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储罐罐底板腐蚀分析及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丰 《油气储运》2002,21(11):38-40
对一认10000m^3原油储罐罐底板的腐蚀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储罐罐底板采用涂料与牺牲阳极联合保护下发生腐蚀的原因及机理。针对涂料层的防腐性能、施工质量以及涂料配比不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储油罐中原油含水、硫酸盐还原菌等腐蚀性介质加速储罐腐蚀发生穿孔的问题,对油罐底板及底圈壁板内外表面腐蚀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冷湖油田原油储罐实际情况,对储油罐底板、底圈壁板内外表面及罐底边缘板实施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了储罐的腐蚀速率,延长了油罐检修周期.  相似文献   

3.
储罐内底板腐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6):38-40
概述了坑道式油库储罐的腐蚀情况,油罐内底板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罐底部存水,吏罐内底板扭静电防腐层失效、脱落。分析了防腐层完全脱落区域钢板的腐蚀机理,及防腐层未完全脱落部分坑点的腐蚀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保护罐底板、改造油罐脱水设施结构、在存水中加注缓蚀剂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储油罐罐底板全面腐蚀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梦飞 《油气储运》2001,20(7):40-43
分析了造成储油罐罐底板腐蚀的各种原因,分别从阴极保护、涂料防腐和边缘板防腐等方面对储罐罐底板上、下表面的保护作了介绍。提出了合理的罐底板防腐涂料和阴极保护方案,指出在油罐设计、施工中应考虑采取利于油罐防腐的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罐底板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我局1974年建成投用的一台容积为10 000m~3的拱顶金属原油储罐,罐内未采取防腐保护措施。1981年曾清罐一次,但未作腐蚀调查,也未留下腐蚀情况资料。1985年9月又清罐一次,发现罐内腐蚀情况严重,尤其是罐底板每块钢板上都有环形腐蚀坑,腐蚀穿孔达54处。下面将该罐腐蚀情况分三个部位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罐底声发射在线检测及其可靠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储罐底板声发射在线检测和定位原理,提出了检测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将参数分析方法和波形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发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经滤波、聚类,再基于参数相关图分析去除干扰数据,根据各通道有效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事件数,以及事件的平均能量进行分级评价,最终获得储罐底板的腐蚀严重程度,可据此给出不同的维护建议。对某公司5000m3原油储罐底板,分别采用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和常规开罐漏磁检测技术实施腐蚀情况的检测,2种方法对腐蚀部位的定位具有一致性,验证了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于储罐底板在线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郭兵  帅健  胡元甲  帅义  石磊 《油气储运》2014,(11):1229-1234
底板腐蚀是原油储罐失效的主要原因。为准确预测在役储罐底板的极限腐蚀深度和储罐的剩余寿命,基于极值统计理论的三参数极值II型分布和三参数极值III型分布,建立了广义极值分布模型(GEV),应用概率权值法估计GEV模型参数,应用矩估计法估计极值I型分布和两参数极值III型分布的参数。对3组储罐底板腐蚀深度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拟合优度检验的K-S检验和作图法,对比不同分布形式对腐蚀深度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储罐底板腐蚀深度数据的分布情况,但是具体服从极值II型分布还是三参数极值III型分布,还需要根据每个储罐底板腐蚀深度数据来确定,通过K-S检验法和作图法验证得出GEV模型的拟合程度最好。  相似文献   

8.
石磊  帅健  许葵  傅伟庆  吴龙平 《油气储运》2017,(10):1128-1132
大型原油储罐多为非锚固变壁厚结构,在液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会引起底板边缘板翘曲及壁厚变化处的应力波动等复杂现象。为了研究大型储罐受载后各圈壁板、底板的应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对水压试验中10×10~4 m^3的外浮顶原油储罐(直径80 m、罐高21.8 m)进行现场应力测试,得到储罐底板及壁板的应力数据,分析储罐关键部位的应力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在最高液位下,储罐底板主要表现为径向弯曲应力;储罐壁板根部主要为轴向弯曲应力,随测点高度升高,罐壁在水压作用下发生膨胀变形,主要表现为环向薄膜应力。该研究结果为储罐运行的安全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型原油储罐多为非锚固变壁厚结构,在液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会引起底板边缘板翘曲及壁厚变化处的应力波动等复杂现象。为了研究大型储罐受载后各圈壁板、底板的应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对水压试验中10×10~4 m~3的外浮顶原油储罐(直径80 m、罐高21.8 m)进行现场应力测试,得到储罐底板及壁板的应力数据,分析储罐关键部位的应力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在最高液位下,储罐底板主要表现为径向弯曲应力;储罐壁板根部主要为轴向弯曲应力,随测点高度升高,罐壁在水压作用下发生膨胀变形,主要表现为环向薄膜应力。该研究结果为储罐运行的安全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洛线油罐底板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鹏 《油气储运》1996,15(3):28-29
中-洛线首站有3座10000m~3浮顶原油储罐,建于1984年,1985年投入使用。1989~1991年分别对3座油罐进行了维修,对罐底板进行了测厚、修理和防腐处理。1993年底,分别发现有两座油罐的测漏信号管间断性出水并渗油。初步分析为油罐底板失效造成渗漏。1994年对渗漏较严重的2号油罐进行了大修。  相似文献   

11.
油罐内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志 《油气储运》1996,15(7):15-17
针对长度油田的油罐腐蚀情况,着重分析了油罐内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认为罐底腐蚀是由于滞留在底部的沉积水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硫酸盐还原菌及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极易起电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外输油罐下部和底部严重腐蚀的问题,提出采用牺牲阳极法与玻璃鳞片涂料对油罐进行联合保护。介绍了牺牲阳极法阳极的重量和数量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这种联合防护措施对油田油罐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吐哈油库原油储罐加热盘管腐蚀穿孔的现象,对锅炉使用的软化水、锅炉水以及冷凝水进行了分析,指出加热盘管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腐蚀、电化学腐蚀和氧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了减缓二氧化碳腐蚀的措施,建议增加除氧设备,锅炉使用除氧水,以减缓氧腐蚀。  相似文献   

14.
原油罐金属底板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荣熙 《油气储运》2001,20(7):32-33
针对原油罐区的腐蚀现状,分析了原油罐底板的腐蚀机理,通过对原油一罐的腐蚀调查、底板测厚,以及对罐底脱水中腐蚀介质及沉积物样的化学分析,提出了使用WF-50防腐涂料加阴极保护的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地防止原油罐金属底板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
浮顶中央排水管是大型浮顶储罐必备的排水装置,对其总的要求是能随浮盘自由升降,直管连接处密封可靠,且转动灵活,装置本身能耐储液和雨水腐蚀。由于其各类产品结构各异,应用条件不尽相同,排水管在运行中均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旋转接头式排水管动密封点的泄漏则是发生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泄漏的原因有:①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安装,以及运行期间储罐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旋转接头受到挤压;②接头密封与储液  相似文献   

16.
任志鹏  王小琳  谢珍 《油气储运》2013,(11):1209-1212
长庆油田油气储运系统沉降罐内油水过渡层加厚,导致净化油含水过高,影响原油正常生产.以长庆靖安油田脱水过程中沉降罐内产生的中间层乳状液为对象,借助显微镜、色谱、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能谱仪等技术手段,研究其宏观特性及其分离出的水、油和固相的特性,揭示中间层乳状液的形成机制及其物理特性的影响因素.测试结果:分离出的水中硫质量浓度为35.82 mg/L、总铁45 mg/L,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为104~105个/mL,污水粒径中值为85.63 μm,沥青质/胶质质量分数为3.78%,固体中FeS含量较高.结果表明:联合站上游集油系统腐蚀严重,乳状液中原油老化严重,固体物质除了因腐蚀而产生的FeS外,还有大量伴随原油开采地层中的石英、长石和粘土等矿物.(表3,图7,参6)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们相继开发研制了不同类型的导静电防腐涂料,用于油罐内壁防腐,但适用于浮顶油罐内壁的品种却很少。浮顶油罐浮盘以上部位的罐壁,由于受阳光直射,所采用的涂料不仅要求有优良的导静电能力和耐蚀性能,还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介绍了丙烯酸耐候导静电防腐涂料,它以复合型导电涂料为研究方向,选用丙烯酸多元共聚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配以不同炭系材料组成复合导电体系。通过对涂有该涂料的试件进行性能试验以及与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某油库储油罐的利用效率,拟将富余的2座5X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改造为内浮顶柴油罐。基于此,分析了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储罐缺陷,针对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管壁椭圆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底板腐蚀情况,以及罐体各部位的钢板厚度进行相应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校核,确定各部位改造的具体技术要求。此外,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应用双向子午线网壳技术作为改造内浮顶的网壳顶盖。相关经验为后续储罐的改造修复提供了作业依据。(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9.
谷旭东 《油气储运》2002,21(6):27-29
根据秦皇岛永晖晖石油储罐外表面腐蚀原因的分析结果,设计了相应的储罐涂层配套系统。该系统采用快干环氧富锌漆为底漆,厚涂型环氧涂料为中间漆,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为面漆。利用该涂装系统对5座储罐进行了涂装,并对使用两年后的涂膜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储罐涂膜表面光滑,膜厚无损失,面漆的性能优异,该涂装系统适宜沿海地区储罐外壁的涂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