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36%苦参碱AS防治菜蚜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蚜是为害蔬菜蚜虫的统称.而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有多种,在我国主要有3种:萝卜蚜(菜缢管蚜)、甘蓝蚜和桃蚜.3种蚜虫均属同翅目,蚜科.寄主包括十字花科多种蔬菜,如白菜、油菜、萝卜、芥菜、甘蓝等,其中萝卜蚜偏嗜白菜、萝卜等叶上有毛的种类,还可为害莴苣、生菜等.该虫主要在蔬菜叶背或留种菜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蔬菜节间变短、弯曲,植株矮小,幼叶畸形向下卷缩,影响包心或结球,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2.
北京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是桃蚜和菜缢管蚜,前者全年都有发生,而后者划在6月才开始发生。桃蚜以卵期在窖藏大白菜和核果类果树枝条上越冬,也有少数有翅成蚜能在窖藏大白菜上渡过参天。但白菜上的卵由于食用及留种株切关剥邦处理,而不能成为有效蚜源。另一部分桃蚜则在温室里连续发生,不进行越冬。阳畦菜苗和风障根茬菠菜上早春很早就发生桃蚜。大白菜留种株三月种植,它的第一蚜源来自风障根茬菠菜——3月下至4月初产生有翅蚜迁飞。桃树上的桃蚜在4月下开始发生有翅蚜,成为种株的第二蚜源。种株上的蚜群5月中产生有翅蚜,连续向外扩散。春菜——主要是甘蓝、花椰等——在定植时(四月)从阳畦带蚜下田;它的第二蚜源也来自桃树。春菜上的蚜群也在5月中产生有翅蚜扩散。从4、5、6月进行杂草调查证明,有9科13种是桃蚜的寄主,未发现菜缢管蚜的寄主,而旋花科的小旋花是唯一能在5月发生有翅蚜的杂草(6月没有)。由此可见,杂草不是春菜地的主要蚜源。桃蚜和菜缢管蚜在夏菜上——包括晚甘蓝、晚苤蓝、萝卜、小白菜、小油菜——混合发生,但有明显的偏嗜现象:桃蚜在甘蓝和苤蓝上占多数,菜缢管蚜在萝卜、白菜、油菜上占多数。从有翅蚜发生期看,甘蓝、苤蓝上的桃蚜正是秋白菜苗期的蚜源,同时萝卜、小白菜、小油菜上的菜缢管蚜也正是秋白菜苗期蚜源。秋白菜上也是两种蚜虫混合发生,但菜缢管蚜多于桃蚜,它们在9月上、中旬产生有翅蚜扩散。  相似文献   

3.
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1996年,在陕西耀县、乾县对101种植物的24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桃蚜的寄生植物有43种,其中主要危害寄主36种,偶发寄主7种,越冬寄主3种。通过系统调查,查明了桃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迁移规律,为桃蚜种群数量测报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烟碱类杀虫剂影响异色瓢虫对桃树叶片与桃蚜、桃瘤蚜复合体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况下,桃树叶片释放的挥发物对异色瓢虫无明显引诱作用,而桃树叶片受到蚜虫危害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则对异色瓢虫有明显的招引作用;在杀虫剂处理后,烟碱类杀虫剂并不会影响异色瓢虫的搜索行为。  相似文献   

5.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学研究证明新疆哈密瓜花叶病主要由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南瓜花叶病毒(SqMV)引起,大田发病以 WMV-2为主。研究证明 WMV-2的介体主要为麦二叉蚜、苜蓿蚜、桃蚜、伞形蚜,其次是麦长管蚜、叶虫甲。CMV 的介体有桃蚜、苜蓿蚜、伞形蚜。SqMV 的介体为叶(虫甲)。哈密瓜在田间感染病毒的时间与上述蚜虫开始迁飞的时间有相关性。有翅蚜的发生、消长与田间发病成正相关。6月份降雨量与病害发生,有翅蚜消长成反相关。据五家渠、昌吉等地区调查,WMV-2的自然寄主有蚕豆、豌豆、西葫芦,它们的发病时间比甜瓜早。  相似文献   

6.
浅谈长豇豆蚜虫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豇豆是主要的豆科蔬菜作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种植区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近几年来,长豇豆的种植面积在景宁县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进入21世纪常年种植面积达300ha以上,对丰富当地蔬菜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长豇豆是桃蚜、豇豆蚜、棉蚜、蚕豆蚜、花生蚜等多种蚜虫的嗜好寄主之一。因蚜虫种类多,繁殖快,盛发期虫日密度大。其发生危害,不仅以成、若蚜吸取植株营养,造成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产量,还可传播病毒病和诱发烟霉病等重要病害,给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桃缩叶病(Taphrinadeformans)在江西80年代以前很少发生,近年由于桃树生产的发展,苗木调运频繁,缩叶病发生逐年加重。作者近来在江西农业大学桃园调查,发现主栽品种一点组及砂子早生上桃缩叶病发生较重,病株率及病叶率分别达100%和5.6%。桃缩叶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叶呈肥厚皱缩状,颜色发红或褪绿,病部常有一层银白色粉状物,症状有时与桃蚜为害状相混,但蚜害叶片背向纵卷紧密,叶片皱缩但不肥厚,皱缩表面无银白色粉状物,另外,剥开蚜害卷叶可见蚜虫的皮屑及一些排泄物。本病由子囊菌亚门,外囊菌目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  相似文献   

8.
烟草蚜虫又名桃蚜 ,是桐梓县烤烟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它不但直接危害烤烟 ,而且还是传播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的主要媒介。1 为害症状烟草蚜虫发生数量大 ,危害时间长 ,从烟草苗期开始直到大田采收都有为害。烟蚜以刺吸式口器吸收烟株叶、茎、花等部位的汁液 ,使被害烟株生长迟缓、叶片薄 ,严重时叶片向背面卷缩、变形 ,烟叶组织被破坏 ,烘烤后的烟叶缺乏光泽 ,容易破碎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2 生活习性烟草蚜虫发生代数多 ,在全县每年发生 2 0代左右 ,主要以有翅蚜和无翅蚜在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上越冬 ,其次是以卵在桃、李、杏等果树上…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种温度、4组寄主与蚜源组合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转换寄主后的桃蚜的影响。同一寄主间移植的桃蚜在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死亡率、寿命以及抗逆性上与不同寄主间移植的桃蚜有明显的差异;寄主对桃蚜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长期生活在一种寄主上的桃蚜获得了一定的专化性。若将其移植到另一种寄主上,则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还未进化至型或寄主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10.
李红松  黄婕 《广西植保》2007,20(4):26-29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南方桃树栽植面积扩大较快,品质上乘的鲜桃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桃园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桃树与梨、李、苹果等果树混栽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桃树栽培管理过程中,病虫害常严重发生为害,对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桃园大多病虫发生为害时段主要集中在生产季节(4~7月),这期间危害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桃蚜、梨小食心虫、刺蛾、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落果、裂果等,采果后(下半年)由于管理粗放,山楂叶螨、小绿叶蝉发生严重,而天牛、流胶病则周年发生为害。笔者通过近两年的实地调查,对南方桃…  相似文献   

11.
蔬菜蚜虫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昆虫等节肢动物生殖组织内的共生细菌,对寄主的生殖方式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而在害虫基因工程和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Wolbachia的外膜蛋白ws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法检测了北京市郊设施蔬菜上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桃蚜(Myzus persicae)体内Wolbachia的感染状况。结果表明,3种蔬菜蚜虫体内均能扩增出长度约为500 bp(萝卜蚜)和590 bp(甘蓝蚜、桃蚜)的wsp目的基因片断,表明这几种主要蚜虫体内均广泛存在Wolbachia的感染,为利用Wolbachia基因工程开发菜蚜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榨菜缩叶病近年在四川各榨菜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了榨菜生产。本病有严重缩叶及花叶两种症状类型,而以前者较普遍而严重。试验证在明都系由一种病毒所引起。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v)和萝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essicae Davis)。以金钢砂为磨料时,也可以由病株的汁液磨擦传染。病株叶、茎、根及未成熟的种莢的汁液都有侵染性,种子与土壤不能传病。根据病毒的物理特性和寄主反应,作者认为榨菜缩叶病毒归入芜菁花叶病毒类型是此较恰当的。气温、播种期、地势土质等对本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对该病采用适时播种、拔除病株、选育抗病品种及早期防治媒介蚜虫的综合性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峻峰  张丽 《昆虫天敌》1992,14(4):188-188,190
四条小食蚜蝇 Paragus quadrifaciatus 是蚜虫重要天敌之一,我们从1983年开始人工利用探讨,选择二、三年生的杂草作饲养蚜虫的寄主,第一年种植草,第二年饲养四条小食蚜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蚜虫选用当地数量多、增殖快、易饲养的益母草蚜、川军草蚜和一种蒿草蚜。选用这三种蚜虫的寄主益母草2年生,川军草和蒿草是多年生,这些寄主早春发育快、长势好,可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蚜虫。  相似文献   

14.
桃树谢花后,果枝上接种不同数量的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结果得出不同蚜虫数量均能引起桃树枝叶明显受害,并且随着虫量增加受害程度加重;每果枝蚜量达20~60头时,导致果品产量明显损失;各接虫量都未引起果品糖度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桃树谢花后为桃蚜防治的关键时期,每果枝蚜量20头可以作为防治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有机桃园天敌与蚜虫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蚜虫是有机桃园早期的主要害虫类群,为研究蚜虫与天敌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措施,在基地内设计了地表种植大蒜+覆盖地膜、种植100%紫花苜蓿和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3种生态调控模式,调查昆虫群落的变化,分析蚜虫的主要天敌及生态调控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的主要天敌分别为龟纹瓢虫、小花蝽和七星瓢虫。蚜虫数量与益害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种植100%紫花苜蓿处理小区和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处理小区,益害比和天敌群落均匀度指数均显著升高,蚜虫总体数量显著降低。果园种植100%紫花苜蓿可以有效降低桃蚜数量;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可以有效降低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蚜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6.
以线粒体基因COI片段为基础,分别通过DNA条形码及PCR-RFLP(经Dra I,Hinf I,Ssp I,Taq I 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两种方法对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地区7种寄主上的蚜虫进行了快速鉴定。两种鉴定方法结果均表明,7种寄主上的蚜虫分属豆蚜(Aphis craccivora)、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棉蚜(Aphis gossypii)、蚊母新胸蚜(Neothoracaphis yanonis)、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及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6种。其中,豆蚜、棉蚜、绣线菊蚜推测为同一个属,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发现,在蚜虫分类鉴定上,PCR-RFLP技术不仅具有与DNA条形码相同的准确性,且有更加经济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植物保护》1966,4(2):73-73
蚕豆蚜虫(苜蓿蚜和桃赤蚜)是如东县蚕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1962年大发生,减产四成左右。过去虽然已经肯定了喷射六六六、棉油皂等农药防治蚕豆蚜虫的效果,但是在大面积防治运动中,药械跟不上防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8.
吴红波  ;金道超 《植物保护》2007,33(6):121-123
研究了贵州省烟田蚜虫的种类,结果表明:迁入到烟田的蚜虫隶属9种,其中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麦长管蚜(Macrosiphum miscanthi)占诱集蚜量的90%以上,尤以桃蚜数量最大,是烟田传播病毒病的主要蚜种,能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试验结果还表明,单作烟田和毗邻油菜的烟田病毒病发病较高,麦套烟的发病较轻;甘蓝蚜、豆蚜和萝卜蚜基本上不能在烟叶上定殖。  相似文献   

19.
王凤葵 《植物保护》1986,12(1):36-37
种类及为害特点 据1982年以来在陕西关中及陕南等地的调查,发现为害芹菜的蚜虫有柳二尾蚜Cavariella salicicola(Matsumura)、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Takahaghi)、桃赤蚜Myzss persicae(Suizer),和甘兰蚜Brevicoryne brassica(Linnaeus)4种。有时以某一种为主混合发生,  相似文献   

20.
深圳菜区蔬菜蚜虫及其天敌的年消长动态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文献报道[1] ,在广州地区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主要是萝卜蚜 [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 ]和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 ],两种蚜虫周年营孤雌生殖 ,常混合发生。除造成直接为害外 ,还传播多种病毒病 ,严重影响蔬菜生产[2 ] 。为了解深圳菜区蔬菜桃蚜和萝卜蚜的为害情况以及自然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 ,作者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深圳市龙岗区碧岭生态村进行了初步调查 ,为深圳菜区蔬菜蚜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地点概况 深圳市龙岗区碧岭生态村菜区 ,占地面积 50余hm2 ,全年连续分批种植萝卜、芥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