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豆禾牧草混播对土壤质地及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科牧草(红豆草)和禾本科牧草(黑麦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为材料,研究了2 a生不同豆禾牧草的混播种植方式对当地土壤物理结构及土壤有效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混播比例中,大多数豆禾组合以红豆草与无芒雀麦豆禾比为4∶6和3∶7作用效果较好,其中4∶6的混播方式最好,与豆科单播相比较,其土壤容重减少了7.25%,土壤孔隙度和团聚体的含量增加了8.14%和13.56%,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3.1%、20.1%、77.2%和13.5%;与禾草单播相比较,其土壤容重减少了9.86%,土壤孔隙度和团聚体的含量增加了10.81%和13.45%,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5.5%、16.1%、66.5%和19.1%。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播种类及混播种类与混播比例的交互效应是影响土壤养分差异的主导因素。因此,不同豆禾牧草混播的种植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管理粗放及气候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探究合理的牧草种植与水氮供应模式,以充分挖掘区域牧草的生产潜力。采用3 a生(2018年播种)紫花苜蓿(简称‘苜蓿’)和无芒雀麦,分析种植模式(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D1;无芒雀麦单播,D2)、施氮量(低氮量N1:60 kg·hm-2;高氮量N2:120 kg·hm-2)和灌水量(以灌水下限占田间持水量θf的百分比计,分枝期均充分灌水(75%~85%θf),现蕾和初花期轻度亏水W1:65%~75%θf、中度亏水W2:55%~65%θf、重度亏水W3:45%~55%θf,灌水上限均为85%θf)对牧草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量、累积截获光合有效辐射量(CIPAR)、辐射利用效率(RUE)、产量(Y)、耗水量(ETa)、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LAI和...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arvense)为材料,于2019年在拉萨墨竹工卡具开展单播、禾-豆混播种植方式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比较.通过分析种植后土壤养分的变化,在确保牧草生产性能的同时,探讨禾-豆混播的土壤改良作用.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生育期相近的4个水稻品种(津原45、津原11、津原17和花育409),通过等比例混播,研究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对主要病虫害和天敌的发生以及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混播显著降低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种群密度,提高了捕食性蜘蛛的种群密度。混播比单播均值增产2.5%,比津原45单播增产17.3%。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产量因子与害虫及天敌的发生量之间相关性不同,津原45和津原11单播处理中各参数间相关性显著,而在混播处理中不显著。本试验支持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调控作用的理论,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11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电导法测定了盐胁迫下 1 1种禾本科牧草不同季节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1 1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细胞膜透性与其耐盐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 r=-0 .993 ) ;1 1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性存在种 (品种 )间、季节间明显差异 ,评价结果与大田试验结果一致 ,因此根系电导率测定细胞膜透性可以作为植物耐盐性评价的指标之一。根系是评价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尤其是根茎类禾草耐盐性的较好的植物器官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豌豆、玉米单作及豌豆/玉米体系中接种根瘤菌(不接种、接种XC3.1、接种ACCC16101)及施氮量(不施氮、施氮0.3 gN/kg土)对豌豆、玉米生长及其氮素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XC3.1显著提高了豌豆的有效根瘤数量和重量,单作平均分别提高79.5%和131.6%,间作平均分别提高174.1%和205.4%;XC3.1对复合体系中玉米及两种种植模式下豌豆氮素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优于ACCC16101;接种XC3.1对两种种植模式下豌豆的生长以及不施氮条件下复合体系中玉米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豌豆、玉米的生物量平均提高22.0%和123.1%;复合体系中豌豆的有效结瘤状况均优于相应的单作;接种与否,间作豌豆的生物量均小于相应供氮水平下的单作,平均降低13.7%;接种XC3.1不但强化了复合体系中玉米的竞争力,而且豌豆对玉米的竞争抵抗力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接种根瘤菌对豌豆根际细菌数量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根箱法对豌豆接种根瘤菌,用尼龙筛网将根系及离根不同水平距离的土壤分层隔开,研究豌豆根际细菌的动态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接种匹配性好的根瘤菌剂可以提高土壤中根际细菌数量与豌豆产量,接种ACCC16103根瘤菌豌豆单株产量相对不接种提高30.6%,根际细菌数量增加了117.5%,而接种ACCC16101,豌豆单株产量下降6.8%,根际细菌数量在盛花期和结荚期低于不接种,仅成熟期高于不接种.(2)根际细菌数量表现明显的根面聚集现象.(3) 盛花期豌豆根际细菌数量是决定豌豆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豌豆的产量与结荚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68),与盛花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5),与成熟期根际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414),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主要性状对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1个国内外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旱作条件下8个农艺性状与产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与产草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茎粗对产草量的效应最大,其次为叶片数。因此,茎粗、叶片数可作为紫花苜蓿选种、育种、产草量估测和确定刈割适期的两个主要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Xinmu No.4)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苜蓿的产量、品质、根瘤菌数量等的影响,以期为苜蓿生产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配比施肥能够提高苜蓿产量,氮、磷、钾配施的产量均大于对照,合理配比施肥增产高达92.02%;氮、磷、钾配施能够改变苜蓿品质性状,如60kg·hm~(-2)尿素+9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N_1P_2K_1)组合,其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8.45%、9.61%,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为28.65%,均与不施肥差异显著;施肥能够促进苜蓿根瘤菌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如不施肥根瘤数量最少,全氮、全钾含量最高的是N_1P_2K_1,其钾肥的利用效率也最高,为56.77%。综合成本-效益分析认为,试验区一年生苜蓿的最佳施肥配比是60kg·hm~(-2)尿素+9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  相似文献   

10.
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发生的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3~1995年进行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同穴混播对大豆病虫发生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和同穴混播豆田的病虫发生危害轻于纯作豆田,与纯作比较,间作田和同穴混播田主要害虫降低率分别在11.4%~81.4%和20.9%~76.0%之间;其病害降低率分别为70.0%~100%和56.7%~100%。间作只有豆天蛾和蛴螬可达防治指标,同穴混播田仅豆天蛾达防治指标。由于间作和同穴混播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自然生态控害功能。捕食性天敌,瓢虫分别较纯作增加84.0%和86.5%,草蛉增加58.9%和80.6%,蜘蛛增加41.3%和52.3%;寄生性天敌显著增加,蚜茧蜂对蚜虫寄生率增加23.9%和29.9%,赤眼蜂对豆天蛾卵寄生率增加13.0%和20.0%,银纹夜蛾幼虫被寄生率增加18.7%和25.3%。这2种种植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较纯作田增加32.9%和33.7%。  相似文献   

11.
镉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阿尔冈金(Algonquin)和新疆大叶(M.sativa L.cv.xinjiangdaye)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5mg/L浓度的Cd2 处理对其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和高浓度的Cd2 对二者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而中同浓度却有促进作用,呈现"下降-回升-下降"的现象;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Cd2 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与对照相比,随Cd2 处理浓度的增大,阿尔冈金和新疆大叶的下胚轴、根长、苗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都随之降低,但新疆大叶降低的幅度更大一些;随着Cd2 处理浓度的升高,阿尔冈金和新疆大叶的脯氨酸、电解质泄漏率、丙二醛(MDA)含量都随之增大;但在同浓度的Cd2 处理下: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新疆大叶>阿尔冈金;电解质泄漏率:新疆大叶<阿尔冈金;丙二醛(MDA):新疆大叶<阿尔冈金.试验表明,优良牧草紫花苜蓿的两个品种中,阿尔冈金对Cd2 胁迫的耐受能力要强于新疆大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品种、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nate, MeJA)浓度、MeJA诱导天数为处理因素,按照四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发病情况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来探究MeJA对紫花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抗病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外源MeJA能够降低甘农3号、龙牧803和中苜一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外源MeJA诱导处理可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相对较小;经诱导处理后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也有显著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却显著降低。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MeJA诱导处理存在品种、诱导浓度和诱导天数间的差异,其中MeJA浓度是影响各测定指标的主要因素。通过因子综合分析得出,本次研究中甘农3号,用MeJA 0.1 mg·mL-1诱导处理并同时接种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