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根蛆是对危害大蒜等作物的双翅目害虫幼虫的统称。根蛆一般聚集在大蒜根及鳞茎等地下部分,主要以取食蒜根造成残缺不全或钻入蒜瓣内取食形成孔洞等方式为害。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且受害部位呈腐烂状。被害蒜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死亡。根据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建议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一、物理防治1.清除植株残体。根蛆对大蒜植株病残体,尤其是腐烂的大蒜植株,有较强趋性。因此,在收获大蒜时,应彻底清除田间、地头、路  相似文献   

2.
大蒜根蛆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查明洛阳大蒜根蛆的主要种类是葱地种蝇,在大蒜上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秋季大蒜退母期危害严重,造成死株。不同大蒜品种受大蒜根蛆危害程度不同,以当地种植的红蒜品种受害重。不同播期大蒜根蛆的危害程度不同,播期越早受害越重。不同药剂试验表明,吡虫啉、啶虫脒、乐斯本对大蒜根蛆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草木灰对大蒜根蛆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蒜地蛆是蒜农对葱蝇幼虫的俗称。葱蝇主要为害百合科蔬菜,如大蒜、葱、元葱和韭菜等,尤以大蒜受害最重。幼虫蛀入蒜、葱等鳞茎内取食,1个鳞茎内可有幼虫十几头,甚至多达几十头,受害的鳞茎被蛀食成孔洞,引起腐烂,上部叶片表现枯黄、凋萎至死亡。一般年份损失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及地块可达30%。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危害大蒜的蒜蛆主要有葱地种蝇和灰地种蛆两种,其幼虫俗称根蛆,蒜蛆或地蛆。属双翅目花蝇科。该虫以蛆形幼虫蛀食大蒜根部和鳞茎,常使须根脱落。鳞茎被取食后,轻者引起鳞茎外皮有虫口,影响产品质量,重者造成鳞茎腐烂、畸形。为了防治蒜  相似文献   

5.
蒜蛆(Hylemyia Antiqua Meigen)系葱蝇之幼虫,属双翅目花蝇科,是栖霞县大蒜生产上的一种严重害虫。一般減产20%左右,重者达60%以上,除为害大蒜外,葱、韭菜受害也很重。我县农业局病虫测报点为有效地帮助菜农消灭蒜蛆为害,从1960-1963年以城镇大队菜园为基点进行系统观察调查及防治试验,今将有关材料整理于下供作参考。一、发生周期:蒜蛆在栖霞县一年发生三个重迭世代。以蛹在越冬的葱、韭菜根际土下5-  相似文献   

6.
大通县蒜田地下害虫主要有根蛆、蛴螬等,尤其是根蛆为害较为严重,致使大蒜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和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正> 1 根蛆 1.1 为害状根蛆常钻入蒜瓣间,先在种蒜上寄生,而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假茎的增粗,根蛆沿着内部叶鞘及花梗向上为害。造成鲜茎基盘、根系以及假茎受害,影响水分、养  相似文献   

8.
叶枯病是大蒜的重要病害,发生区域广,为害严重,常造成蒜株早枯,蒜蔓霉烂,如流行成灾可造成大蒜减产50%~80%。一、发病症状该病可为害大蒜叶片、叶梢、薹茎等部位。因大蒜发育阶段不同,发病症状可分为5种类型。一是尖枯型。多发生在越冬期和早春,病株叶尖变成枯黄色或深褐色,坏死卷曲。湿度大时叶尖坏死部位长出黑色霉层,少数叶片生有不太  相似文献   

9.
地蛆是花蝇类的幼虫,别名根蛆。常见的为害十字花科作物的地蛆有种蝇、萝卜蝇和小萝卜蝇。种蝇是多食性害虫。除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可为害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玉米等作物;萝卜蝇和小萝卜蝇仅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其中白菜和萝卜受害最重。种蝇一年发生多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且有部分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根蛆又叫地蛆、蒜蛆,是葱蝇的幼虫,是大蒜上是常发、重发虫害之一。秋季是危害盛期,它以幼虫蛀食大蒜鳞茎,造成叶片枯黄,植株从中部腐烂,生长势弱,地上部叶片表现枯黄、萎蔫,重者甚至枯死,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李鑫认为大蒜根蛆防治需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药剂防治入手。  相似文献   

11.
危害大葱、大蒜、韭菜等根部(鳞茎)的主要害虫是葱蝇幼虫,俗称“根蛆”、“地蛆”。它的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春季化出,卵多产在植株根部附近潮湿的土壤表层。幼虫孵出后便钻入鳞茎,蛀成孔道,从而引起根部腐烂,叶片逐渐枯黄,导致植株死亡。特别是在鳞茎烂母阶段,植物受害最为严重,往往造成因缺苗断行而减产。防治葱、蒜地蛆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韭蛆是韭菜生产中最主要、最顽固的一个防治对象。除韭菜外,韭蛆还可危害葱、蒜、花卉和中草药等。4月下旬至5月上旬、10月上旬是露地韭菜受韭蛆危害的两个高峰期。在保护地内,越冬幼虫可继续为害,且较为严重。12月至翌年2月,是温室韭蛆的为害盛期。二年生以上的韭菜受害加重;在壤土中生长的韭菜,受害偏重;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时,韭蛆为  相似文献   

13.
韭菜迟眼蕈蚊(BradrysiaodoriphgaYangetZhang)又叫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国内鲜有危害大蒜的报道。近年我们发现该虫在河南省中牟蒜区严重危害大蒜,据1998年春季调查,45%左右蒜田受害,一般地块虫株率20%~30%,严重地块高达100%。因该虫的危害,大蒜品质变劣,产量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达20%~30%,严重地块达50%~60%,大大影响了出口创汇和蒜农的收入。为此,我们对该虫在蒜田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大蒜…  相似文献   

14.
正一、危害症状韭蛆是韭菜根部的主要害虫,在大蒜种植区,大葱种植区、花房分布区都会发生,影响蔬菜、大蒜和花卉的品质。韭蛆主要以其幼虫集中在地下根部取食为害,鳞茎被蛀满孔洞,造成韭菜鳞茎和茎基部腐烂变臭。受害的韭菜发病轻者叶片变黄,重者整块地韭菜全部萎蔫死亡,严重影响韭菜的品质和产量。二、发生规律韭蛆喜高温低湿环境,有蛹、幼虫、卵、成虫4种虫态,成虫为可飞行的葱蝇,活动力较强。韭蛆一  相似文献   

15.
韭菜根蛆 为害特点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是一种专门以为害韭菜为主的地下害虫,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轻者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重者成墩死亡。以幼虫在韭根周围3~4厘米土中或鳞茎内休眠过冬,1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3月韭菜开始萌动。幼虫开始取食,4—5月是棚栽和露地韭菜被害盛期,7-9月为害减轻,9月下旬-10月中旬再度为害.11月幼虫越冬,温室韭移栽后温暖的环境使韭蛆继续发生为害,12月-翌年2月为严重为害期。  相似文献   

16.
从连年重茬重植、播种早气温高、蒜蛆为害、土壤过湿、蒜瓣退母期养分供应不足5个方面阐述了大蒜黄叶干、尖发生严重的原因;并针对发生黄叶干尖的原因提出了轮作换茬、优选蒜种、适期播种、科学配方施肥、防治蒜蛆、中耕散墒6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发生和为害特点 韭菜生长至收割周期短,防治根蛆不能采用毒性大的农药,否则农药污染严重。要根据根蛆发生和为害特点,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无公害防治。韭菜根蛆以幼虫群集在韭菜鳞茎部位啃食危害,造成鳞茎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枯死。一般每年有3个为害盛期,分别为4月下~5月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10月下旬,在7月上旬~10月下旬为害最严重。利用大棚和温室栽培韭菜,根蛆发生期更长,危害更重,严重的可造成5成以上损失。  相似文献   

18.
如何防治韭菜根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是冬春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每年都有不少棚室因根蛆为害而严重减产。据调查,为害韭菜的根蛆主要有韭菜迟眼蕈蚊和陆氏迟眼蕈蚊两种,同时混生有葱蝇的幼虫。韭菜的根蛆一般以幼虫在韭根周围3~4厘米深的土中或鳞茎内休眠越冬,翌年3月当韭菜萌发时,幼虫开始活动取食,3月下旬至5月中旬大部分越冬幼虫移至地表1~2厘米处化蛹,4月至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并  相似文献   

19.
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红  程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95-9596
[目的]为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阈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乐斯本(100、200、400、800 mg/kg)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结果]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乐斯本对根蛆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400、800 mg/kg乐斯本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0.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以乐斯本浓度400 mg/kg,用药2次为宜。为了减少根蛆为害,当虫蛀率达到11.89%时,即可用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使用乐斯本防治大蒜根蛆的最佳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大蒜产业是著名的“大蒜之乡、世界蒜都”金乡县的农业经济支柱。2014年以来,大蒜田迟眼蕈蚊(简称韭蛆)危害逐年严重,已成为当地制约大蒜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明确蒜田韭蛆发生规律,为蒜田韭蛆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在冬前及早春对蒜田韭蛆进行了多年调查,并在3-5月(大蒜年后生长期)对其幼虫、成虫在蒜田消长规律进行了3年定点系统调查观察。结果表明,韭蛆在蒜田每年可发生3代,大蒜播后至冬前(10月上旬至11月底)为越冬代,主要以幼虫形态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大蒜鳞芽分化至抽薹期(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4月中下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大蒜抽薹后期至收获(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大蒜收获后(5月中旬)不能完成世代发育的部分二代幼虫会转移到蒜田套种的辣椒等其他作物上继续为害。各世代虫龄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春季一代为主害代,其次为二代,以越冬代为害最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