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清平  盛黎明 《茶业通报》2003,25(4):153-155
近年来,茶叶滞销和茶农收入减少等问题十分突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下列两原因无不相关:第一,茶业长期以来走的是靠原产地名和传统茶名发展之路,忽视了品牌之路。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使茶叶生产经营者们认识到树立品牌的重要性,但他们又没有正确处理好品牌与商标的关系。第二,茶业长期以来欠缺对创新的法律保护意识。入世后,贸易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和反倾销,茶业对付的根本手段在于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寻求对创新的法律保护。这两方面归根结底部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倪顺尧 《茶业通报》2012,(3):135-137
本文总结了磐安茶业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主要问题,结合磐安实际情况,提出了培育标准化茶园基地、专业化规模加工厂、种植专业大户、品牌经营主体和生态龙井茶专卖店,提升磐安茶业。  相似文献   

3.
试论初级形态的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俊 《茶业通报》1999,21(4):35-36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茶叶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茶叶市场形成了由卖方向买方的转移,新型市场行为决定着茶业需以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在茶区农村,由于小农经济体制的束缚,种植、加工与销售三环节顾此失彼,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常呈结构性矛盾;品牌经济与分散经营不相协调,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机械化生产的巨大潜力受到严重制约……。因此茶业的发展必须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彻底变革传统的生产手段、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将资源、资金与技…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安徽茶业发展速度、名优茶品牌整合、无公害茶叶生产及茶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促进安徽茶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茶业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崇岳 《茶业通报》2005,27(1):17-19
本文根据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和特征,通过分析、比较中国茶业优、缺点和世界同业现状,从体制、经营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中国茶业走向世界可行性建议与方案。  相似文献   

6.
项利民 《茶业通报》2016,(3):109-110
黄石溪是九华佛茶发源地,黄石茶叶色香味形俱佳。但目前存在茶园品种杂乱,树势退化;制茶粗放,设备落后等严峻问题。因此建议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现代生态茶叶示范园建设;提高黄石溪茶产业市场品牌公信力;促进茶业与当地文化、旅游的融合,共同推动黄石溪茶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茶业品牌的构成、建设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勇  周坚 《茶业通报》2007,29(1):41-44
简介了茶业品牌的基本构成,从茶叶标准化、质量认证与管理、知识产权、资源整合等方面,阐述了品牌建设的渠道与策略,并评析了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的协同、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8.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竹溪茶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元江 《茶业通报》2005,27(2):84-85
本文通过对竹溪茶叶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为例,从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竹溪茶叶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当地茶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安康富硒特色农业区域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品牌建设与维护是提升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对"产业聚集"品牌及区域品牌管理"一村一品"地理标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发展对策,包括:"政府为主导、商会协会为中介、企业参与者角色"的区域品牌运行管理模式;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夯实区域品牌发展与延伸的基础;以"地理标志"申报与保护为切入点,推进区域品牌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贵州茶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丰  刘小华 《贵州茶叶》2006,34(2):32-37
品牌决定茶叶经济效益。本方阐述了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品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从提高茶叶品质、打造品牌个性、光大茶文化、培置龙头企业、加强产品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实施品牌、企业及市场的整合以及品牌保护等多方面论述了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丁仕海 《茶业通报》2003,25(3):128-129
1产销概况茶叶是泾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hm2,年产干茶近千t,产值约有5500万元左右。茶叶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朝鲜等10多个国家。全县目前已有国际、国内获奖名优茶15个,其中以“汀溪兰香”、“涌溪火青”、“爱民翠尖”、“桐山龙芽”较为突出,总产量约为250t,产值达2700万元以上。1998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2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80年代后期,茶叶生产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泾县茶区千方百计推出茶类生产高档次、多品牌;茶叶销售跨地区、多渠道的举措,以质取…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军天湖茶叶总厂实行茶园、茶厂合一的生产经营体制,拥有四个茶叶初制分厂和一个茶叶精制厂。现有茶园6000余亩,其中幼龄茶园1000多亩,实际开采茶园4977亩,年产干茶1.5万担左右。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推动下,我厂逐步走上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康庄大道,特别是1988年四厂联合成立茶叶总厂以来,实现了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承包方法效果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茶业品牌生态系统的指标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福建茶业品牌经营的适宜策略,基于品牌生态学视角勾勒福建茶叶品牌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福建品牌茶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与要素倚重。研究表明,产品资质及企业运作是茶叶品牌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安全性指标和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及市场拓展力对于茶叶品牌的竞争力提升最为重要。此外,茶农的安全生产及政府的市场管理力度、茶业协会的行业规范力度都对茶叶品牌的市场成长发挥重要影响。而就消费市场而言,必须注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培育以及依据目标市场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文化消费习惯进行茶叶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2月29日,主题为"黔茶——两山论的生动实践"的第六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贵州厅举行。年会旨在解析行业热点,探讨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贵州茶产业深层次问题,共同谋划产业发展,为贵州茶产业注人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活力。本届年会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协会主办,安徽捷迅光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促进茶业经济快速发展孟庆鹏(安徽省供销社)我省茶叶流通体制乃至全省供销社通过改革发生了一定变化,现就目前情况、今后出路、以及供销社发展方向分述如下。一、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众所周知,茶叶原为二类商品,实...  相似文献   

16.
苏岳静 《茶业通报》1998,20(4):28-29
近几年来传统的茶叶生产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现代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专业化与社会化等方面的矛盾,使我国茶叶产销渐入困境。要解决茶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转变,逐步走出低谷的必由之路是:依靠政策、科技、资金投入、市场发展、提高茶叶质量、选择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1茶业产业化的有效模式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大茶农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茶农自主决策的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17.
孙永贵 《贵州茶叶》2006,34(4):37-40,F0003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有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才是振兴我国茶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茶产业的现状,通过阐述名牌的实质、品牌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应注意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夏涛 《茶业通报》2006,28(2):51-52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也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茶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无以比拟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茶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本应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和较高声誉的中国茶,不仅没能拥有行销全国、享誉世界的茶品牌,而且市场竞争力日益减弱,价格越卖越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竞争将会愈加激烈,集中表现在市场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茶产业的竞争力,重振中国茶雄风,唯有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才是振兴我国茶业经济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六安市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茶产业也是全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笔者对六安茶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促进茶业发展的策略思考,即在茶园品种改良,机械化应用、市场拓展、品牌打造和系列开发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同时在科技、项目、文化和组织领导上着力推动,以此巩固和提升在全省的产业地位,打造中国著名茶区。  相似文献   

20.
加快贵州茶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研究经济学服务于茶产业出发,阐述贵州茶业发展的栽培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技术、市场、茶叶需求、发展战略方面进行认识,分析了贵州茶产业出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为贵州茶业今后几年拟进行的跨越式发展,寻求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一是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二是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茶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形成开放系统加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五是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六是依靠科技。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