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饲料》2012,(3):46
在渔民的口中常说这么一句话:鲳鱼好退不退,鳓鱼好进不进。这话概括了两类鱼的鲜明个性:鳓鱼是轻轻一碰渔网就会调头走人。而鲳鱼骨子里带着几分倔强和野性.必定要挣个鱼死网破,也绝不退缩。所以,当人类想要对鲳鱼进行人工养殖时,它就像是一匹不好驯服的野马.宁愿饿死也绝不服输。这也让鲳鱼人工养殖成了一道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2.
金鲳鱼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初始体重为(60±4)g的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饲养在浮式海水网箱中,进行为期65 d的试验。在对照组配方中鱼粉用量为51%的基础上,分别用13%、24%、34%和44%的发酵豆粕代替配方中9%、16%、23%和31%的鱼粉用量,研究发酵豆粕代替鱼粉对金鲳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金鲳鱼饲料中用发酵豆粕代替23%的进口鱼粉,金鲳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豆粕代替25%的鱼粉用量对金鲳鱼的生产性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日本对虾与中国对虾相比,具有生长快、耐干性、经济价值等优点。我们利用原有的中国对虾育苗设施和设备,进行了日本对虾苗试验研究,其结果共培育日本对虾苗205.87万尾,平均体长达2.5厘米以上,最高每立方米水体出苗量达到1.65万尾。  相似文献   

5.
将上年人工养殖发病残存的日本对虾继续养殖至盛夏,用这些对虾作为亲虾,进行盛夏高温育苗。实验表明,盛夏对全人工养殖的日本对虾进行高温育苗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选取池塘、育苗室放养巴菲蛤亲贝,经过强化培育,人工催产等方法,对波纹巴菲蛤人工育苗技术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牙鲆鱼人工育苗与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以黄盖鲽为研究对象,应用亲鱼培育、人工干法授精等技术,采用孵化桶和筛绢网流水两种孵化方式进行人工孵化。应用轮虫、卤虫和配合饵料有机结合的方式,经过160 d的养殖,最终获得6 cm左右的幼鱼5万余尾。结果显示,孵化桶和筛绢网流水两种孵化方式的孵化率分别为36.99%、93.38%,饲养成活率分别为41.33%、82.49%。此结果为我国北方黄盖鲽人工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南美白对虾又称万氏对虾、凡纳对虾、白虾。它生长快、抗环境能力强、对饵料的要求低、肉味鲜美和加工出肉率高,是目前国际水产品市场和  相似文献   

13.
14.
(一)亲虾培育 1.亲虾来源:大部分来源于自然海区,北方地区多从台湾、广东、福建等省海洋捕捞中调运,也有少部分从人工养殖的日本对虾池中选择个体大、健壮的亲虾,经过越冬后供育苗使用。 2.光照要求:亲虾暂养需弱光,一般光照强度在500勒克斯以下。亲虾暂养室,可挂黑色窗帘,或用黑片将池上口盖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毛蚶人工育苗在我省逐渐兴起,稳定生产单胞藻饵料以满足幼虫生长发育的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培养出大量的无原生动物污染的、鲜嫩的多种单细胞藻类,毛蚶的人工育苗才能获得成功。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资料,对毛蚶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养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花鲈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山东饲料》2005,(4):30-31
九孔鲍,是一种附着性、底栖性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此贝壳低平,其螺塔部位于体后部,从螺塔部螺旋状之孔列延伸到前部壳缘,并开孔于体前部,约有9个孔,其余孔列由壳内部分泌珍珠层所覆盖,主要栖息于沿岸潮间带表层至6米深的水域,并喜欢生活在阴暗之岩石孔隙中。其分布之海域有日本、韩国、中国南部沿海和台湾等暖海流域,适应于温度及盐度较高的水环境,夏季也生长良好。但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生长适温20~28℃,水温低于15℃则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江西饲料》2014,(6):46-46
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锈斑蟳人工亲蟹培育与苗种繁育。10月14日,项目现场验收会在东海所海南琼海研究中心召开。与会专家们实地查看了锈斑蟳亲蟹培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