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亲鲍的催产、授精与洗卵、孵化1.催产雌雄亲鲍应当分开催产。把亲鲍阴干1.5~2个小时后直接放入新鲜海水中,每隔20~30分钟换1次水,1小时后雄性亲鲍就开始排精。只要亲鲍的生殖腺成熟,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催产:①亲鲍阴干1.5~2小时+升温刺激(每小时上升1℃)+强光刺激;②亲鲍阴干1~2小时+紫外线照射海水浸泡。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紫外线照射剂量掌握在300毫瓦·小时/升左右为宜。采用以上方法催产时,仍不能排精放卵,说明亲鲍的生殖腺尚不够成熟,应继续升温培育。2.授精据观察,在排精放卵后1小时之内进行授精效果最好。授精时,精子数…  相似文献   

2.
九孔鲍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  孙功辉 《水产科学》1999,18(2):15-17
报告了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利用电厂冷却海水进行九孔鲍人工育苗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九孔鲍在繁殖匀性及其育苗技术工艺条件等方面与我国以往的皱纹盘鲍常规育苗方法有较明显的差别,必须采取与之相应的技术手段。利用余热水在大连地区进行九孔鲍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九孔鲍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Haliolis darsicolor supertexta)是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及日本南部海域,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摄食旺盛、对饵料要求低。适应高温高盐环境等优点。搞好九孔鲍的养殖有一些技术环节要加以重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台湾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rpertexta)是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一个亚种,生长于台湾岛附近海域,于每年10月为繁殖盛期。80年代末从台湾引进到华南沿海地区,与本地的杂色鲍相比,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和品质优良的特点。开展台湾九孔鲍的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5.
九孔鲍(Halionsdiversicolorsupertexta),是一种附着性、底栖性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前鳃亚钢,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此贝壳低平,其螺塔部位于体后部,从螺塔部螺旋状之孔列延伸到前部亮缘,并开孔于体前部,约有6-9个孔,其余孔列由壳内部分泌珍珠层所覆盖,主要栖息于沿岸潮间带表层至6m深的水域,并喜欢生活在阴暗之岩石孔隙中。其分布之海域有日本、韩国、中国南部沿海和台湾等暖海流域,适应于温度及盐度较高的水环境,夏季也生长良好。但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生长适温20℃-28℃,水温低于15℃则生长速…  相似文献   

6.
九孔鲍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鲍鱼育苗过程中的“脱板病”一直困扰着从业人员,成为遏制鲍鱼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当前认为“脱板病”的病因有两种:一是亲鲍带病毒,传染给子代。二是底栖硅藻感染了病菌,稚鲍摄食后发病,造成脱板。笔者把近年来从事鲍鱼育苗的经验撰成此文,为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下半年海南省九孔鲍育苗发生严重病害,对全省鲍鱼养殖业带来极大影响。鲍苗发生严重病害引起省海洋与渔业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指示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派出调查组对全省沿海市县鲍苗病害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调查组于2002年12月11日至14日,开展了对文昌、琼海、陵水、三亚、东方、临高、澄迈、海口等8个市县鲍苗生产与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并根据各市县鲍鱼养殖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提出有关建议与措施。现将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鲍自古就冠以“八珍”之首,不仅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而且享有药用保健等多种用途,它的贝壳“石决明”是研制清肝明目类成药的传统药材。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而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而鲍鱼苗种也享有海中“软黄金”之美誉。  相似文献   

9.
采用阴干加紫外线处理海水催产的方法,进行九孔鲍室内人工育苗研究,使用雌亲鲍1343粒,平均规格5.7cm,雄亲鲍117粒,平均规格5.8cm,共获得受精卵9500万粒,受精率91.5%,以塑料薄膜作为附着基质,共附着匍匐幼体607万粒。经过64~73d的附着期间的管理,剥离0.21~1.0cm稚鲍347万粒,成活率达57.2%,又经过98~102d的培育,获得规格1.0~2.5cm的鲍苗121.5万粒,平均成活率达35.0%。  相似文献   

10.
九孔鲍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属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鲍科,鲍属。九孔鲍已是我国南方海域、台湾省以及东南沿海鲍科中最重要的养殖种类。近几年随着南方地区的养殖规模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九孔鲍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推进了人工育苗规模的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受到海水水质及病害的影响,九孔鲍在南方育苗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而在北方育苗成活率却逐步提高,所以逐渐形成了一股南鲍北育的热潮。为此,我们于2004~2006年在北方进行了九孔鲍的生产开发和科技研究。现将九孔鲍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至2006年,我们从台湾和广东引进九孔鲍亲本,进行良种选育和育苗技术工艺改进的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成功培育出良种鲍鱼苗160万粒,2006年培育了270万粒,现把其健康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九孔鲍育苗池附着基上底栖微藻群落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9月14至10月26日对福建省漳浦县下蔡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育苗池进行定点采样。检测结果共鉴定底栖微藻24属62种,其中硅藻21属59种,绿藻、蓝藻和褐藻各1种。附着基上底栖微藻的优势种有12种,全部为硅藻,如盾卵形藻微小变种(Cocconeis scutellum var.parva)、小形舟形藻(Navicula parva)、咖啡双眉藻(Amphora coffeaeformis)、琴式菱形藻(Nitzschia panduriformis)等。优势种的优势度突出。常见种有25种,少见种有27种。优势种和常见种多是能够适应底栖环境的种类。附着基上底栖微藻种类及多样性指数育苗早期波动大,后期逐渐稳定,底栖微藻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80~1.959,结果表明,底栖微藻群落结构的演变与鲍幼体摄食活动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九孔鲍的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ertexta)是杂色鲍的一个亚种.1993年从台湾引入福建,该鲍贝壳低平、坚厚,具有6—9个呼吸孔,主要栖息于沿岸潮间带上区至6m深的水域.并喜欢生活在阴暗之岩石孔隙中。分布海域有日本、韩国、中国南部沿海和台湾等暖海流域,适应温度及盐度较高的水环境,夏季也生长良好。对温度要求一般冬季不低于10℃,生长适温20—28℃;  相似文献   

14.
福建沿海杂交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区域相邻的两个育苗场,采用杂交鲍作亲鲍,用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显示,南方育苗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106.7只/m^2,生长速度快,后期稚鲍培育成活率达95%,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近3000只/m^2;而北方育苗法工艺较复杂,有效面积附苗量平均为370.6只/m^2,剥离后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后期培育成活仅为12%,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408只/m^2。  相似文献   

15.
武清爽 《齐鲁渔业》2006,23(3):15-15
近年来,随着养鲍业的发展,鲍苗供不应求。下面简要介绍鲍苗的培育技术: 1 亲鲍的选择与诱导产卵应选择健康无损、体质肥壮、足部活动敏捷、雌雄性腺明显的个体,大小在5 cm 以上,池水温度保持在 24~30℃,pH 值8.0~8.2,比重1.08~1.022。每天早晚要用过滤或沉淀海水各换水1次。投喂海带、石莼等藻类。经过120~140天培养,亲鲍便可达性成熟,成熟的雌鲍生殖腺为褐绿色,雄鲍为橘黄色。亲鲍成熟后即可产卵排精,可让其自然排放,生产上一般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诱导方法主要有变温刺激法、阴干诱导法、紫外线照射法、海水诱导法等。其中紫外线照射法是将1支紫外灯管,架于催产和水槽上,水槽规格为78 cm×55 cm  相似文献   

16.
台湾九孔鲍早繁早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九孔鲍是杂色鲍的一个亚种,生长于台湾岛附近海域,每年10月为繁殖盛期。八十年代末从台湾省引进到华南沿海地区,与本地的杂色鲍相比,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和品质优良的特点。台湾九孔鲍的人工育苗,我省在近几年已获得成功,并规模化生产,但都停留在常规的秋季育苗...  相似文献   

17.
九孔鲍苗种健康培育技术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九孔鲍苗种生产存在的问题,改变以往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九孔鲍育苗和养成分别集中在不同海区,并采取种质优化,提供苗种培育的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等措施,即通过采用选择育种、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亲鲍优化培育等方法改良和优化种质;通过采用温和催产、理想藻种预先培养、控制光照强度和使用微生态制剂等方法满足其生理生态条件要求,以期达到九孔鲍苗种健康培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九孔鲍(HM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隶属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俗称鲍鱼、九孔螺,为优质食用贝类。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渔业》2008,(9):51-52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 Reeve)养殖的环境条件、主要设施、养殖方法 ,收获方法和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福建沿海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沿海,皱纹盘鲍秋季人工育苗效果明显优于春季育苗.采取异地引进亲鲍、用面积1 m2的透明塑料薄膜培养硅藻饵料并用于采苗,薄膜投放密度14片/m2,担轮幼体布池密度10×104~15×104个/m2等技术措施,匍匐幼体平均采集密度200~300个/片,稚鲍的前期培育时间可延长至44 d,剥离规格达4.64 mm;稚鲍剥离至池底水泥板上进行继续培育,培育密度2000~2500个/m2,至壳长10 mm时成活率可达79%;平均单位面积出苗量1200个/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