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催产药物的配制一般是根据鱼的个体重量、催产剂量和注射用水量向每支药物中加入催产用水,使每毫升药液中含有一定的药量,然后根据鱼的体重和每毫升药液的含药量,吸取相应的毫升数。为了迅速准确地计算和吸取每尾鱼的药液用量,本人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2.
1注重亲鱼的选择选择的雌鱼要求腹部膨大、松软 ,卵巢轮廓明显 ,外生殖乳突出而圆 ;雄鱼外生殖乳突长而尖 ,胸鳍刺上有强大锯齿。2适时催产选择性成熟的亲鱼在3~4月产卵盛期 ,天气比较稳定、水温适宜(20~23℃)的时间进行催产。3催产是关键笔者对4龄大口鲶共25尾催产全部获得成功。雌鱼17尾 ,总重50.2kg;雄鱼8尾 ,总重16.5kg。催产水温为23~23.5℃ ,选用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的HCG和LRH A作催产剂。3.1注射剂量雌鱼第1针剂量为HCG1000IU/kgHCG LRH A1.5μg/kg 。…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提高鲤鱼人工催产效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北方几种养殖鲤鱼为对象,根据鱼类性腺发育生理学,通过对不同时间、催产药物剂量的调整和生态条件(产卵池水体、水位变化及产卵池水温)的调节,了解对鲤鱼催产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以上几种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鲤鱼亲鱼的催产率。为今后的渔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1975,(1):11-20
在家鱼人工繁殖鱼苗的生产中,各地常用的催产药物有两种:一种是鱼类脑下垂体;另一种是采用孕妇尿提取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随着水产事业的发展,要求人工凡殖鱼苗的数量日益增多,使用催产药物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从而出现对鱼用催产药物供不应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江河中收集南方鲶亲鱼,在14.5℃~15.0℃水温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精和药物催产。雌鱼自行流出的卵经人工授精发育良好,孵化率高;雌鱼注射催产药物后人工挤压能获得部分卵粒,但受精率、孵化率低。  相似文献   

6.
陈熙春 《内陆水产》2001,26(11):15-15
大多鱼类为卵生,根据卵的粘度可分为粘性卵和非粘性卵;按照比重可分为沉性卵、浮性卵及半沉性卵。在淡水养殖鱼类中,鲤鱼、鲫鱼、鲴鱼、鲂鱼及大口胭脂鱼等均产粘性卵和半沉性卵。鱼苗生产时大多采用自然产卵、自然受精、自然孵化。作者以建鲤F7为研究对象,将收卵这一环节作为突破口,在产卵巢(鱼巢布置方式上作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建鲤F7代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剂促其产卵。1.2产卵池1.2.1旧式产卵池普通的池塘。1.2.2新式产卵池圆形,直径6米,深2米,底部设坡度为5%,中间低漏斗型出…  相似文献   

7.
要取得家鱼人工繁殖成功,除看好天气,抓住时机外、能否快速敏捷地进行催产,也是家鱼人繁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快速的催产方法。以草鱼为例。草亲鱼作一次注射,将促排卵素2号(LRH~A。)与催产助剂混合使用。促排卵素2号的单位剂量为z.sug/kg,助产列为7单位/kg。现欲催产雌亲鱼100kg、雄亲鱼80kg。M雄鱼剂量是同重量雌鱼的一半,故本次催产总重量应为140kg。现定每公斤鱼体注射0.sml的药液。剂量和液体总量计算如下:1.1-HRH一八。总剂量为140kgXZ.sug/kg=350ug350Vg十50Vg/支一7支2.催产…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96的在简阳市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秋繁试验,经100天培育,催产繁殖,获受精率90.4%,出苗率80.5%的结果,强化培育春季人工繁殖过的亲鱼,改用新催产药物,提供适宜催产条件,可成功进行秋季繁殖。  相似文献   

9.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四节鱼用催产激素(一)一、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作用:本品具有促进鱼类性腺发育,促使雌、雄性激素产生和促使排卵的作用。2.用途:促进各种养殖鱼类产卵、排精。3.使用剂量(以下均为雌...  相似文献   

10.
浅析家鱼人工繁殖失败原因家鱼人工繁殖,一般来讲,在生产中只要掌握好几个重要环节,如抓好亲鱼培育,选择好成熟亲鱼,使用好催产药物,正确把握催产时机以及具备合理的孵化设备等就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就易导致失败。笔者1995年5月在衡阳...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使总体气温趋于升高 ,带来水温的早升趋势也促使水产常规鱼类的人工繁殖提前投入生产 ,如何提高早期鱼类繁殖的受精率 ,我们在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场多年来的工作体会是 :1.正确选择催产日期。每种常规鱼类都有其最佳的催产温度 ,催产日期的确定决定着催产获产的效应时间。一般来说 ,水体温度每降低1℃ ,人繁催产鱼类的效应时间可能延长2小时左右 ,所以提前投入人繁生产 ,要依据天气的变化趋势和气温水温的升降幅度范围来确定 ,兴化市水产养殖场已连续5年将鱼类人繁生产日期提前到5月1~2日 ,比往年提早4~5天…  相似文献   

12.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四节鱼用催产激素(二)四、A、B型混合催产激素1.作用:能促使动物分泌促黄体素和促滤泡素,并使性机能得到维护和亢奋。2.用途:鲢、鳙或其他鱼类的催产。A型混合催产激素对鲢效果更佳,B型混合催产...  相似文献   

13.
催产激素是家鱼人工催产繁殖必需的物质 ,选用合适的催产激素、掌握合适的用量 ,是家鱼人工催产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生产上常用的激素作简要介绍。1鱼类脑下垂体简称垂体(PG)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鱼的精子、卵子的发育以及排精、排卵和控制性腺分泌激素。在生产上 ,广泛使用鲤鱼和鲫鱼的垂体作为催产剂 ,催产剂效果显著。一般用量为每公斤亲鱼体重用干垂体3~5mg(指雌亲鱼的用量 ,雄亲鱼用量减半 ,以下均同) ,即相当于体重500g鲤鱼的垂体3~5个。草、鲢、鳙鱼的垂体也能用 ,但用量要比鲤、鲫鱼垂体加大1/4左右。…  相似文献   

14.
何福林 《淡水渔业》2005,35(5):56-58
进行了牛蛙人工催产药物、剂量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催产1龄亲蛙HCG的适宜剂量为4000IU/kg;催产2龄亲蛙尽量避免使用与第一次相同的催产药物;催产药物剂量与亲蛙的成熟度和水温密切相关;牛蛙的人工催产2龄亲蛙最好。  相似文献   

15.
陈卫忠  李长松 《水产学报》1997,21(4):404-408
根据统计资料,利用剩余产量模型专家系统对东海鲐Shen鱼类最大持续产量作了谰估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鲐Shen鱼类化整为零分析时的MSY在34.5-44.2万吨之间,按种类分别评估时,鲐鱼的MSY为16.1万吨、蓝圆Shen万吨,按区域分析时,鲐Shen鱼类东海北部群的MSY为12.5-13.2万吨,福建沿海群为20.1万吨。  相似文献   

16.
叶素兰 《内陆水产》2002,27(8):16-17
青鱼,俗名螺丝春、黑鲩、青鲩,系中下层鱼类,以底栖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为四大家鱼之一。青鱼的人繁难度远大于其它家鱼。鲢鱼、鳙鱼、草鱼经人工催产能自然产卵、自然受精,且催产率可达96%以上。而青鱼自然产卵的概率很低,自然受精率在50%~60%。笔者多年从事青鱼人工繁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青鱼的人繁须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重视亲鱼的种质青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其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5龄左右性成熟。人工繁殖青亲鱼最好选长江中下游3~4龄的成鱼,以避免近亲繁殖;没有条件的繁育场也可根据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17.
自1958年我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直作为我国人工催产鱼类的主要药物。但该药物具有一些不足之处:成本高,操作比较麻烦;不易准确掌握注射剂量,而且只对少数几种养殖鱼类有较好的催产效果,此外,这些外源的促性腺激素都是蛋白质大分子,注射到鱼体内容易引起抗药性和副作用,严重的还会使鱼死亡。宁波市激素制品厂和广东中山大学鱼类研究室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和实际应用,联合研制成功了新型的高效鱼类催产合剂,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设计实施了生态刺激诱导产卵、敏感催产药物筛选、催产药物剂量控制、催产技术重复验证等一系列试验。受试亲鱼120组,顺产75组,顺产率62.5%;收集鱼卵77.1%万粒,获受精卵57.3万粒,平均受精率74.3%;孵出鱼苗33.6万尾,平均孵化率58.6%。建立了一套稳定可靠、实用性强的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鲴类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圆吻鲴(1)人工催产:催产时间一般为4~5月,雌雄比为1:1。催产药物可用U四十…A、HCG、PG等,通常行体腔一次注射。雌鱼剂量为:LRH一A50ng/kg、HCh20~30国际单位/kg、PGI~2个/kg。效应时间:当水温18~19C时,需13~14,J’时;水温20~22“C,需10~12小时?..  相似文献   

20.
花鲈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3~1995年,作者从浙江沿海三门湾及象山港采捕花鲈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控制水温、盐度、溶氧水平,投喂、填喂活饵,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RH-A等),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Ⅳ_3期,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试验用的催产剂及剂量为:雌鱼每千克体重用1.5~2.5mgPG+1200~2200IUHCG+70~140μgLRH-A,或用6~10mgDOM+200~380μgLRH-A;雄鱼的注射剂量减半。在水温14.5~16℃的条件下,注射后的效应时间为36~97小时。本试验的平均受精率为89.22%,平均孵化率为75.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