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是一种栖息在中低潮线及浅海区域、以沙为主的沙泥底质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在适宜含沙量为70%左右的滩涂中生长,也是我国传统滩涂养殖的主要贝类之一,养殖范围较广,但近几年文蛤养殖却出现大范围死亡。一、死亡案例1.2003年6月中、下旬,启东市和如东县相继发生养殖文蛤大规模死亡。从6月上旬开始,上述地区已发现少量文蛤死亡现象;6月中旬至下旬,从启东寅阳、东海、近海、东元、天汾到如东的掘东、大豫、腰沙直至拼茶养殖场都有发生,造成文蛤成贝和苗种近万吨死亡,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文蛤死亡的区…  相似文献   

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cus)在辽宁的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辽宁省现有文蛤资源面积18万亩,现存资源量4.26万吨,1991年全省养殖产量为1.4万吨。目前我省的文蛤养殖主要采取自然附苗、人工看管的方式。近两  相似文献   

3.
合浦沿海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合浦沿海文蛤大批死亡情况 自2001年4月中旬开始,广西合浦县沿海各镇养殖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陆续出现死亡,最初西场、沙岗镇沿海养殖文蛤出现少量死亡,接着蔓延至党江镇。进入5月份,廉州、党江镇沿海养殖文蛤出现大面积死亡。据调查,全县文蛤死亡涉及4个沿海镇,死亡总面积1713hm2,占全县文蛤养殖面积的23.3%,死亡率达79.5%,较往年一般死亡率10%~20%严重得多。文蛤死亡有4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文蛤养殖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义  陈子兰 《海洋渔业》1999,21(4):176-178
<正> 广西自80年代末开始开发文蛤养殖,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加上沿海得天独厚的优良水质条件,文蛤养殖业的发展一直十分迅猛,据统计,广西文蛤养殖已从1987年的面积不足200km~2、产量不足200t,发展到1997年的面积1.32万km~2、产量16.05t。如今,沿海几乎所有的滩涂都有文蛤养殖,文蛤  相似文献   

5.
随着虾池综合利用面积的增加,虾池套养文蛤出现漂蛤现象。由于文蛤长时间的下潜无力,导致文蛤的消瘦,最后死亡,给养殖者造成极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及调查分析,初步摸索出虾池养殖文蛤漂蛤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对策,在养殖生产中收到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6.
广西文蛤主产区的廉州湾文蛤养殖始于1987年,现年产量10多万吨。文蛤养殖的快速发展,给沿海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在近年来的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蛤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病害增多,特别是2001年以来,文蛤养殖中出现一些病害,死亡的情况较为突出,直接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虾池套养文蛤出现漂蛤现象时,由于文蛤长时间的下潜无力,导致文蛤的消瘦,最后死亡,给养殖者造成极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及调查分析,初步摸索出虾池养殖文蛤漂蛤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对策,在养殖生产中收到较明显的效果,现介绍给养殖用户,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志华 《水产学报》2004,28(5):510-514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海洋与渔业》2010,(3):5-5
去年12月下旬以来,受持续寒潮、大风、降温影响,辽东湾沿岸遭遇了40年以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灾害造成滩涂养殖贝类、海参等生物(尤其是四角蛤蜊、文蛤)部分死亡。近期,海冰开始消融,死亡鱼参贝对现存活体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养殖基地的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渔业乡,现有文蛤养殖滩涂面积8万亩,年生产文蛤近一万吨,出口活文蛤60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1994年渔民劳均收入达到了15600元,成为省市、县出口活文蛤的重要基地。 一、抓文蛤的精养围养: 一是将8万亩滩涂面积根据滩涂文蛤的贮藏量和规格状况划为3万亩精养区和5万亩管养区;二是每年出口季节的10月至来年2月底再从3万亩精养区中划出文蛤高密  相似文献   

11.
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是一种埋栖性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潮间带沙滩或浅海细沙底质以及泥沙滩中,广泛分布于我国4个海区,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也是我国及我市出口创汇主要水产品之一。因此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前景良好。但因文蛤池塘养殖产业起步晚,种苗来源杂,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高低不一、病害爆发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口创汇效益。为此,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慈溪市文蛤池塘养殖有关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开展文蛤幼苗培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2004年10月,在慈溪市龙山海水养殖区文蛤养殖基地进行了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对比试验,并通过生产试验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庆营 《齐鲁渔业》2007,24(1):29-29
山东省沾化县海岸线长达170.5km,滩涂面积2.8万hm~2(42万亩),海岸带地势平缓,大部分底质为软泥质,水流缓慢,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沾化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文蛤、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但是,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滩涂养殖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滩涂底质老化。由于年复一年的不间断养殖,滩涂出现老化状态,使得滩涂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贝类死亡后贝壳大量沉积,对滩涂造成严重的污染,滩涂利用呈超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李凯  王国良 《中国水产》2013,(12):66-68
近些年,随着高密度放养、过度施肥、滥用药物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上养殖水域受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导致文蛤种质性状退化,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全市主要文蛤养殖地区进行病害监测据和实验室分析,发现温州龙湾、瑞安等地养殖文蛤频繁出现了大批死亡的现象,影响面积大,涉及养殖户近百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对池塘养殖文蛤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控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山东省文蛤网围养殖主产区总面积已达4633hm^2(69500亩),其中:潍坊市1967hm^2(29500亩),东营市l333hm^2(20000亩),滨州市1333hm^2,已初步形成了文蛤规模化养殖。从2002—2004年,我们在寿光市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沿海滩涂分别进行了133hm^2(2000亩)、167hm^2(2500亩)、200hm^2(3000亩)大面积文蛤养殖和不同密度养成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蛤(Meretrix metrix Linne)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及江苏、广西的沿海。近几年,山东沿海滩涂养殖的文蛤发生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造成死亡的原因及其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蛤在葫芦岛市沿海滩涂,分布较广,自然蕴藏量较大。近几年来利用人工围栏养殖文蛤面积已近万亩,亩产量均超吨。根据几年来我市沿海滩涂文蛤资源量变化情况.笔者提出两点看法,为今后研究生产提供线索与参考。、围栏集约养殖有刊于文蛤繁殖从1993一]996年我市一直承担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滩涂贝类培养殖技术哪题。兴城市三友见场、馁中县小庄乡只场始终是我们推广项目示范点。在近一两年养殖生产中.这两个贝场,不论是在日常取样检查、还是验收抽样测试,均发现滩涂I:小文蛤数量增多,未引起我们的注意。由于1995年、199…  相似文献   

17.
文蛤是广温、广盐性埋栖型双壳贝类,江苏南通地区的启东、如东有养殖文蛤的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养殖模式的效益逐年下滑,虾蟹养殖池中三疣梭子蟹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现象尤为明显.红火了近30年的这种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积累了诸如塘底环境恶劣、病害频发等多种不利因素,所以迫切需要调整养殖模式,以轮作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刘学斌 《海洋渔业》1987,9(3):127-128
<正>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名花蛤、黄蛤、海蛤,是我国潮间带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带浅海滩涂。文蛤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国的文蛤养殖起始于70年代后期,养殖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9.
台湾省1965年软体动物的产量为12,519吨,1982年增至53,630吨,其中人工养殖的占93%。养殖的面积约1.9万公顷,品种有13种以上,包括牡蛎,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和淡水蚬,其中以牡蛎的产量为最高,占地11,500公顷,次为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和淡水蚬近几年来产量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20.
文蛤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x)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文蛤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文蛤养殖以其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技术管理方便等优点,极大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文蛤养殖业发展迅速。南到广西北海,北至辽宁各地,文蛤养殖已成为我国沿海渔区加速实现农村小康和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支柱产业。1 文蛤的养殖现状我国沿海均有文蛤分布,其中辽宁省的辽河口附近、山东省的渤海湾、江苏省南部沿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