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给香料烟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杂种F1与其杂交亲本同田种植的方式,对比研究了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不同香料烟品种(材料)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显示,杂种F1在株高、茎围、节距、百叶重和调制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等方面存在杂种优势,而在生育期、叶片数、产量、产值和常规化学成分方面多数表现为趋近双亲中值,没有正向的杂种优势。尽管如此,4个杂种F1中组合云香巴斯玛1号×克撒锡巴斯玛的经济性状表现显著优于杂交亲本,表明选育杂交种时亲本的选择非常关键,只要亲本选择得当,香料烟是可以选育得到产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的杂交种。香料烟在选配杂交亲本时,应选择叶片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为良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的19个F1家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并开展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对普通油茶的杂交子代进行遗传分析,研究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9个家系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3.95%,第1级分枝高的变异系数最大(95.39%),果实纵径的变异系数最小(10.3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9个家系的地径、果实性状、鲜出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东西冠幅、南北冠幅、干出籽率、每平方米冠幅产果量、单株产油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性状间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每平方米冠幅产果量与单果鲜质量、单果鲜籽质量、单位面积产油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0.605、0.673;与果实纵径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76。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母本41-4单位面积产油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9.65);父本46-2单位面积产油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3.35);LY17号家系(“41-4”ד... 相似文献
4.
5.
灯盏花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布于云南省9个州(市)20个县的2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叶片因子、花序因子、粒重因子和产量(干重)因子作为灯盏花的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78 %.据此,在进行灯盏花优良种源选择时对其叶片因子应选择高,粒重因子应选择偏小,而花序和产量(干重)因子应选择适中者;遗传距离为5时,可以把22份灯盏花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其中滇西北迪庆香格里拉的D10,丽江古城的D09,大理鹤庆的D11各聚为一类;玉溪通海的D19和与通海县毗邻的红河州石屏县的D18聚为一类,其余产自红河、文山、曲靖、昆明、楚雄等5州(市)的17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其聚类结果与灯盏花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滇西北地区的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分化严重. 相似文献
6.
以燕山山脉野生欧李实生群体为试材,采用系统聚类和双变量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野生欧李营养生长性状和果实矿质营养吸收的多态性并进行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欧李生物群体变异类型丰富,在叶果形状、大小、颜色、干鲜质量、含水百分率、果实成熟期以及叶果矿质元素含量等方面表现出差异较为明显的遗传形态和生理特征;聚类结果划分为2大类,一类为小叶小果型,另一类为大叶大果型,其中在叶果含水百分率、果实干鲜质量、果实横径大小以及叶果中Ca,K元素含量等指标上2类之间差异极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Fe元素外,果实中Ca,K,Mg,Zn,Mn等主要营养元素与叶果的营养生长性状相关指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野生欧李叶片和果实的形状大小、干鲜质量、含水百分率等性状指标可以表征欧李果实中矿质营养吸收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7.
普通油茶优良单株产量与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1个油茶品系单株的10个主要性状(树高、冠幅、分枝级数、果形指数、单果重、出籽率、花蕾直径、雄蕊数、雌蕊长度、产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52%确定了4个反映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比采用优良性状打分评优法科学、简便;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油茶品种的选择比传统的人为打分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以后油茶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三种方法对7年生2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同时对三种无性系多性状选择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而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并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质性状兼优无性系的理想方法。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能为选择生长和材质兼优的优良无性系和选择在个别性状上特优的优良无性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美洲黑杨50号为母本和青杨5个种源(各10个单株)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林木重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方式以及杂优预测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杂交育种成功的先决条件, 取决于杂种具有的正向杂种优势是否明显, 因此林木杂种优势的机理研究十分重要。一般来讲, 林木重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产生的机理应和该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一致, 但是林木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取决于交配群体的遗传结构, 并和多种因素有关, 因而不应随便地根据几个随机亲本的配合力分析结果, 就断然肯定该树种杂交是否有前途。与以往更多地重视种间杂交的观点不同, 文中认为林木的种内杂交在林木多性状改良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并将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根据林木杂种优势与配合力间的联系, 就其对林木杂优预测的影响提出了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在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场对来自安徽省南部黄山地区的53个枫香家系进行子代测定试验,开展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14年生时,试验林树高、胸径、地径、材积、圆满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87 m、7.87 cm、11.18 cm、0.0267 m3、0.72,变幅分别为0.90~16.7 m、2.30~15.60 cm、3.20~22.50 cm、0.00072~0.15060 m3、0.21~0.97,树高、胸径、地径、材积、圆满度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476、0.550、0.531、0.520和0.414,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88、0.211、0.207、0.221和0.107。通过综合比较,从参试的53个家系中选择出9个速生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0.70 m、8.98 cm和0.0415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50%、5.00%和19.37%,这些优良家系适宜福建省三明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5和龙 1在木材密度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采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个性状 ,根据约束指数选择出 6个全同胞优良家系 ,它们在木材密度基本保持试验群体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材积比试验群体平均值大 2 2 .97%。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筛选出优良家系及单株,为桉树良种改良提供优质的遗传材料,对27月生30个桉树杂种家系试验林的生长和抗风能力进行分析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试验林的树高(H)、胸径(D)、材积(V)、抗风指数(WR)在家系水平上、家系×重复交互作用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家系水平上4个性状均受到较高程度的遗传控制,单株水平上H、D、V3个性状受到较高强度的遗传控制,而WR受到较弱程度的遗传控制.遗传相关分析表明H、D、V、WR4个性状两两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在生长性状中,D与V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在抗风能力方面,WR与D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按照选择标准选出8个优良家系,39个优良单株,入选率分别为26.67%、5.65%.其中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在H、D、V和WR上分别达到了8.24%、9.99%、25.24%和3.76%,优良单株的遗传增益在H、D、V和WR上分别为22.55%、13.45%、105.49%和1.90%. 相似文献
17.
美国山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技术,采用Operon公司的10种随机引物,以采自美国东南部、北部、西部和我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云南等地的9个美国山核桃栽培群体45个单株的种子为材料,检测出多态位点42个。以这些多态位点为依据,计算了估测了多态性位点百分比、Shannon表型多样度指数、Virk群体内遗传距离和Nei氏群体间遗传距离,并用它们作为参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美国山核桃品种群体遗传变异明显,且群体间差异大于群体内差异,我国引种的群体遗传差异大于原产地美国的群体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杂种落叶松F2代自由授粉家系纸浆材遗传变异及多性状联合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7年生7个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和3个对照子代测定林(共10个处理)的生长和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综合指数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生长与材性性状家系间、家系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除单位面积管胞数量外,其他性状晚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早材;材积、管胞长宽比和树脂道比量变异系数较大(26.2%~85.3%).基本密度、早材微纤丝角、管胞比量变异系数较小(1.4%~8.1%).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综纤维素含量,早、晚材微纤丝角,管胞长宽比,晚材径向直径、胞壁率、壁腔比,管胞比量差异显著;材积、管胞长、弦向直径、早材和晚材单位面积管胞数量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力为59.3%~92.7%,家系水平的材性改良潜力较大.材积与综纤维素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与早材和晚材微纤丝角、弦向直径、晚材壁腔比和管胞比量成正相关,与管胞长宽比和晚材单位面积管胞数量成负相关;基本密度与材积成微弱的负相关,与综纤维素含量成显著的负相关,与管胞长宽比、早材微纤丝角、晚材单位面积管胞数量成正相关;综纤维素含量与管胞长宽比和晚材单位面积管胞数量成负相关;管胞长宽比与晚材壁腔比成极显著负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管胞比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对生长和材性进行综合评价,选出I3,I4,I93个比较理想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适合作纸浆林培育的家系为兴7×日77-2、日5×长77-3和日3×兴9.入选率30%时,各性状家系遗传增益分别为:材积34.7%,综纤维素含量7.5%,晚材壁腔比11.0%,晚材胞壁率6.2%,管胞长宽比4.5%,晚材微纤丝角3.2%,管胞比量0.3%.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GenBank登录号:EU753854).应用MEGA4.0.2软件对不同树种CCR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马尾松CCR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与火炬松、杨树、银合欢、光皮桦、冈尼桉、柳桉、蓝桉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相同,都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马尾松CCR基因编码区975 bp,编码324个氨基酸.马尾松外显子Ⅰ,Ⅱ,Ⅲ,Ⅳ,Ⅴ分别为133,155,186,353,148 bp,而内含子Ⅰ,Ⅱ,Ⅲ,Ⅳ分别为1 450,216,737,941 bp.马尾松CCR外显子和内含子连接处序列除内含子Ⅱ/外显子Ⅲ出现CTPuCG/外显子Ⅲ,其余遵循外显子/GTPuAG/外显子组成规律.马尾松外显子Ⅱ,Ⅲ,Ⅳ核苷酸数目与桉属、杨属、桦木属和松属树种相同,但外显子Ⅰ和外显子Ⅴ不尽相同.比对的树种间在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相对保守,也存在一定差异.马尾松与火炬松、光皮桦、银合欢、杨树、冈尼桉、柳桉、蓝桉各物种间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大小分别为99.2%,67.8%,68.0%,68.9%,69.5%,69.3%,69.9%,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间相似性大小分别为99.1%,73.5%,72.5%,74.4%,75.0%,74.4%,75.0%.马尾松与其他13个树种CCR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3个针叶树种形成1个独立分支,而且最早进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