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马银花种子形态和不同培养基质、贮藏时间、培养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银花种子呈纺锤形,扁平,种子细小,千粒重为0.052 8 g;不同培养基质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不大,11d子叶长出,但种子萌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贮藏时间种子培养8d后都开始萌发,种子萌发率间无差异;不同培养温度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较大,16℃时种子萌发需16 d,25℃和28℃时种子萌发需8d,萌发率最高的温度是16℃,种子荫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以成熟的垂柳种子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垂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生活力指标的变化,以探索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垂柳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10℃、-5℃、4℃可以延缓垂柳种子的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常温20℃与极低温-20℃条件下会降低种子的生活力,表现为活力指数降低;随贮藏天数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速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常温20℃贮藏7天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在-5℃贮藏3天的条件下种子生活力最强,可应用于垂柳种子萌发及人工种苗培育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花粉生活力对油松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筛选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下花粉的生活力,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蔗糖、硼酸和pH值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贮藏下油松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新鲜花粉在蔗糖100 g·L~(-1)、硼酸0.10 g·L~(-1)、琼脂8 g·L~(-1)、pH值6.5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93.12%。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松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80℃贮藏15 d和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2.93%和91.27%,萌发率下降不显著;-20℃和4℃贮藏15 d,花粉萌发率下降不显著,但贮藏30 d的花粉萌发率与初始萌发率相比均极显著下降,萌发率分别为88.65%和86.84%;常温25℃贮藏15 d、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0.27%、82.66%,与初始萌发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花粉生活力的保持。此研究可为油松花粉生活力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并为花粉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3个不同产地的胡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产地和萌发温度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地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无明显影响,但对种子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黑龙江帽儿山产地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时间也最长;内蒙古扎兰屯产地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居中;吉林蛟河产地种子发芽率最低,发芽时间却最短.萌发温度条件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2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指数最高,25℃条件下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短,30℃条件下种子各项发芽指标最差.产地与萌发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对种子发芽时间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再干燥脱水贮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再干燥是可行的,干燥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平均发芽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在5℃条件下再干燥是不可行的,干燥后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再干燥处理后贮藏16个月内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再干燥贮藏后使用KT、GA3和乙烯利处理对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木本油料灌木长柄扁桃和柄扁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两个近缘种进行种子形态、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子无明显的生理休眠;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长柄扁桃的萌发率大于柄扁桃,且萌发速度较快;长柄扁桃种子发芽温度高于柄扁桃,其最佳温度发芽为20℃~25℃;木质化种壳是阻碍长柄扁桃发芽的最主要因素,在苗木繁育生产实践中,通过浸泡一周后,进行层积沙藏处理是解决种子发芽的最好方法。本研究对充分利用长柄扁桃资源,发挥其固沙、固土作用及沙区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依据国家林木种子检验技术规程,以采集于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亮叶木莲 (Manglietia lucid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数显游标卡尺与电子天平秤测定种子纵径、横径、厚度(短轴 直径)以及千粒质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种子贮藏方法、温度、光照和 GA3 浓度及浸种时间等处理对亮 叶木莲种子贮藏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亮叶木莲聚合果为卵球形,种子平均纵径为 7.83 mm、平均横径5.87 mm、平均厚度(短轴直径)3.08 mm,变异系数为11.97%~14.38%;千粒质量 为 59.92 g,变异系数为 4.16%;( 2)种子萌发经历了“缓慢期—快速期—缓慢期”3 个阶段,萌发进程为 20 d,平均发芽率为 84.6%;( 3)不同温度对亮叶木莲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 ≤ 0.01), 0 h 光照时间对 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 2 000 mg·L-1GA3 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 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 ≤ 0.01);( 4)亮叶木莲种子在 4 种贮藏方法中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种子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综合以上各指标,亮叶木莲种子宜随采随播。种子萌发处理以温度 25℃、光 照时间 12~16 h,GA3 浓度 1 000 mg·L-1,浸种时间 24 h 为宜。  相似文献   

8.
香椿花粉离体萌发与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香椿花粉最佳离体培养条件,花药大小、含水率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及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3个不同基因型(XC5、XC22、ZJ26)香椿花粉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培养温度(20、22、25、28℃)、培养时间(4、6、12、18、30、42 h)下,花粉离体培养的萌发率,获得香椿花粉最佳培养条件。对香椿的花药含水率、花药长、宽进行测量,分析其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基于最佳培养条件,检测香椿花粉-20℃低温贮藏10、25、40 d的萌发情况,分析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香椿花粉在2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培养温度,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培养30 h后,花粉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低温贮藏10 d的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显著正相关,与花药宽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 6、-0.739 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含水率高的XC22降幅最大,低温贮藏10、25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9.2%、3.3%。[结论]检测香椿花粉生活力的最佳离体培养条件为20℃培养30 h;香椿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宽度以及含水率可能作为筛选花粉高萌发率的指标;低温贮藏可能对含水率高的香椿花粉生活力影响大。  相似文献   

9.
沙冬青、蒙古扁桃、酸枣、霸王等荒漠原生树种适宜在巴彦淖尔市特定的地理条件下人工繁育栽培,适应性强,造林成本低。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掌握了成熟的育苗与造林技术,可以在巴彦淖尔市及同类地区造林绿化中广泛地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四照花和狭叶四照花种子的萌发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四照花和狭叶四照花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四照花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狭叶四照花种子;干藏1年的狭叶四照花种子的生活力已完全丧失。经用0.05%赤霉素预处理后沙播的四照花种子,其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未使用赤霉素处理的沙播和土播的种子,且种子出苗整齐,发芽快,发芽时间比其提前4~7天;用0.05%赤霉素处理后沙播的种子和未用赤霉素处理直接土播的种子,其发芽率显著高于未经赤霉素处理而沙播的种子。狭叶四照花仅土播种子与沙播种子间存在差异。试验结果还表明四照花和狭叶四照花种子的萌发需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  相似文献   

11.
测定分析了10种国外产竹种子的形态特征,并对他们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形状多为卵形、长锥形、椭球形,颜色以黄褐色、褐色、褐黑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4~60 mm和0.9~5.5 mm;果实一般为圆锥形、锥形、卵形,颜色以灰褐色、灰色为主,长度和直径分别为5~64 mm和1.2~7.5 mm;大藤竹种子播种品质指标最好,具有最高的纯净度(97.4%)、千粒质量(201.0 g)、发芽率(95.4%)、发芽势(51.5%)、含水量(9.3%)、生活力(98.8%)及较低的病虫害感染度(6.5%);有机质是有效提高各竹种出苗率的首选基质;宜采用先撒播种子,待胚苗有1~3片叶时再移入营养袋培育的育苗方式;育苗时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并在苗木离地50 cm处进行封顶处理,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2.
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的实践证明:嫁接母树的结实株数、结实率、公顷产种量、种子千粒重等9项种实性状均优于实生母树,关键种实性状指标结实率、公顷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出仁率分别是实生母树的3.67倍、2.74倍、1.16倍、1.02倍和1.12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当前种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种苗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区高大母树的上树采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在突破传统爬树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座式上树方式,并对该技术方案的设计原理、研究思路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和理论分析。座式上树设备广泛适用于林区各种母树的采种采果、森林维护以及电力部门外线作业。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山地林区采种特点出发,针对采种作业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首次提出了能适应多树种的林木种子高效采摘技术新方案,并完成了其微型动力采摘设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林木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林木种子休眠分成不同的类型.影响林木种子休眠的因素是复杂的,通常从种子结构、抑制物和激素作用、光敏素的作用、种胚发育程度等方面考虑.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种子休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目前从分子水平研究种子休眠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种子休眠的研究要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European beech and Norway spruce are late successional and competitive species meeting each other in southern Norway. Beech is predicted to expand northwards with increased temperature, implying increased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tree species. Seed survival is a key process in this competition and here we estimate detection times and predation rates of beech and spruce seeds in adjacent beech and spruce forests by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based on reciprocal seed predation experiments and video surveillance. These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over two growing seasons, and by using a video-surveillance technique, we were able to precisely reveal seed detection times and high seed predation rates, up to 15 seeds?min?1, with bank vole and chaffinch as main predators. Moreover, the two main predators were different in their seed preferences, that is, beech seeds were exclusively removed or predated by the vole, while the finch consumed spruce seeds only. As we show high predation rates, even small variations in seed predator population densities would impact the regeneration success of beech and spruce. Because the highest predation rates were recorded for spruce seeds, it is likely that this will alter the competi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tree species in favour of beech.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种子是否去芒对毛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种子6 d基本能完成吸胀过程;初始浸种温度60℃浸种6 d,毛竹种子发芽率最高;在最佳浸种温度下,去芒与否对毛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80℃的浸种水温显著降低毛竹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橡胶种子、橡胶种子油的营养及食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橡胶种子含蛋白质19%~22%,脂肪49%~51%。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7.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和与总氨基酸之比为28.72%,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和与非必需氨基酸总和之比为40.29%。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8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PuF)≥59%。新鲜橡胶种子中的菜豆亭苷在贮存和加工时会产生有剧毒的氢氰酸,但干燥和加热处理可除去99%的氢氰酸;橡胶种仁及油脂中含有微量的橡胶烃(0.2%~0.5%),不能被动物肠道分解吸收。加工后的橡胶种子、橡胶种子油是一种有营养、有功能、完全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李军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46-49,68
从目的树种选择、林道规划设计、林分抚育间伐、生产经营设施规划与建设几方面总结了临海市阔叶树采种基地的营建与管理技术,指出建立采种基地的关键是选择好目的树种,并且要依立地条件和不同树种而选用不同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