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海南省临高县域为评价对象,选取了灌溉、土壤TN、坡度等10项相关指标,构建了橡胶种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完成了橡胶种植多因子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除去耕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等当前不可更改的土地外,临高县有56 540.89hm2的土地适宜橡胶种植,其中高度适宜的土地面积2 666.15hm2,中等适宜的土地面积29 917.38hm2,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23 957.36hm2。在所有可能更改为橡胶种植的土地中,仅有9.92%的土地不适宜橡胶的生长,这说明临高县在橡胶种植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5类方法,即: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4.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主要桉树树种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以福建省现状林地、果园、茶园、牧草地、荒草地、沙地以及裸土地为评价对象,建立了评价因子空间及属性数据库。使用250m栅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对福建省主要桉树树种土地适宜性、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要受地域热量状况及低温冻害的制约,福建省桉树树种及其无性系适宜用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闽南沿海地区和闽中、闽西和闽北内陆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5.
6.
7.
生态适宜性评价可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发展制约因素。根据单叶蔷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研究区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新疆塔城4县市(塔城市、托里县、额敏县、裕民县)为研究区域,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海拔、年均温度、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最干月份降水量、土壤pH值、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9个因子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生态适宜性因子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单叶蔷薇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单叶蔷薇生态适宜性总体良好,极适宜、高适宜区域呈现以塔额盆地为分布的中心,南部山地西南坡有少数分布的特点,极、高、中、低适宜区分别占比30.7%、23.8%、36.9%、8.6%。采用这种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解构单叶蔷薇的野外分布适宜区,为保护单叶蔷薇、增加其栖息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按用途可将城市土地景观划分为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两部分,这两部分用地扩张可以看作是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采用ArcGIS软件模拟土地扩张运动,构建以两个过程最小累计阻力差值模型为基础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机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为例,选取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作为土地扩张源,分别从土地固有生态属性因子、外延生态属性因子两个因子,8个方面建立阻力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扩张面积为932.14 km2,占县域面积的23.28%;适宜建设用地扩张面积为3 071.87 km2,占县域面积的76.72%。运用最小累计阻力差值模型将卢氏县划分为生态开发不困难、一般困难、较困难、困难4个区域,各区域面积分别为176.18、755.96、811.61、2 260.26 km2,分别占县域面积的4.40%、18.88%、20.27%、56.45%。适于建设用地开发的难易程度分区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相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西南桦在云南的气候适宜种植区域,利用云南13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插值分析得出1 km ×l km气候要素网格图,依据8个气候指标划分出西南桦种植的最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区划专题图。结果表明,西南桦适宜区主要位于泸水县、永平县、景东县、新平县、建水县、砚山县、丘北县、罗平县共同构筑成的分布北线以南地区;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海拔1100-1600 m的山区,是西南桦重点造林区域。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RS与GIS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哈尔滨市1989年、2007年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分析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演变,并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完成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的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水域和草地发生了扩张,耕地、居民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减少;耕地和林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和未利用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2007年以后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是林地逐年增加,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逐年减少,该变化持续到2079年后,区域土地利用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时,耕地占57.79%,林地占25.24%,草地占2.80%,水域占3.98%,居民工矿用地占9.28%,未利用土地占0.91%。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用现代高新信息技术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战略决策搭建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以火地塘林场为例,探讨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科学管理的两个关键技术:(1)基于GIS集成管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2)建立资源模型库,运用模型实施森林资源数据的动态更新和预测.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有利于指导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三明市森林资源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经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系统管理平台,以三明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数字地图为信息来源,借助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对森林资源1996—2005年期间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明市林业用地面积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格局;森林覆盖率虽有起伏,但基本稳定在76.8%的较高水平上;人工林的面积呈增长趋势;天然林面积逐年减少;活立木蓄积量1996年后呈持续上升趋势。该项目研究为制定三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于进一步促使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GIS支持下的大富庵风景区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和1:10000地形图,在Arc 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运用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选取景观斑块数、均匀度、分维数、优势度、破碎度等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对大富庵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是景观的基质;裸岩石砾地、居民点与工矿用地、农田的分维数低,破碎度高,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林地分维数高、破碎度低,植被保护较好;研究区多样性较低、均匀度低、优势度高,说明了景观类型并不丰富,异质性不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