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树 《饲料博览》1993,5(2):38-38
磷源饲料越来越显示出其宝贵的饲用价值。因为磷不仅是所有动物生长、肥育、繁殖、骨骼矿化及代谢所必需的元素,而且由于世界性磷源的匮乏,其等单位重量的价格远比蛋白质更为昂贵。另一方面,作为单胃动物猪、鸡饲料的主要成分,植物性饲料虽含有相当数量的总磷,却因为利用率很低,经常造成磷源浪费、饲料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和动物生产性能的降低。1934年 Bruce 和Cattow 查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谷物饲料及其加工产品中含有50%~70%的植酸磷(六磷酸肌醇)。由于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分泌植酸酶,而豆科和谷物饲料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该酶活性(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因加工、贮藏等而破坏,结果这些饲料磷利用率仅有0~40%。植酸磷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还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如  相似文献   

2.
植酸是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磷存在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酶,对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的利用率很低。植酸酶可提高动物对磷酸盐的利用率,减少动物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研究对植酸酶的来源、作用机制、应用及其在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在宾 《油气储运》2007,(11):28-29
植物性饲料中60%~7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由于缺乏植酸酶而难以利用其中的植酸,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了世人关注的磷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畜禽对磷的需要,还需向饲料中添加价格昂贵的无机磷酸盐。微生物植酸酶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畜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磷的排出量,但由于成本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是植物性饲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中的磷大部分位于植酸盐中,难以被猪和禽所利用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植酸盐中的磷可与饲料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螫合物,降低动物对Zn、Mn、Ca、Cu、Fe、Mg等微量元素的利用;植酸盐还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体而降低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这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率。目前,为了提高磷的利用率,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植酸酶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 植酸酶的种类、来源及性质 植酸酶(Phytase)是一种能降解植酸及其盐类的酯酶,属于磷酸…  相似文献   

5.
玉米饲料中的磷多数以植酸磷的形式出现,难以被单胃动物吸收,通过研究提高玉米饲料中磷利用率的方法,指出添加植酸酶或种植低植酸品种,可有效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是一类能有效地水解植酸及其盐类的酶的总称,作为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它可以提高饲料中磷及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改善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目前已经广泛地作为饲料用酶使用。特就植酸酶的来源、特性和影响因素及其对单胃动物生长作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植物性猪饲料中磷的营养质量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是动物体内含量较多的矿物元素之一,其需要量仅次于钙,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占总磷85%~88%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与钙一起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硬度,其余则在细胞外液和细胞中分布,参与构成活细胞的结构;参与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在能量储存、释放和转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最优繁殖性能和最大生长效率所必需的营养元素。1常见植物性猪饲料中磷的存在和质量植物性饲料是猪的主要饲料,其中的磷是动物所需磷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无机磷和有机磷…  相似文献   

8.
植酸又称六磷酸肌醇,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合物。植酸分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Ca2 、Mg2 、Zn2 、Cu2 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抑制了这些元素的吸收;植酸盐又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降低,使整个日粮养分的消化率受到不良影响。没有被利用的植酸磷(60 %~80 %)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植酸作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已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其相应的酶制剂———植酸酶的研究和应用由此而产生。植酸酶能水解植酸及其盐类,提高植物性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充分发…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张莹尹平安华南农业大学冯定远磷是猪鸡饲料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磷也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然而其总磷的60%~80%是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对于单胃动物,尤其是鸡,利...  相似文献   

10.
植酸是植物中磷的储存库。许多植物饲料,尤其是谷物和豆类中,大部分磷元素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从而抑制营养因子的吸收。植酸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催化降解植酸,形成无机的磷酸盐。单胃动物自身植酸酶含量很低,不能有效的利用以植酸形式储存的磷。无机磷的添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动物磷营养的问题,但是大量无机磷的添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和矿物营养的吸收,并且降低磷的排放。该文主要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难以被猪禽等单胃动物利用,且植酸盐是多聚阴离子,易与钙、铁、锌等带正电的阳离子形成螯合物,影响饲料中淀粉、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其他养分的消化利用,具有抗营养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植酸酶,可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磷和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降低排泄物中未被消化的养分含量,减轻环境污染。文章就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种子中肌醇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由于单胃动物无内源植酸酶系,不能利用植酸磷,必需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酸盐,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饲料成本,且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磷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1-2]。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种子中肌醇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由于单胃动物无内源植酸酶系,不能利用植酸磷,必需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酸盐,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饲料成本,且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磷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1-2]。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  相似文献   

14.
猪鸡饲料中有效磷的评定及营养性缺磷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我国猪鸡饲养中青粗饲料用量逐渐降低,精饲料用量不断增加,其中大量是糠麸类和油饼类,动物性饲料极少。谷实、糠麸类、油饼类饲料中所含的磷,大部分为猪鸡等单胃动物很难利用的植酸磷。由植酸磷造成的钙磷代谢紊乱,极易造成动物骨骼的营养缺乏症,如肢体瘫痪。目前我国猪鸡饲养业中,常见10—30%的动物发生这种病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是降解植酸及其盐类的酶,能够提高磷的利用率,解除植酸对蛋白质及一些矿质元素如钙、铁、铜、锌等的抗营养效应.它对动物具有良好的增重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动物体中磷的排泄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文综述了植酸酶的种类、来源、分布、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是能降解植酸及其盐的酶。其能提高磷的利用率 ,解除植酸对一些矿物元素如钙、锌、铁、铜等的抗营养效应 ,不仅对动物具有良好的增重效果 ,同时可降低动物磷排泄量 ,减少环境污染。植酸酶可替代饲料中的无机磷 ,但作为饲料添加剂 ,其作用效果受饲料中钙、磷水平及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现将其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如下。1 植酸酶的来源与性质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 ,它可以通过催化水解反应将磷酸盐从植酸中释放出来 ,因而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达到提高磷利用率的目的 ,又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磷污染。现已知植酸酶有 3种类型 :肌醇六…  相似文献   

17.
猪、禽对日粮中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利用率限低,但为了满足动物生长和生产对磷的需要,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昂贵的无机磷,而粪便中排出的大量有机磷对土壤和水源又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如何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降  相似文献   

18.
植酸的抗营养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phytic acid)是饲料中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它的化学名称叫做肌环己六醇-6-磷酸脂,是磷和肌醇的主要存在形式.国外从19世纪60代就开始认识该物质,但直至进入本世纪后才对它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发展.1921年与1925年Mellanby 首次报道了植酸对动物营养的影响,此后,植酸的抗营养效应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1 饲料中的植酸含量植酸含量的测定,目前一般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研究表明,植酸以不同浓度广泛存在于成熟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籽粒中,约占籽粒干重的0.14%~9.90%,而贮藏在这种抗营养物质中的磷含量则占籽粒中总磷量的60%~90%.Bodwell等报道,作为植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来源的各种饼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是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无机磷的一类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提高畜禽业生产效益及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植酸及植酸的抗营养特性、来源、分类、作用机理及其在单胃和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研制出饲料用基因工程酵母--植酸酶.植酸酶是一种能够把饲料中的植酸,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新型单胃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使畜禽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75%,这不但减轻了江河等环境的磷污染,还可以减少饲料中磷的消耗.这项研究成果可以用来大规模廉价生产这种类型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