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以后,由於日本鳗鲡(Anguilla iaponica)的种苗不足,输入了欧洲鳗鲡的种苗之后,马上就得到了养殖业的使用,因在各地养殖场发生了似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的鱼病,尤其是欧洲鳗鲡亦免不了遭到生命的危害。似指环虫原来就已经寄生在我国的鳗鲡(日本鳗鲡)的体上,  相似文献   

2.
治疗鳗鳔居线虫病的试验初报鳗鲡鳔居线虫病,是由线虫的幼虫借寄生于剑水蚤,被鳗苗误食,而进入鳗鱼鳔内,吸取鳗鱼营养,致使鳗鱼发病。其症状,病鳗体质消瘦,生长慢,严重的,腹部膨大,浮于水面,作"之"形漫游。养鳗者虽对鳗苗的开口饵料-水生丝蚯蚓也进行漂洗、...  相似文献   

3.
彭先生:另外,黏孢子虫病对我们当地的四大家鱼和鲮鱼的影响较大,有的池塘甚至全军覆灭,请问有没有治疗措施?卢迈新:黏孢子虫病,病原为黏孢子虫。主要寄生于淡、海水鱼类的皮肤、鳃、鳔等器官,大多肉眼可见白色孢囊。患病后影响鱼类生长,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发病时应剔出病鱼,进行池塘消毒。  相似文献   

4.
鳔等睾吸虫对黄颡鱼,鲶鱼寄生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方建平  项俊 《水利渔业》1999,19(3):43-44
研究表明,长江中黄颡鱼、鲶鱼感染鳔等睾吸虫为一随机过程,其感染率分别为39%和264%,感染强度则无显著差异。鳔等睾吸虫在这两种鱼中均为聚集分布。鳔等睾吸虫的寄生对体长201~27cm的鲶鱼生长有影响,宿主的肝脏、肠系膜、鳔等器官均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莫桑比克鳗鲡拟指环虫病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感染拟指环虫病的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进行药浴处理,研究三种常用治疗药物的驱虫效果并观察鳗鲡恢复状况。结果表明,吡喹酮是寄生在莫桑比克鳗鲡的拟指环虫的有效驱虫药物,在3ppm浓度下12小时拟指环虫即被全部杀灭,且药浴后鳗鲡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药物。甲苯咪唑和敌百虫对寄生在莫桑比克鳗鲡鳃上的拟指环虫驱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1 999年 5~ 1 0月 ,对长江黄州江段的长吻鱼危进行了相对渔获量、种群结构和体内寄生蠕虫的调查。统计显示 :长吻鱼危只占鱼危科渔获量的 1 / 1 8,且 95 %是 2龄及 2龄以下的个体。其体内有 3种蠕虫寄生。首次在长吻鱼危体内检出鳔等睾吸虫和黄颡异钩棘头虫  相似文献   

7.
1999年5~10月,对长江黄州江段的长吻(鱼危)进行了相对渔获量、种群结构和体内寄生蠕虫的调查.统计显示:长吻(鱼危)只占(鱼危)科渔获量的1/18,且95%是2龄及2龄以下的个体.其体内有3种蠕虫寄生.首次在长吻鱼体内检出鳔等睾吸虫和黄颡异钩棘头虫.  相似文献   

8.
1病因及症状鳗鲡鳃霉病是由鳃霉(Branchiomyces)寄生于鳗鲡鳃部微血管引起的病害。患病鳗鲡外表几乎看不出特殊症状,打开鳃盖,可看到鳃部糜烂、缺损,常被误以为烂鳃病。病重时鳃板大块缺损,有污点斑,导致病鳗呼吸困难。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除  相似文献   

9.
本人近年在欧洲鳗养殖实践过程中,根据认真观察、研究,对欧洲鳗的两极虫病、锚头鳋病及脱粘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1 两极虫病 两极虫属原生动物,病名粘孢子病,寄生于鳃,皮肤及肾脏,对肝、脾、胃、鳔等内脏组织器官,也可寄生,如果寄生于鳃,则引起鳃组织病变,影响呼吸,如果寄生在内脏器官,则  相似文献   

10.
鳗鳔居线虫病,是由线虫的幼虫借寄生于剑水蚤,又被鳗苗误食,而进入鳗鱼鳔内,吸取鳗鱼营养,营成虫的寄生生活所致。其症状为病鳗体质消瘦、生长缓慢,严重的则腹部膨大,浮于水面,作“之”字形慢游,养鳗者虽对鳗苗的开口饵料——水生丝蚯蚓也进行漂洗、消毒,以便消除和杀灭剑水蚤。但往往由于消毒不严或其他种种原因,鳗鳔居线虫病仍是较普遍的一种寄生虫病。虽不是鳗鱼的致死病,但其寄生会引起鳗鱼食欲不振、鱼体消瘦、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易染其他疾病而导致鳗死亡,这类情况是常见的。笔者把去年治疗的鳗鱼鳔居线虫病一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鱼波豆虫(fchthyohodo neeator)对鳗鲡的危害不容忽视。该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鳗鲡的鳃上及体表,大量寄生后,会严重影响鳗鲡的正常摄食,并导致鳗鲡死亡。现将该寄生虫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1980年,笔者解剖了100多尾鲶鱼,发现1~2斤以上的鲶鱼姜片虫的感染率较高,占8%左右,这些姜片虫寄生在鲶鱼的鳔内。有一条2斤重的鲶鱼鳔内竟寄生30多片,寄生部位的面积占该鱼鳔的二分之一。鳔是鱼体调节浮沉的器官。鲶鱼的鳔和食道有气道相通。根据其生活特性,寄生姜片虫的原因可能有:①鲶鱼白天栖息在水草丛中,吃了姜片虫尾蚴结囊的水草所致;②有些鲶鱼生活或一段时间生活在有病原体的  相似文献   

13.
顾名思义这种病就是在鳔的壁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由于鳔变形或溃烂而失去平衡,行动异常,死亡率很高。这种病不分鱼的年龄都得,亲鱼群不容易得,即便得了也不大出现症状。这种病一般发生在高温条件下,在20℃水温下多出现急性型。一年四季都有,多是慢性型,有时不治自愈,不过得病后碰上冬季,多半在越冬中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00,298(9)
鳗鲡鳃霉病是由血鳃霉寄生于鳗鲡鳃部微血管内引起的病害。流行季节为每年5-10月的高水温期,特别是水中有机质突然增多,水质恶化时的鳗池,容易发生此病。患病鳗鲡外表几乎看不到特殊症状,打开鳃盖,可以看到鳃部糜烂、缺损,常被误认为是烂鳃病,病重时鳃板大块缺损,有污点斑,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除鳃外,其它器官均无特殊病变,病鳗在水面无力缓游,鳃霉病的病情往往表现为急性型,开始发病时,发现少数鱼死亡,到第2-3天,突然出现大批死亡。 [病理过程]鳃霉通过菌丝产生大量孢子散落于水中,孢子与…  相似文献   

15.
南方大口鲶锥体虫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锥体虫属鞭毛虫,最早于1841年在鳟鱼的血液中发现。锥体虫个体小,寄生于血液,使鱼精神萎顿、不食、体质衰弱、贫血,最后死亡。我国从50年代起就陆续有锥体虫感染青、草、鲢、鳙、鲤、鲫、鳊、黄颡鱼、黄鳝、鳗鲡等鱼类的报道。但至今尚未见感染南方大口鲶的报道。近年来,四川南方大口鲶养殖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最近相继在一些养殖场发生锥体虫病,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尤以1997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仁寿黑龙滩水库网箱养殖的大口鲶发病严重。病鱼表现为不食、精神萎顿、浮于水面、活动滞缓、呼吸困难、体色变淡、鳃丝腐烂等,最初认…  相似文献   

16.
固着类纤毛虫主要危害虾、蟹的卵、幼成体及淡水鱼苗,少量固着时一般危害不大。目前在国内鳗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鳗鱼寄生虫为指环虫、车轮虫与小瓜虫等,鲜见固着类纤毛虫病方面的报道,因而本次在花鳗鲡养殖中发现固着类纤毛虫病尚属首次。该虫体主要寄生于花鳗鲡口腔内部,该病例对养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病、食物中毒症状的区别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症状区别 1.1 草鱼出血病症状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鱼体暗黑,小的鱼种在阳光和灯光的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额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白鳃。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变淡。  相似文献   

18.
关于爆炸死鱼事故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爆炸导致死鱼的特征 我们通过对三起炮崩死鱼事故的调查发现,鱼体中的鳏对于放炮产生的次声波非常敏感,极易震破,即使没有震破,它的前后鳔室的比例也会令发生极大变化。一般情况下,鱼的前鳔室会极度膨胀,后鳔室极度萎缩,有的甚至后镖室完全消失,与前鳔室合二为一。 如果爆炸的威力很大,或者炮眼距鱼池距离很近,那么,鱼除了鳔的形状、结构发生变化之外,鱼的肝、胆、肾也会出现震破,瘀血等现象。 这种受震的鱼,游弋能力大大下降,表现为缓慢乏力,呈麻兽状态,有些鱼腹部向上,侧游于水面,完全失去了游泳能力。这是由于鱼…  相似文献   

19.
锚头鳋病亦称针虫病,系由锚头鳋雌虫侵袭鱼类体表所致。病鱼体表肉眼可见虫体,虫体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病鱼不安、食欲减退,游动缓慢。此病主要危害鲤、鲢、鳙、草鱼、鳗鲡等鱼,对幼鱼危害尤甚,可引起死亡。此病流行甚广,终年可  相似文献   

20.
张波  顾泽茂 《水产学报》2022,46(5):741-749
为准确鉴定鳜肤孢虫病的病原,实验基于形态学比较,结合寄生特征分析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开展研究,并观察超微结构。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纺锤形或哑铃形白色孢囊,长约1.9~6.8 mm,寄生于鳍条、皮肤、口腔、鳃盖内外表面和鳃丝;圆形内生孢子,直径约(9.8±1.8)(7.3~13.8)μm;孢子内环状细胞质和直径约(6.5±1.2)(3.9~8.3)μm的圆形折光体,鉴定其为肤孢虫。该物种测量值区别于其他肤孢虫,与寄生于鳜鳃的未定种(HB)测量值基本一致;与广东省和河南省的鳜源鳗鲡肤孢虫(GD和HN)以及HB寄生于相似部位。分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该物种与GD、HN、芬兰肤孢虫、鲑肤孢虫和寄生美洲鳗鲡的鳗鲡肤孢虫序列的一致性大于99%;与GD和HN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鲑肤孢虫次之,与芬兰肤孢虫和鳗鲡肤孢虫的亲缘关系较远。综上,该物种与已报道的寄生与鳜的肤孢虫为同种,并修订寄生鳜的鳗鲡肤孢虫的GD和HN分离株记录;将本研究肤孢虫和HB、GD和HN分离株一同命名为鳜肤孢虫(Dermocystidium sinipercae sp. n.),新种。鳜肤孢虫种内形态差异可能与采样时间和发育阶段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