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脱毒微型薯的生产与利用,是马铃薯种薯走向工厂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马铃薯微型薯是采用生物技术脱除病毒的试管苗茎段,扦插在严格隔离毒源的条件下,实行高密度的集约化栽培,使用化学激素控制矮化植株,促进块茎早膨大,培育出直径5~15毫米微型种薯,它具有大种薯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大田直播出苗率100%,一般用于扩繁原种生产,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如1990年本所种植罗兰德早熟脱毒微型种薯0.025亩。收获35公斤,1991年使用上年微型种薯生产的原种,平均亩产1525公斤,大田试种平均亩产1260公斤。1990年大同市南  相似文献   

2.
为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提供依据,该研究于2016年进行了不同甘薯蔓长类型的品种和密度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0株·m-2的基质栽培下,甘薯短蔓、中蔓品种结薯性较好,脱毒微型薯产量超过2.5 kg·m-2,数量超过300 个·m-2,早熟品种脱毒微型薯的商品性更好。适当降低密度,能显著提高长蔓品种脱毒微型薯的产量和数量,适宜的密度为40~50株·m-2。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型薯是利用脱毒苗或试管薯在防蚜温室或网棚中繁育的小型种薯(即原原种),微型薯是种薯繁育的核心种,生产多少、质量优劣都关系到合格种薯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微型薯品种克新19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00株·m-2微型薯的产量最高,但产生的多为大薯,造成了能量浪费。最适种植密度为500株·m~(-2),此密度条件下,每1m~2结微型薯704个,其中大薯277个。每1m2微型薯产量3 063g,其中大薯2 350g。植株个体发育良好,有经济价值的薯块数量多,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又能节省脱毒试管苗。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天水市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从种薯基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密度和方法、田间管理技术、收获贮藏及种薯调运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由于微型薯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真正投放到原料基地的脱毒种薯数量不多,脱毒种薯应用率不足30%,种薯生产滞后已经成为限制垦区马铃薯单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历经3年,研究出一套利用网棚苗床生产微型种薯的低本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脱毒微型种薯的优质、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繁殖生产。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黑龙江省及垦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脱毒马铃薯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脱毒种薯需求量逐渐增加,需要繁育大量的微型薯。但在微型薯生产过程中,试管苗成本偏高,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密度下,2种培养基培养脱毒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产量进行比较,找到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试管苗培养方法,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进行甘薯浙薯33微型薯育苗和分期扦插试验。结果表明,667 m2以栽3 300株苗计算,需微型薯1.61 kg,仅为常规育苗种量的2.15%,脱毒微型薯不仅可以减少生产中育苗种薯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减少各种病害的发生。脱毒微型薯秧苗对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和理论产量明显优于自留种的秧苗。  相似文献   

10.
麦积区五龙乡是天水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重点生产基地之一。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熟品种脱毒微型薯密度应以52 500~56 250株/hm2为宜,可降低微型薯繁殖原种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种薯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大棚内脱毒组培苗移栽最佳密度,生产适合农民直接用于大田种植的脱毒微型种薯,提高脱毒微型薯生产质量和效益,进行了组培苗棚内移栽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组培苗以每m^2 80—120株较适合,每m^2生产微型薯361—388个,单株结薯3.07~4.51个,产投比3.51~4.81。  相似文献   

12.
脱毒微型马铃薯粒重及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微型薯4个粒重水平和4个密度水平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的繁育中,为了提高种薯的整齐度,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种薯的生产效率,微型薯大小应选用2~5 g,播种密度以70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脱毒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微型薯(简称"微型薯")的产量逐年增加,但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严重制约了优质微型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微型薯生产的农艺过程进行了总结,简述茎尖脱毒、试管培养、组培继代、介质培养、种薯大田扩繁的基本农艺过程;分析了微型薯每个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组培继代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不同扦插密度与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薯2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与施肥模式对成都地区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密度为78株/盘(624株/ m2),其产量最高,平均每盘合格薯为77.2个,平均每盘薯重155.5g;在生根第1、2周喷施烟草复合肥70 g+尿素30 g+水15 kg,在第3、第4周喷施烟草复合肥100 g+水15 kg,在第5、6周喷施烟草复合肥60 g+磷酸二氢钾40 g+水15 kg,采用该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其单薯重为1.93 g,每盘产薯重178.4 g.  相似文献   

15.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各生育时期的地上茎叶长势越旺盛,叶面积指数越高,块茎和全株鲜质量也越大.这说明采用整薯播种,尤其是大中整薯,在合理密度下不仅能有效提高各生理指标的增长,而且对产量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脱毒苗进行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是当今世界马铃薯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 ,而微型薯生产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 ,笔者总结形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日光温室马铃薯微型种薯生产技术 ,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设施选择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最好采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以便于生产间隙期进行高温处理 ,预防病毒、病源。因为马铃薯的常见病毒在 58℃以上会自然死亡 ,从而有利于地面或起架再次种植。日光温室以室内无支柱型为好 ,便于生产布局和操作管理。二、脱毒种苗选择生产微型薯的脱毒种苗要求叶片 3叶以上 ,…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粮、经、饲兼用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及合格的脱毒种薯根据生产用途选用适合薯片加工、淀粉加工和菜用等专用型的优质品种。低海拔地区作商品薯应选择早、中熟品种。目前适合我省种植的有费乌瑞它、中薯3号等。采用合格的脱毒种薯,商品生产以二、三级脱毒种较好。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种前要深翻耕平土地,施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最好用专用复合肥)40~50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 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玉溪市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不同种薯类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栽培模式的配组对马铃薯的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试验表明,玉溪市主栽品种合作88在不同种薯类型、种植密度和不同栽培模式的配比组合下,对于马铃薯产量和产值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密度,最适的种植模式为起垄栽培模式,最佳的种薯类型为整薯;该组优势包括:田面受光面积大,利于提高早期地温,出苗全、苗壮,能充分发挥顶芽优势,有利地中块茎生长,多结大薯,减少切薯病害传播,增加覆土深厚,产量高,品质优。筛选出最佳组合模式为整薯起垄种植,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脱毒扦插苗网室生产微型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虫网室中运用马铃薯脱毒扦插苗采取不同的剪切、扦插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生产脱毒微型薯。结果表明,脱毒扦插苗再行剪尖扦插时,插穗下端将3个腋节埋入基质,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为3.6粒,>1g微型薯粒数为2.1粒;双株扦插每穴平均结薯粒数为4.8粒,比每穴单株扦插多2.0粒;摘取腋芽薯的扦插苗平均每穴结薯粒数为4.2粒,比不摘取腋芽薯的处理多1.6粒,单位面积(1m2)>1g微型薯数量较后者多48.5%;实施3次剪尖和3次培土的管理方法,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达3.8粒,比不剪尖、培土2次的处理(对照)多1.4粒,说明增加剪尖和培土次数,是提高单株结薯数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