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 ,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少雨 ,棉田水分供给问题突出 ,影响棉花产量和效益。为此 ,我们借鉴加拿大等先进国家的旱作农业经验 ,在潮土棉田节水耕作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以探索提高棉花产量与经济效益的耕作方法。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 996~ 1 999年在河北献县、河间、吴桥3县、市进行 ,试验地土壤为中壤质潮土 ,连作棉花5年以上。试验分棉田休闲秋耕试验和不同方法耕作试验两部分。(1 )棉田休闲秋耕试验。1 0月底收获棉柴后 ,按不同时间耕翻土壤 ,共设 3个处理 :1收后即耕 ;2收后 1 0天耕 ;3收后 2 0天耕。耕深2 0 cm,耕后整平耙细至来年…  相似文献   

2.
加强棉花不育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杂交种推广现状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杂种优势 ,选育杂交种周期短、应变能力强 ,容易集优良性状于一体 ,亲本数量少且容易保纯等。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已在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印度等主产棉国广泛应用。我国 1 990年杂交棉仅1 .47万公顷 ,占当时全国棉田面积 0 .3% ;1 999年杂交棉已发展到 37.93万公顷 ,占全国棉田的1 0 .3% ,其中仅湖南省就 1 3.6万公顷 ,以人工制种利用二代为主 ,面积占该省棉田的 91 % ,基本实现棉花品种杂交化。近几年来 ,抗虫杂交棉尤其是“中棉”系列品种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中棉所39发…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10%高效氯氰菊酯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北疆棉铃虫发生很轻。但2004年3月25-30日调查棉铃虫越冬蛹基数为1.349~3.115头·m-2,为2003年的103.8倍,最高基数为6.9头·m-2。经2005年石河子病虫测报站统计:玛纳斯县2.24万公顷,沙湾县1.89万公顷,农六师新湖总场和芳草湖农场1.05万公顷,农八师5.09万公顷,合计为10.27万公顷棉田均遭受棉铃虫不同程度的为害,其中有2.06万公顷棉花减产10.72%,1.7万公顷减产27.63%,1.54万公顷减产39.33%,2.77万公顷减产43.18%,2.23万公顷减产49.87%。1棉铃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种植业结构单一,棉田面积占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4.
沿海棉区杂交棉的生产优势和高产优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15万公顷左右,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但发展不快,至1999年推广面积仅有0.9万公顷,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0%.2000年以来迅速扩大,当年杂交棉1. 63万公顷,占该区棉田的16%,2002年猛增到6.5万公顷,占该区棉田的65%,预计2003年基本普及.  相似文献   

5.
稳定棉花生产,实现棉田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秋芳 《中国棉花》2001,28(11):43-44
据湖北省统计局公布 ,1 999年度全省用棉量在 35万吨左右。2 0 0 1年棉花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 :稳定面积 ,主攻单产 ,规范间套 ,节本增效 ,提高竞争力和棉田综合效益。全省棉花面积 33.3万公顷 ,总产 35万吨以上。1调整棉田布局 ,规范间作套种模式1 .1 调整棉田布局。全省棉田面积经过连续 3年的调整 ,2 0 0 0年棉花种植面积 31 .77万公顷 ,总产30 .43万吨 ,面积比“八五”末的 5 0 .2万公顷减少1 8.43万公顷 ,总产比“八五”末 5 8万吨减少 2 7.5 7万吨。一部分低产、分散和重病田调减下来 ,棉田布局渐趋合理。但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7.
安阳市是老棉区 ,建国初期棉田面积 4.0 8万公顷 ,种植面积最大的时期是在 1 991年和 1 992年 ,面积先后达到 1 1 .39万公顷和 1 1 .1 8万公顷 ,近两年棉田面积徘徊在 3.5万公顷左右。1棉花面积下降的原因1 . 1棉花生产比较效益低。棉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 ,其商品率比较高。棉花流通领域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影响较大 ,一旦出现供过于求时 ,就会出现总量积压 ,“卖难”现象发生 ,效益下降。致使农民改种其他作物 ,种棉面积滑坡。1 . 2品种“多、乱、杂”。棉花良种繁育机制不健全 ,良种繁育天然授粉和机械混杂不可避免 ;农民自留自繁自用 ,或…  相似文献   

8.
乐平县棉区主要集中在乐安河两岸,属赣北棉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7.1℃,降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土壤为平原冲积砂壤土,耕作性能好,非常有利于棉花生长。从1951年起,大力推广种植棉花,棉花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历年植棉面积为4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乐平县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完成棉花生产计划的同时,发挥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棉田复种指数,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棉田间套作物在乐平甚为盛行,历年全县间套作物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占全县棉田面积的50%。皮棉单产也由以前的不足30 kg 增加  相似文献   

9.
当前棉花生产形势及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产形势1 999年以来 ,各棉区遵照国发 (1 998) 4 2号文件精神 ,认真贯彻“适应市场 ,优化结构 ,提高品质 ,增加效益”的方针 ,大力调整棉田布局 ,减少播种面积 ,强化科技兴棉 ,预计棉花总量当年产需平衡 ,基本达到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1 .1 棉田布局优化 ,面积减少。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由“九五”规划每年新增 6 .6万公顷 ,调整为保持在 1 998年的规模上 ;黄河流域压缩了低产分散的棉田 93万公顷 ;长江流域棉区扩大玉米、蔬菜种植 ,减少棉田 40万公顷。各地情况汇总 ,今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 387万公顷 ,同比减少 5 30万公顷 ,基本…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农十三师哈密垦区推广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棉田为 72 93hm2 ,平均单产 1 90 5 kg。每公顷产 2 2 5 0 kg以上的棉田面积 1 42 7hm2 ,占播种面积的 2 0 % ,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棉田土壤条件高产棉田属中上等肥力的沙壤、壤土、或粘土地。土壤耕性较好 ,不含盐碱或轻度盐渍化 ,土壤保肥、保水、保温性能较好 ,容易实现一播全苗。土壤有机质含量 >1 0 g· kg-1,碱解氮 >65 g· kg-1,速效磷 >8g· kg-1。2群体结构每公顷理论株数 2 4万~ 30万株 ,收获株数 1 8万~ 2 5 .5万株 ,株高 5 0~ 60 cm,果枝 7~ 9台 ,单株结铃 5~ 7个 …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棉花生产、消费和价格走势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树春 《中国棉花》2001,28(8):46-47
1棉田面积扩大 ,预计总产 475万吨上下1 .1播种面积将达到 487万公顷 据农业部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织 1 1个承担科研机构 ,在全国 1 2个产棉省区的定点定户全程调查 ,今年春播棉花面积扩大已成定局。据抽样 469户平均 ,至 5月 2 0日 ,增加户占 48.0 % ,持平户 44.6% ,减少户占 7.7%。与去年相比 ,今年棉田面积扩大 2 1 .7% ,照去年 40 4万公顷 (农业部门口径 )估计 ,今年棉花播种面积将达到 487万公顷。1 .2西部和主产区面积增加最多 棉田面积变化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西部面积扩大最多 ,新疆扩大2 1 .7% ,甘肃扩大 41 .6% ,四川扩大…  相似文献   

12.
鹿邑县既是全国产棉大县 ,又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 2 0 0 0多公顷。自 1 999年起 ,该县杂交棉种植面积每年以 6667公顷的速度递增。 2 0 0 2年种植面积达 2 .8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2 .7万公顷 ,占当年全县植棉总面积的 98%以上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棉花种植“一县一种”化。2 0 0 3年种植面积 3.5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 3.4万公顷 ,再次实现棉花种植全县一种。但随着植棉面积的逐年增大及多年连续种植 ,部分棉田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较重 ,常常造成育苗床大片死苗 ,直播棉田缺苗断垄。鹿邑县农业局、鹿邑县棉花办公室技术人员 ,经过多…  相似文献   

13.
玻利维亚位于拉丁美洲 ,1 995/96、1 996/97和1 997/98年度均种植 5万公顷棉花。在 2 0世纪 80年代棉花面积从未超过 1 .4万公顷 ;90年代初 ,棉花生产明显回升 ,1 998/99年度棉花面积降到 3.5万公顷 ,1 999/0 0年度预计只种植 1万公顷。在玻利维亚种植棉花不经济 ,除低价和气候灾害外 ,还受到棉铃象鼻虫的威胁。据探测 ,在玻利维亚的边境已存在棉铃象鼻虫 ,尽管距棉区约 60 0~ 70 0 km,但害虫很易移动 ,而且许多棉田摘花后都没有清洁更利于这种害虫安家。玻利维亚政府、棉铃象鼻虫防治委员会等正在努力防治可能被侵染的棉田。玻利维亚有潜…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15.
金以龙 《中国棉花》2003,30(5):21-22
1棉花产业概况沙洋县地处汉江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具有悠久的植棉历史 ,棉花生产高峰期棉田面积达到1 .3万公顷 ,总产达到 1 1 5 0 0吨。近几年来 ,经过调减低产棉区、稳定高产棉区 ,全县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 0 .7万公顷以上 ,总产皮棉 90 0 0吨左右。通过实施科技兴棉战略 ,大力发展抗虫、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 ,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鄂杂一号。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 ,不仅稳定了棉田面积 ,而且使全县的优质棉率迅速提高 ,达到 80 %以上 ,棉农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棉花品质的不断提高 ,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那种品种多乱杂、…  相似文献   

16.
盐城市棉田立体种植由过去从单一麦棉套种 ,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 ,2 0 0 1年全市棉田秋冬套种经济作物 3.5 2万公顷 ,占棉田面积 2 2 .2 % ,春夏间作经济作物 9.84万公顷 ,占棉田面积的 62 .3% ,每公顷平均生产皮棉1 431 kg,增收 1 .5 0万元以上 ,部分高产高效田增收达 3.75万元以上 ,东台春马铃薯套种棉花 ,每公顷增收 1 .65万元以上 ,大丰三龙镇刘如干 0 .41公顷棉田套种阳春白菜收入就达 1 .2万元 ,仅 2 0 0 0年棉田立体种植全市农民计增纯收入 5 .4亿元 ,有效地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 ,推进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沿海棉区区划的棉田近几年在 1 5万公顷左右 ,多年来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中熟陆地常规抗病棉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试种杂交棉 ,但发展不快 ,至 1 999年推广面积仅有 0 .9万公顷 ,占沿海棉区棉田的不足1 0 %。 2 0 0 0年以来迅速扩大 ,当年杂交棉 1 .63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1 6%,2 0 0 2年猛增到 6.5万公顷 ,占该区棉田的 65 %,预计 2 0 0 3年基本普及。杂交棉之所以很快成为沿海棉区的主栽棉种 ,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形成了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 ,并经示范推广已被广大棉农掌握。1杂交棉的生长优势1 .1生育优势。近三年对比观…  相似文献   

18.
陕西关中东部植棉区主要在渭南地区,年种植4.0万~5.5万公顷,约占全省的80%左右。而本区的大荔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光热资源丰富,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的优质棉基地县之一。自1997年引进、示范、推广抗虫棉品种以来,植棉效益好,棉田面积逐步上升,到2005年,棉田面积在3.0万公顷左右,占全省面积的60%以上。由于多年种植棉花,该区棉花单产一直徘徊不前,特别是近3年来棉花前期长势喜人,而进入8月份后,棉株叶片自下而上,由绿变黄后,落花落蕾,有铃无叶,光秆无秋桃。棉田严重早衰,产量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早衰减产原因1.1气候因素。2…  相似文献   

19.
冀中南(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和石家庄等市)地处黄河流域棉区,常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0万hm2左右,总产45万t左右。棉花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广大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多年来深入棉区调查了解和生产经验,总结概括出了该地区在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棉田连作目前棉田大部分为重茬地,有的地块种植年限在20年以上,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残体,致使近几年枯黄萎病连年发生,同时,多年重茬也造成了棉田特定养分的缺乏,从而导致棉花生长不良,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足会使棉花发生缺素症。所以,必须实…  相似文献   

20.
钱洪璋 《江西棉花》2002,24(6):31-32
盐城市棉田立体种植由过去从单一麦子套种,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2001年全市棉田秋冬套种经济作物3 52万公顷,占棉田面积22 2%,春夏间作经济作物9 84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62 3%,每公顷平均生产皮棉1431kg,每公顷增收15000元以上,部分高产高效田增收达37500元以上,东台春马铃薯套种棉花,每公顷增收16500元以上,大丰三龙镇刘如干0 41公顷棉田套种阳春白菜收入就达1 2万元,仅2000年棉田立体种植全市农民计增纯收入5 4亿元,有效地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棉田种植业调整,提高农民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