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选育经过 登海3686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玉米育种中心以DH41和自交系沈137杂交组配而成。母本DH41是自选系,由美国杂交种(代号为311)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父本沈137为外引系。2006年通过国家西南玉米组品种区域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吉东59号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S001为母本、D48为父本于2006年冬在海南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S001是以835/鲁原92/4112为基础材料,经6年南繁北育自交选育而成;D48是以340/昌72为基础材料,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龙育3号(原龙育41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2000年以自选系T3125为母本、自选系T7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T3125是以(吉853×444)/吉853为基础材料,通过南繁北育多代自交选育而成;T175是以丹1324×四-495为基础材料,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4.
新单 23是新乡市农科院 2000年于广西以自选系新 4(白)作母本,自选系新 7(红)作父本杂交育成.母本新 4(白)是以 478变异株经连续自交育成新 04白自交系后,又与 4021× 107选育的二环系 4128杂交选育而成的.父本新 7(红)是以京 7黄与昌 7杂交选育而成的新 77与广西综合种杂交选育而成. 2000年于广西配制该杂交组合, 2001年在院内进行杂交组合产比试验, 2002-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 3500株二组), 200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夏播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刊声明     
鲁宁202是济宁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利用自交系Lx9801为母本,自选系N13为父本于2000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自交系Lx9801引自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N13为本院1992年冬在温室以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引进的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变异杂株为母本,以自选的美国杂交种选系为父本杂交.经连续自交选择到7代选育而成的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6.
<正>兴丰5号玉米新品种由内蒙古兴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兴563—1为母本,以自选系兴0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563—1是以Mo17为母本,与国外lancaster材料为父本杂交后自交6代又与PH4CV回交后自交5代选育,父本兴07—6是以国内黄改系为母本,与国外Reid血缘材料为父本杂交后自交6代选育而成。兴丰5号显著优点:早熟、抗病、优质、适应性广,适宜机收籽粒。于2013年3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3020号。  相似文献   

7.
正1品种简介1.1品种名称吉农大935。1.2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3品种来源2005年以自选系Km53为母本,以自选系Km8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Km53是以国外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多年南繁北育选育而成;Km87是以美国杂交种/热带种质为基础材料,采用MSAP技术,以抗病、籽粒深为目标经多年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8.
金富36玉米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晚熟品种.该品种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抗病、高抗逆等特点,适宜河南省各玉米区种植. 1 选育过程 金富36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2年以自选系驻14为母本、自选系驻12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自交系驻14是用Mo17和9687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父本驻12是用340和0151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淀粉玉米品种毕单13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单13号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04年4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毕单13号(216×86),是贵州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216作母本、自选的玉米自交系86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组合。母本216是以墨白、ETO种质及温带种质为基础材料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父本86是以331遗传背景组建的狭基材料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活秆成熟。2产量表现2000年所内观察试验,毕单13号较对照毕单3号增产27.1%;2001年所内品比试验,小区折产量8866.65k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金山9号是通辽金山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所2001年以自选系金自113为母本,外引系丹34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
正1选育过程吉东56号以自选系金都2138为母本,以自选系A选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金都2138是以试验杂交种Hy5开放穗为基础材料,经6年南繁北育选育而成;A选10是以K10/Mo17/K10为基础材料,以抗病、早熟为目标经多年选育而成。2011~2012年进行产比试验,2013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预备试验,2014~2015年参加吉林省早熟  相似文献   

12.
承玉31是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熟期适中的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2003。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该品种由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承系110作母本、自选系承系12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承系110是2004年本公司用美杂交种X1132X做基础材料自交,2004年冬至2007年夏在海南和承德两地加代繁殖配合人工选择,到2007年冬稳定成系。父本:承系123是本公司于2005年用自选系承系36和自选系承系68杂交为基础材料,在承德和海南经  相似文献   

13.
吉乐28是由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选育出的国审新品种,是由母本KX与父本D22杂交而成.其中母本KX是以德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导入热带早熟材料经多代选育而成;父本D22是以478×7922×6314为基础材料改良连续自交多代获得的.  相似文献   

14.
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靖丰6号系贵州省毕节市山丰玉米研究所(现变更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山丰玉米研究所,民办)2007年用自选系SF87—6作母本,外引系WS52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母本自交系SF87—6为该所2003年用外引系78599—141作母本,与墨西哥综合种墨白一号(混粉1杂交后代作基础材料,经过4年7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现阶段生产水平和生态环境,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在杂种优势模式上选择了改良Lancaster×改良Reid的杂优模式。针对改良Reid系熟期比较晚、抗病性下降等特点,在改良其配合力的基础上,重点对熟期和抗病性进行改良。在育种目标上,以选育高产、多抗,适应性广、活秆成熟、易于制种的中早熟杂交种作为育种的主攻目标。1亲本来源和试验概况吉东49号以自选系XF为母本,自选系D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XF以Mo17×美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D22是以478/7922/6314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该品种200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东辽、东丰产量显著超过先玉335。2007年进行多点鉴定并参加国家东  相似文献   

16.
<正>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以LN287为母本、LN518为父本杂交产生的一代杂交种。母本LN287是以Mo17、掖478和沈5003等6个自交系综合杂交后自交选育而成,父本LN518是以丹340/Lx9801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新品种敦玉10号原代号为敦玉1135,是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用自选系自5-2为母本、自选系Z62为父本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母本自5-2是以丹340与美国玉米杂交种迪卡1号杂交后,再与丹360杂交,经过酒泉、海南两地连续多代优选单株定向选育的玉米自交系。父本Z62是以S37与德国杂交种K9013杂交后,再用K9013回交1代,经过  相似文献   

18.
金源早247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用自选系金103作母本、S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0年30号.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金源早247的组合方式为金103×SF-8,母本金103是利用新玉6号自交6代选育的二环系,父本SF-8是从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早熟群体中选单株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早熟自交系.  相似文献   

19.
振杰4号是聊城市华丰玉米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2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振杰4号是用自选系聊508作母本与聊308作父本杂交组  相似文献   

20.
<正>CN912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自主选育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适应区域广等特点。1选育经过CN912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自选系CR73031为母本,自选系CRE2为父本于2006年杂交选育而成。2007~2008年在河北涿州、山东泰安、安徽宿州等地区进行了两年多点鉴定和品比试验,综合表现较好。2009年参加安徽省低密度组联合鉴定试验,2010~2012年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