在7、8月份气温高达26~38℃时仍生长良好 ,并保持持续批次生产能力 ,获得较高的产量 ,彻底改变了夏季无新鲜蘑菇上市的历史 ,且使菇农周年栽培生产蘑菇成为现实。下面简要介绍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1菌种制作1.1菌种高温蘑菇新登96引自杭州市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菌蕈研究所。1.2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的品种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试验对176、163、U3、152、111五个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品种在北方都能发菌出菇.176品种产量比较高,子实体外部形态特征较好;163品种产量高,子实体形态特征差;U3、152品种子实体形态特征好,产量偏低;111品种子实体形态特征好,产量太低.因此在北方鲜食的双孢蘑菇,可以栽培176、163品种,制罐出口的双孢蘑菇可以栽培U3、152品种.  相似文献   

7.
1 品种选择 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要求选择品种,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是由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选育的杂交品种As2796。该品种菇质优、抗逆性强,适合于罐藏或鲜销。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的采收和盐渍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 《食用菌》2004,26(6):43-44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50%左右,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创汇品种。但由于双孢蘑菇达到生理成熟后的子实体保鲜期短且易开伞,子实体开伞后商品性降低。因此,及时采收、及时加工是延长双孢蘑菇的保鲜期、增加鲜食量及扩大销售、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陈成 《食用菌》2004,26(6):39-39
“浙农1号”蘑菇品种,近年来在江苏、四川、浙江等省的蘑菇重点栽培区大面积推广,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单产已超11.25kg/m^2。现就其肥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吃野生蘑菇不宜喝酒精饮料据罗马尼亚《每日事件报》7月24日报导:野生蘑菇不宜与含酒精饮料一起饮用。布加勒斯特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所专家克·法布里蒂乌斯博士,提出的一份报告认为:某些品种的野生蘑菇与酒精结合会产生毒素。最常见的这类野生蘑菇品种有鬼伞属。鬼...  相似文献   

11.
金福菇菇形优美、营养丰富、风味好、口感佳,是近几年新开发的较具发展前景的珍稀菇类。中国是世界蘑菇生产大国,大量的蘑菇大棚用于冬季生产蘑菇。蘑菇收获完成后,因夏季高温食用菌品种很少,栽培效益低,导致大量的  相似文献   

12.
徐立胜 《食用菌》2001,23(5):13-14
“96”高温蘑菇,由杭州常青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序坤主持开发,经过三年试验研究培育而成,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98年“96”高温蘑菇被国家科委列入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1 生物学特性 高温蘑菇属于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是典型的四孢蘑菇,它的生物特征表现为:1.1营养 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除了需要充足的碳源外,还需要一定氮素营养。1.2 温度 该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泛,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20~36 C,最适温度为 30 C,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 20~38 …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双孢蘑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又名蘑菇、口蘑、洋蘑菇,在北方俗称“双孢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量、消费量最大地食用菌品种.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食用菌种类,全国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菇试验表明棕色蘑菇品种表现出比白色蘑菇品种产量高、较耐低温和抗逆性强的特性。大多数菌株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反应,少部分菌株间拮抗现象不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3个区域,Rf=0.1758、0.2424、0.7697为所有菌株共有,可能为双孢蘑菇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Rf=0.8060为白色蘑菇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条带,而Rf=0.7151为2个棕色蘑菇菌株所有,在所有的白色品种中几乎没有,Rf=0.7151可能为棕色蘑菇菌株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15.
以6个双孢蘑菇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方法,研究了双孢蘑菇不同品种对铅、铬、镉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以及对重金属污染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供试6个双孢蘑菇品种均检测出铅、铬、镉,但是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供试品种抵抗重金属污染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ACCC50554’和‘UA15’对3种重金属污染是综合抗性能力强的品种,‘F56’是较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浙江食用菌》2012,(1):34-35
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是应用双孢蘑菇同核不育株间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与目前当家品种As2796相比,具有耐肥、耐水、抗高温性能好、转潮快、子实体成活率高、丛生菇少、产量高等优点。现将该品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造菇房菇房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场所,要选择交通  相似文献   

17.
据业内人士调查分析,今冬明春蘑菇产销呈“止跌回升”的恢复期,其理由如下。①时间上,2001年已是第6个年头蘑菇的低潮时期,据历年的“风波”分析,每隔3年之间就有高潮运行期,预计2001年将是蘑菇产销市场势头看好的新时期。②加工上,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改变了过去单一品种的食品加工能力,不但具备先进的罐装加工,还有一套软包装加工力量,盐渍蘑菇加工已步入农村各乡镇,保鲜小包装、软包装食品已进入大中城市超市,“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③营销上,蘑菇鲜销市场抢占全国大江南北,前岐蘑菇中心批发市场已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南菇北移的发展趋势,依靠气候及农林资源优势,借鉴我国食用菌栽培先进省市的栽培管理经验,天水市食用菌栽培得到了迅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品种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先后有平菇、双孢蘑菇等二十多个品种栽培成功并得到了示范推广。其中平菇、双孢蘑菇等品种已实现了周年生产。连年来,栽培量、总产量、总产值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9.
一、干燥贮藏法选择鲜嫩、无蛀虫的蘑菇,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平堆在用柳条编制成的篦子上或串成串晾干。如果是体小的品种,可以整个贮藏。如果是体大的品种,把蘑菇切成片贮藏比较好,就象鸡油菌那样,幼虫在其体内没有藏身之地。因此,象“硬柄小皮伞”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贮藏。这类伞状的蘑菇一般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为鉴定近年引进的两个蘑菇新品种W192和W2000在浙江省平湖市的生产适应性及其推广应用价值,2014年秋季蘑菇生产季节,在平湖市食用菌研究所钟埭平师农场基地进行蘑菇新品种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