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常见于奶牛临床中,发病率高、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巨大,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乳腺急性炎症发展很快,在发病的第2天,乳腺组织中便可以出现不可逆性变化。因此,乳腺炎的治疗开始越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由于乳牛个体间差异、泌乳周期性特点、环境条件差异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存在,所以,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不应一律相同,必须有的放矢,科学处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1抗菌剂疗法  相似文献   

2.
对乳腺增生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方法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在养殖过程中常发生乳腺疾病,一旦感染很难治愈,给奶牛生产带来较大损失。乳腺是特殊器官,临床上有的奶牛并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乳腺的分泌功能却已发生改变,乳汁呈絮状、片状或颗粒状变化。在养殖中保证奶牛乳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疾病,同时应正确诊断乳腺炎的类型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炎症性反应,是致使奶牛乳腺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相关中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综合比较不同中药剂型的优劣,为临床上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FGF2调节奶牛乳腺分支主要信号通路,首先将青春期奶牛乳腺类器官镶嵌在鼠尾Ⅰ型胶原中并添加FGF2作三维培养;通过FGFR1受体抑制剂(FGF2+PD173074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FGF2+LY-294002组)或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FGF2+U0126组)阻断信号通路,确定不同处理下84 h时奶牛乳腺分支率;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处理时间0、15、60、240和600 min时各组p-AKT、AKT、p-ERK和ERK相对蛋白表达量。研究发现,FGF2主要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奶牛乳腺分支。文章揭示FGF2在影响奶牛乳腺分支形态发生中起主要作用的下游信号通路,对奶牛乳腺分支形态发生分子机制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乳房炎是由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作用而引起的乳腺炎症,多发于泌乳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两种。1发病原因奶牛发生乳腺炎多由病菌引起。常因乳房外伤、过热或过冷、挤奶不干、不卫生、动作粗暴、圈舍不卫生等致使病原菌经乳头管、淋巴管或血液进入乳腺而引起发炎。此外,奶牛本身患病时也可经血液侵害乳腺而直接发病。2临床症状急性乳房炎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畜乳房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症多发于青年奶牛,患病奶牛常有乳房胀痛现象,乳房部位有较硬的肿块。患病奶牛精神沉郁,烦躁不安,易受惊吓。奶牛乳腺增生症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一、预防措施1.乳房保健保持奶牛乳房清洁,坚持适当的运动,保持环境安静。慎用含激素的药品和添加剂。限制动物性脂肪和含糖多的饲料喂量,不喂辛辣刺激性饲料,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腺增生症多发于青年奶牛,常有乳房胀痛现象,用手触摸乳房部位还会发现有较硬的肿块,也叫乳腺瘤,俗称奶疙瘩。一般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多为圆形良性肿瘤,表面光滑、硬有弹性,瘤子的外面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不粘连,能在乳房内自由活动,局部的淋巴不肿大;反之则为恶性肿瘤。奶牛精神沉郁,烦躁不安,易受惊吓。实际上,这是适应牛体机能的需求而增生的,也是在牛体本身控制下进行的一种乳腺局部细胞有限的分裂增生现象,一旦失去过多激素的刺激,增生便会终止。  相似文献   

9.
正平均每头奶牛每个泌乳期有2次新感染。出现在牛奶中的白细胞是机体对感染或损伤的反应,而上皮细胞的存在则是乳腺受到感染或损伤的结果。乳房炎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之分,传染性乳房炎可以分为亚临床感染和明显的临床感染。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挤奶时通过乳头管侵入乳房,而大肠杆菌则于非挤奶时间感染乳房。本文给出了奶牛乳房炎的检测、治疗方法,仅供参考。1奶牛乳房炎的检测尽管奶牛的乳房炎一般很直观,但也可以呈隐性感  相似文献   

10.
归芪乳康散     
正一、主要成分:黄芪、当归、鱼腥草、皂角刺、蒲公英、路路通、紫花地丁、板蓝根以及陈皮。二、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预防和治疗隐性乳房炎。该品主要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使用效果如下:1.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保护并修复乳腺组织,减少奶牛体内的感染细胞数,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有效控制临床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东北玉簪正丁醇萃取物对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的影响。模型大鼠乳头直径及形态学症状、血清雌二醇含量、血液流变学参数、乳腺组织病理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发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然后分别以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4倍、2倍及等效剂量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给水,1次/d,共30 d,用药结束后检测血清雌二醇含量、孕激素水平、并对乳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观察。[结果]东北玉簪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缩小雌二醇诱发乳腺小叶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及大鼠全血和血浆粘度。[结论]东北玉簪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减轻试验性病理模型大鼠乳腺小叶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旺盛,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体外传代15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RT-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明显表达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2种特异性基因,即as1酪蛋白基因(1 736 bp)和k酪蛋白基因(780 bp)。  相似文献   

13.
给小白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诱发乳腺增生,然后用中药“乳增消”散剂外用治疗。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苯甲酸雌二醇所致小白鼠乳腺增生类型包括小叶增生及囊性增生,中药“乳增消”外用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并对皮肤组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的差异表达,以期在蛋白质水平探索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膜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PDQuest 7.4软件匹配、检测凝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12个差异蛋白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SEQUES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半定量RT-PCR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mRNA水平。【结果】12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为11种蛋白质,其中9个蛋白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中表达量上调而3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主要涉及细胞膜骨架系统、信号转导、物质结合和传递等生物学功能。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钙粒蛋白B的mRNA表达水平是健康奶牛的1.6倍。【结论】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相关,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以及发现潜在的治疗目标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来曲唑治疗绝经后妇女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查治的绝经后乳腺增生患者129例,随机分为来曲唑组(64例)和他莫西芬组(65例)。治疗组64例,口服来曲唑2.5mg,1次/d,每月按期服药10d,连服3月。对照组65例,口服他莫西芬10mg,1次/d,每月按期连服10d,连服3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对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增生,来曲唑治疗有效率为93.75%(60/64)、他莫西芬治疗有效率为81.54%(53/65)。他莫西芬有使子宫内膜增厚的副作用,而来曲唑治疗者未见子宫内膜增厚。结论:对于绝经后乳腺增生的患者,来曲唑治疗效果优于他莫西芬,而且来曲唑没有子宫内膜增厚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茶多酚对氧化应激所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与H2O2损伤模型组相比,20~100μg.mL-1茶多酚处理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LDH与Caspase-3相对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其中以100μg.mL-1茶多酚处理组效果最显著,说明一定质量浓度的茶多酚可以缓解氧化应激所致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乳腺细胞凋亡。结论:茶多酚对乳腺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MDA含量,增强SOD活性及抑制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7,(13)
<正>奶秀乳房炎属于较为常见的奶牛疾病之一,该疾病会导致生产出的乳品质量以及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提升奶牛的养殖成本,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进行分析。1奶牛乳房炎病因与症状奶牛出现乳房炎的主要原因为奶牛乳头被外界病原体侵入,导致其乳腺受到感染,而病原体直接作用于乳腺,导致奶牛的乳腺停止工作。一般情况下,奶牛乳腺炎被分为隐性乳房炎以及临床乳房炎。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概率较高,占据乳房炎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腺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检测了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寻找药物治疗目标,探讨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7.4软件自动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斑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凝胶图谱中检测出15个差异蛋白斑点,串联质谱分析后有12个蛋白斑点可搜索到相应的结果,对应于10种蛋白质,主要涉及结合、运输和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细胞、代谢及生物调节等生理过程。【结论】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表达差异蛋白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相关,对其分析有利于探索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可为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脂多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毒性作用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蛋白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影响。采用MTT法,LDH活性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q RT-PCR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LPS抑制细胞的增殖、增加LDH漏出率,当浓度大于1 000 ng·m L-1时细胞形态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并能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关键基因m TOR、S6K1、4EBP1和STAT5 m RNA转录和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LPS可通过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而影响奶牛的泌乳功能和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20.
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又名蛇舌草、二叶葎、蛇利草等.白花蛇舌草性微寒,味微苦、微甘,归心、肝、脾经.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乳腺小叶增生、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湿疹、慢性胃炎等病症.现介绍以其为主药之治病验方六则. 1.治乳腺小叶增生方:白花蛇舌草、地龙、益母草、香附各12克,丹参、蒲公英、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丝瓜络、夏枯草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