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丘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6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4年以来.全县粮食生产连续5年取得丰收,5年5大步,连年上台阶,尤其是2007年、2008年小麦单产连续2年超500kg,其中2007年全县6.25万hm^2小麦平均单产507.8kg,成为黄河以南全国首个夏粮单产超500kg的县。笔者现就小麦如何获得高产谈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柳景丽  张敏 《河南农业》2013,(11):44-45
沈丘县地处豫东平原,属黄淮平原冬麦区,是周口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2007—2011年连续6年夏粮超千斤,并且是黄河以南第一个夏粮生产超千斤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生产在沈丘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将影响2011—2012年小麦生产的几种因素简单分析如下。一、气象条件分析(一)冬前气象条件分析小麦于2011年10月中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3.
沈丘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6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4年以来,全县粮食生产连续5年取得丰收,5年5大步,连年上台阶,尤其是2007年、2008年小麦单产连续2年超500kg,其中2007年全县6.25万hm《'2》小麦平均单产507.8kg,成为黄河以南全国首个夏粮单产超500kg的县.笔者现就小麦如何获得高产谈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商丘市小麦生产现状(一)小麦生产进入快速增长期。2004~2007年,该市小麦单产、总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成为夏粮生产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07年,全市54.7万hm2小麦,平均667m2产量446.8kg,同比增长4.1%,单产水平居全省  相似文献   

5.
周口市小麦冻害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市,河南省夏粮主产区和高产核心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总产40亿kg以上。但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频繁,每年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周口市2004~2007年连续三年不同程度的发生冻害,累计冻害面积223.5万亩,严重冻  相似文献   

6.
夏粮收获生产已近尾声,来自农业部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经投入38万台联合收割机进行小麦抢收,7000个作业队、23万台机具南征北战、西进东征,高峰日收获小麦达106.67万hm2,小麦机收水平达到了81%。提高了“龙口夺粮”生产效率,降低了灾害性天气对小麦收获的不利影响,为夏粮及时收  相似文献   

7.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西南隅的黄河北岸,现有耕地面积2.51万hm^2,全市常年夏粮面积1.67万hm^2左右,其中优质小麦2018年发展到0.67万hm^2,是河南省农业生产先进市、科技示范市。小麦生产在全市种植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经过田间试验和调查研究,笔者现将孟州市小麦播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小麦生产发展的主要技术思路陈维新(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小麦在我省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以来,全省小麦平均年总产930万吨,占夏粮总产的81.87%,占全年粮食总产约30%。因此,加强对小麦生产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小麦冻害调查及其防御和补救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频繁,每年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周口市2004~2005年冻害发生极为严重,冻害面积26万hm^2,严重冻害面积6.2万hm^2,给夏粮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小麦冻害的发生规律,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预防与补救,对促进小麦稳产高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枣阳是湖北省小麦生产大县(市),小麦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小麦收获面积117.25万亩,平均亩产408kg;2009年小麦收获面积122.89万亩,平均亩产431kg;2010年小麦收获面积124.0万亩,平均亩产459kg。  相似文献   

11.
邓州市小麦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及应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产现状 小麦是邓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10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2004年以后小麦面积发展更快,从2003-2011年,小麦收获面积由9.33万hm2增加到14.67万hm2,到2010年单产达391.2kg,实现连续7年增产.2011年邓州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春连旱天气,自2010年9月26日-2011年2月25日,连续5个月基本无有效降雨,干旱时间之长、受旱程度之重为历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12.
冯彦平  魏萍 《河南农业》2016,(22):11-11
正一、夏粮生产情况2016年,河南省小麦生产总体形势是:面积稳中有增,总产略有下降。据调查,2016年河南省夏粮面积预计549.2万hm~2,同比增加4万hm~2,增幅0.7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347.68亿kg,同比减少3.5亿kg,减产约1%。2016年,河南省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产下降。小麦生长前期农业气象条件总体较上年差,小麦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有效光照  相似文献   

13.
一、粮食生产现状2011年,沈丘县粮食总产74.44万t,较去年的73.54万t,增加0.9万t,增长1.22%。其中,夏粮单产500.8kg,总产45.44万t,较去年同期的45.16万t,增加0.28万t,增长0.62%;秋粮总产29万t,较去年的28.38万t,增加0.62万t,增长2.18%。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夏粮生产实现连续5年超千斤,居周口市第1位,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纵观沈丘县近几年的粮食生产,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面积稳中有升,保证了粮食生产能力。从近年来看,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均在10万hm2以上,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67万hm2,比2002年面积增加1.71万hm2,增长15.6%;总产量增加12.47万t,增长20.1%。(二)夏粮产量稳定,保证了全年粮  相似文献   

14.
1基本情况沈丘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总面积1 080.3km2,辖22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6万,现有耕地7.6万hm2,2012年前有效灌溉面积3.8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4.96%,其中旱涝保收吨粮田1.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7.7%,农民年均纯收入5 777元。夏粮连续8年平均单产超500kg,为河南省黄河以南第一个夏粮平均单产超500kg的县,先后获"国  相似文献   

15.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毗邻山西省,全市耕地面积96.46万hm2,夏粮种植面积4.95万hm2。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为小麦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辉县也一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重要生产区。2012年,辉县市夏粮继续保持九连增,总产量达3.47亿kg,最高产量685kg/667m2,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和整个生育期的气候特征,我们对辉县市夏粮生产期间的各个管理环节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沙河镇小麦虽然取得了连续多年增产,但小麦继续增产的基础仍不稳定,小麦的单产水平仍然较低,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2011-2012年度小麦生产,加快新品种及新技术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高关键措施的到位率,再夺明年夏粮的丰产丰收,现就2011-2012年度的小麦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靖江市新丰乡读者王某来电:夏粮上市,往年国家都会出台相关夏粮收购保护价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保障了粮食安全。请问:今年夏粮收购保护价标准如何?答: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白小麦(国标三等,下同)每公斤1.9元,红小麦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东风湖农场地处凤台县境内,属省农垦管辖,有3个农业分场,一个农科所和一个种子公司。全场耕作面积近万亩,午季作物主产小麦良种。2006年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继续提升小麦生产水平,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经过努力,小麦产量均超过500kg/667m^2,部分田块达65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山西省的主要夏粮作物,在夏粮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010年,在遭遇低温冻害、旱寒交替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山西省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夏粮增收.经专家测产,33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381.7kg/667㎡,增产幅度67.3%.据农情部门预计,全省夏粮生产获得丰收,72.4万h㎡小麦总产量达到237.5万t,增产12.5%.围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小麦跨区机收正在紧张、有序、高效开展,“三夏”生产进入高潮。6月9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赴河北农村调研,了解“三夏”生产进展情况。杜青林在考察中说,根据目前夏收进度和天气情况判断,今年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夏粮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预计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截至6月8日,全国已收小麦约2亿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