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杜鹃红山茶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是山茶属的一个新种,与全缘红山茶Camellia aubintegva相似,属常绿灌木,高1—2.5米,枝杆直立向上,密集。叶互生或近轮生,常聚生于小枝顶部,革质,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微被白粉,两面  相似文献   

2.
以杜鹃红山茶为供试材料,设置8种不同基质栽培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基质栽培对杜鹃红山茶地径、苗高、叶片数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5(50%椰糠+40%泥炭藓+5%珍珠岩+5%粗河砂)、S6(50%腐熟木屑+20%泥炭藓+20%椰糠+5%珍珠岩+5%粗河砂)、S7(50%椰糠+20%珍珠岩+20%蛭石+10%粗河砂)3种混合基质配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有机质含量较高,且能较大地增加杜鹃红山茶苗木的地径、苗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效促进杜鹃红山茶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鲜叶保存方法对杜鹃红山茶基因组DNA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富含次生代谢物的杜鹃红山茶嫩叶为材料,研究了杜鹃红山茶鲜叶保存方法及其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和SDS区室法都适合杜鹃红山茶基因组DNA的提取,能提取到完整性较好、纯度较高的基因组DNA。采用-20℃、液氮、硅胶脱水干燥3种方法保存样品,均可获得高质量DNA,说明硅胶脱水干燥法保存样品的方法可行,为远距离采样提取杜鹃红山茶DNA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鲜叶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
杜鹃红山茶扦插繁育试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杜鹃红山茶是一种珍贵珍稀濒危植物,属山茶科山茶属。其观赏价值高,花期长。目前只在阳春境内发现少量零星分布。为繁育该物种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可通过扦插方法进行无性綦殖。插穗最好用0.5~2.0年生的枝条,基质用黄心土其生根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5.
以椰糠 (Cocos nucifera)、水稻 (Oryza sativa) 秸杆、玉米(Zea mays)秸杆等为原料,按 照不同体积比配制成 19 种混配基质,并以黄心土为对照,对各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基质中杜鹃红山茶 (Camellia azalea)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运用生长量多重比较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基质 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经过 9 个月不同基质处理栽培,20 种栽培基质的容重、 总孔隙度分别为 0.548~0.972 g·cm-3、49.02%~67.06%,pH 为 4.18~7.61,各基质的有机质含量、全 N 含量 和有效 P 含量分别为 6.32~57.2 g·kg-1、0.322~2.760 g·kg-1、33.1~129.0 mg·kg-1;不同农林废弃物基质对杜 鹃红山茶苗高、冠幅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值)生长量存在显著影响;苗高和冠幅与容重、全 N 含 量、有效 P 含量、EC、CEC 等呈正相关,与总孔隙度、pH、有机质、速效 K 等呈负相关,杜鹃红山茶 苗期适合在土壤容重较大,总孔隙度和 pH 较小,有机质含量较低,全 N 含量、有效 P 含量、EC、CEC 较高的土壤基质中生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处理 M11(黄心土∶菇渣的比例为 3 ∶ 2)和 M07( 黄心 土∶珍珠岩的比例为 3 ∶ 2) 的综合生长值分别比对照大 11.83% 以上,容重分别比对照小 25.13% 以上, 建议 2 种基质为杜鹃红山茶育苗的首选基质。  相似文献   

6.
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红山茶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文章从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与利用价值等方面对其特性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遗传特性,扦插繁殖、嫁接繁殖、良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杜鹃红山荼在杂交育种、新品种培育、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杜鹃红山茶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花色鲜艳、花期长、四季开花,是一种可新兴开发的花卉品种。通过对扦插时间、基质、插穗组织充实程度等3个方面进行扦插繁育研究,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基本上常年可以进行扦插繁殖,扦插的基质以培养土+黄泥土(1∶2)为好,插穗要选择组织充实、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  相似文献   

8.
杜鹃红山茶花粉保存及其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 a生盆栽杜鹃红山茶嫁接苗的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培养时间对花粉发芽的作用,并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粉发芽率呈抛物线型,在2.5%琼脂+10%蔗糖的培养基上发芽率最高,8 h的培养时间为杜鹃红山茶花粉发芽的最适观测时间,4℃和-20℃保存都是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长期保存的条件,但4℃保存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10.
生长激素对杜鹃红山茶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扦插时期和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的春季和夏季扦插无显著性差异,而植物生长激素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的成活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抽梢次数和平均苗高有显著影响(p<0.05)。在13种激素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0.5 g/L的混合植物生长激素组合(80%IBA+20%NAA)。植物生长激素组合(80%IBA+20%NAA)的扦插效果优于NAA和IBA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1.
油茶大砧高接换种杜鹃红山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油茶大砧高接换种杜鹃红山茶的育苗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备砧、嫁接和接后管理等较为完善的高接换种技术.该技术能加速杜鹃红山荼良种繁育,提高苗木质量,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质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V泥炭土:V黄土=1:1的复合基质为杜鹃红山茶扦插的最佳基质,生根率达70.0%;其次是单一的泥炭土,生根率达60.0%.复合基质扦插效果优于单一基质.杜鹃红山茶扦插生根类型分为皮部生根、愈伤生根和中间型生根3种.  相似文献   

13.
杜鹃红山茶与3个山茶栽培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红山茶和3个山荼栽培品种("帕克斯先生"、"孔雀椿"和"贝拉大玫瑰")5年生地栽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它们光合日变化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山茶Pn和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且Pn的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前,n的峰值则在不同山茶间存在差异;4种山茶中,杜鹃红山茶的日均WUE最高;Pn、Tr与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  相似文献   

14.
杜鹃红山茶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成熟叶片为材料,研究杜鹃红山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均呈直线相关,经F检验,差异极显著;所建立的6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0.881 488,其中,y=-1 373.824+22.024x1+35.583x2为0.956 6、y=-391.205+12.056x1+0.361x3为0.952 2。所建立的6个回归方程均可应用于杜鹃红山茶叶面积的测算。  相似文献   

15.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杜鹃红山茶地径、苗高、叶片数和总叶绿素含量、年抽梢次数、开花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春夏施氮肥,秋冬施磷肥)能较大地增加杜鹃红山茶苗木的地径、苗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效促进杜鹃红山茶抽梢和开花,是较为经济合理的施肥方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