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分析了退耕还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退耕还茶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退耕还草战略的意义,指出了退耕还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退耕还草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与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归纳提出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4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能值理论对宁夏彭阳县2011—2019年退耕还草地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2011—2019年期间,彭阳县退耕还草地效益总体向好,在2013—2017年间出现了负增长,但数值变化不大,属正常现象.②彭阳县退耕还草地的环境负载率偏低,退耕还草建设过慢,未来仍有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③彭阳县退耕还草的机械化程度低,草地...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归纳提出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4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解青海省退耕还草地春秋两季杂草侵入的状况,指出退耕还草地的主要杂草。通过实际试验和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草地的防除杂草的措施,以提高其产量及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退耕还林地鼠害发生及危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互助县退耕还林地各种鼠害数量骤增,危害日益加剧。通过多年的鼠害测报、调查和防治工作,已经初步掌握了退耕还林地鼠害发生、危害原因及其规律性,并且据此在防治工作中加以利用,使全县退耕还林地各类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现状及问题,指出由于退耕区域布局缺少严密的科学论证,监督检查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退耕补偿政策的不合理、不公平性以及退耕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又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巩固面临潜在威胁。据此提出了合理界定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操作区域,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实行分区调控政策,适当细化退耕补偿标准,建立长期的退耕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春香  戴乐  吴晓菊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440-4442
对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行了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价.针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实际状况,以现有的林草植被类型代替退耕后的植被.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时,以退耕还生态林的生态效益最好,退耕还经济林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虽然最大,但生态效益所占比重较小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旱季与雨季分别开展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对比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组成,以期反应泸沽湖退耕还湿的成效。结果表明:泸沽湖现有鸟类120种,隶属15目44科。其中留鸟63种,候鸟46种。基于不同生境鸟类相似性指数,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退耕还湿区和林地相似性最高;退耕还湿区在雨季形成了季节性沼泽,但水鸟却仅6种,远低于林鸟;旱季退耕还湿区因水位下降归于旱地,不利于水鸟栖息。泸沽湖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后,目前退耕还湿区对鸟类栖息的服务功能与陆地更为相似,作为湿地的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平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系统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草是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退耕还草为基础,以发展平凉市巨型畜牧业基地为目标,研究平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的系统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研究认为:平凉市退耕还草产业化系统可分为一级系统和二级系统,一级系统又可分为饲草生产子系统、饲草加工子系统和饲草产品销售利用子系统,二级系统可分为生产经营子系统和服务子系统。各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为依存,共同形成退耕还草产业化的网络型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茶园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弄清茶园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以期反映退耕还茶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循环的影响,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及退耕还林(茶)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撂荒地和桉树人工林为对照,就茶园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1)茶园和对照撂荒地、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基本随团聚体直径的减小而增加,最大值均集中于<0.25 mm团聚体中;(2)茶园及对照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则基本随团聚体直径的减小而降低,其中茶园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大值分布于5—2 mm团聚体中,茶园土壤除了<0.25 mm团聚体外,其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均高于撂荒地和桉树人工林同直径团聚体;(3)茶园及对照地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熵基本随团聚体直径的减小而降低,其中茶园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熵最大值分布于5—2 mm团聚体中,其分布规律与微生物量碳、氮基本一致。【结论】与撂荒地、桉树人工林相比,茶园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氮较为丰富,大团聚体中的含量尤为突出,表明退耕还茶是研究区一种较为理想的退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开展退耕还湿工程保护天津湿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是我国湿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开展退耕还湿工程加强天津市的湿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本文从5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天津市湿地的基本情况、湿地保护现状、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开展天津市退耕还湿工程的意义以及天津市退耕还湿工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代士良  马礼  刘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19-8121
研究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可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冀北高原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康保县为例,对其3个综合农业区相互毗邻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样采集,通过土样的化验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为退耕还林地〈撂荒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全氮含量为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天然草地〈耕地;土壤速效氮含量为退耕还林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耕地〈撂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为退耕还林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综合可知,3个不同农业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全氮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东部缓坡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土壤速效钾在3个农业区含量相当。对比分析不同农业区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和县退耕还草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民和县退耕还草现状的分析,指出退耕地草地管理、利用和后续产业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为民和县退耕还草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草对陕北干草原边缘地带鼠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退耕还草工程建设中突出的鼠害问题,论述了陕北干草原边缘地带退耕还草区鼠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引起鼠害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制约天津市退耕还林工程中的问题,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对于促进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适合于天津市退耕还林区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础,影响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耕种能够防止耕地质量退化,对退耕地如何利用,不同侵蚀营力会对团聚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需要得到回答。通过对团聚体稳定性因素研究进展的总结,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形成,对于退耕地需要根据土壤厚度及当地条件适当选择还林、还茶、撂荒等方式,雨滴击溅、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团聚体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19.
于2019年夏季在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湿地设置26个采样点,退耕湿地设置6个采样点,进行软体动物样本采集及水体理化指标监测。将自然湿地、退耕还湿地内软体动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自然湿地和退耕湿地软体动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软体动物9科16种,其中腹足纲的个体数占比高达92.35%。优势种为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等。2014年退耕还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2017年退耕还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除个别位于自然湿地的采样点的物种相对丰富外,其余采样点的软体动物群落差异不大。水体理化对比结果与软体动物群落的生态指示结果相吻合,退耕还湿5 a后(2014年),退耕还湿地与自然湿地差别不大,恢复情况良好;退耕还湿2 a后(2017年),退耕还湿地仍在恢复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不同模式退耕还林地上净生物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林型退耕还林地上生物量的监测结果表明,乔木型、乔草型、经济林型、荒造封禁型退耕还林地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6799、1946、3222、1102kg/(hm2.年),得出在退耕初期,退耕还林地上净生物生产力乔木型>乔草型>经济林型>荒造封禁型。探讨生产力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合理经营、利用生物资源、创造稳定高产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