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2.
栽培面积和产量 近十年来,瑞典油料作物(油菜)面积徘徊在16万公顷左右,约占可耕地总面积的6%,其中约有1/3种植冬油菜,1/3春油菜和1/3春性白菜型油菜。最近几年,冬性白菜型油菜面积很小。 表1列示1986,1987年油菜收获面积、产量、种子含油率和种子叶绿素含量。冬油菜面积取决于秋播和越冬条件。1985年秋,冬油菜的播种面积为4.6万公顷,1988年秋为6.1万公顷。最近两年冬季非常寒冷,1985—1986年和1986—1987年间分别有18.3%和21.5%的播种面积因受寒害而改种其它作物。表内种子产量数值已按合水量18%的标准调整,种子含油率是以占干物重的百分比计算的。  相似文献   

3.
单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双低油菜(即低芥酸和低硫苷油莱)是油菜生产中的新事物,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其优质高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国单低油菜和双低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20%以上.湖南是全国单低和双低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已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单低和双低油菜的发展迅速,必须制定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改良的育种方法,结合人工春化加代、分离和抗耐病性鉴定,育成了高产、抗寒、耐病、耐盐碱的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下同)优质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中双二号。其抗耐菌核病性与当前生产面积最大的普通油菜品种中油821相当,是当前国内外首报的强抗(耐)病双低优质品种。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元月审定并命名。同年,被农业部和国家科委列为我国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5.
2008年长江流域油菜低温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2008年1月,我国遭受了严重冰雪低温灾害,对冬油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全国受灾地区油菜 种植户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受灾面积约占全国冬油菜面积77.8%,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 江、上海、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在受灾区随机抽样调查10050株油菜中,未发生冻害的油菜占22%,1、2级的轻 度和中等冻害分别占34.4%和30.7%,3、4级的严重冻害和致死冻害分别占11.9%和1%,平均冻害指数为33.9。 冻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纬27°左右的长江流域范围内,包括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 部、贵州、云南北部等。根据灾后考察,主产区绝大部分油菜恢复较好,预计冻害影响将造成全国冬油菜产区单产 比去年减产10.9%。但由于冬油菜播种总面积增加17%,四川、重庆、黄淮等未受冻害,总产仍可比去年增加4.3% 左右。根据2008年油菜冻害防治的经验和教训,今后应大力选育和推广抗寒耐冻的新品种,并加强油菜田间种植 管理;通过适期播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摘薹等生产措施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6.
来源 中双一号(原84001)属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优质高产的中早熟甘蓝型(Brassica napus)冬油菜新品种,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1981年以(81008×甘油五号)×澳双低PB52,并经  相似文献   

7.
对双低甘蓝型油菜(NJ5280)与播娘蒿远缘杂种自交后代进行选择和品质鉴定,在F3代群体中得到13份黄籽材料,其中有4份黄籽双低高油油菜新种质,其品质符合含油量大于45%、硫苷低于30μmol/g、芥酸小于0.5%的双低高油标准。在F4代群体中又得到24份黄籽材料,其中有8份黄籽双低高油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因此,通过甘蓝型油菜与播娘蒿远缘杂种的选择,可获得黄籽双低高油油菜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较好的绿肥作物,国内外资料报道,洋油菜(即一种甘蓝型油菜)作为棉花的前作,可减轻枯萎病的危害程度。对此,于1983~1984年,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油菜压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我省油菜迅速发展,1971年全省收获面积仅36万亩,1980年收获面积达382.5万亩,十年猛增9.6倍,已成为我国冬油菜的主产区之一。但由于甘兰型油菜受到冻害的严重影响,造成越冬死苗,近几年来,由于冻害等原因而废弃者占播种面积的25—30%左右。显然,研究油菜冻害发生原因,找出防治办法,促其安全越冬,稳收高产,是当前油菜科研和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近几年来的试验和面上调查资料就冻害与气候条件、品种特性、播种期、播种方式、苗势苗龄以及施肥种类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系谱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各地生态条件和栽培制度复杂,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彩的油菜品种资源。本文仅就五十年代以来,我国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就其亲缘关系进行了系谱分析,以供油菜育种工作的参考。 一、我国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亲缘 甘蓝型油菜(B.napus)原产欧洲。我国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是在三、四十年代分别从日本和英国引入(刘后利:1984,《作物学报》10(1):16页)。1953年甘蓝型油菜品种胜利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系采用品种(系)间的双方方法育成,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38%,硫甙含量19.01μmol/g。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47.3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31.3%,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00.0kg/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12.6%。沪油15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冬油菜科研、生产协作总结会于1983年4月11—15日在江苏淮阴市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交流了油菜科研、生产协作经验,回顾了1980年北方八省冬油菜生产技术考察以来,北方冬油菜在防冻保苗、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开展协作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地区的油菜面积从1980年实收600万亩扩大到1000万亩左右,单产从102斤提高到158斤,提高80%,总产增加6.04亿斤。1981—1982年度油菜防冻保苗综合技术在河南省、苏北、皖北等地区推广应用,油菜保收率由28.8%提高到90.7%。  相似文献   

13.
德新油18系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7913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HF15为父本配制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16。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授权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全国独家开发。适宜在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和安康地区、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的冬油菜主产区和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种子含油率41.37%,芥酸含量0.30%,硫甙含量27.4μmol/g,,苏州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14.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汇油50分别增产10.87%与13.63%。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18.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秦油2号分别增产19.40%与10.62%。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83.20kg/hm^2,比对照荣选增产7.24%。全国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08.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84%。苏油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我所在“六五”、“七五”的基础上,“八五”继续承担全国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任务,预期选育出1~2个立夏边成熟、双低、产量与中油821相当或增产、适合湖南生态条件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通过5年攻关,育成了双低、早熟、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系91-1,提供了89-9和89-3016两个双低新品系参加省优质油菜区试和全国优  相似文献   

16.
我国黄、淮河流域北方冬油菜生产近几年发展很快,1977年种植面积369万亩,单产59斤,1982年达到1000万亩左右,单产100斤以上。油菜生产潜力很大,但是,这一地区冬季温度较低,一月份气温常在0℃以下,最低可达—20℃以下,加上干旱少雨,冻害死苗严重,  相似文献   

17.
据12个冬油菜主产省市统计,1988年秋冬播单、双低油菜385万亩,比上年扩大168万亩。其中湖南省突破100万亩,成为全国首次出现的百万亩省。如果将青海、内蒙、黑龙江等12省春播单、双低油菜面积加在一起,预计全年可超过500万亩。  相似文献   

18.
以一批甘蓝型普通油菜和单、双低油菜品种(系)及其组配的不同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相结合的系统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与育种实践所获得的结果一致.现有甘蓝型油菜(包括双高和单、双低油莱)品种(系)间存在着抗耐菌核病性的显著差异,用强耐病性亲本组配的杂交和回交1代2代,均具有明显的偏亲本的强耐病特性,并表现强耐病性为部分显性,表明基因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耐病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56%~64.8%).在今后育种中选用强耐病亲本杂交或回交,并加强早期世代的分离、鉴定与选择,就可能选育出耐病性强的单、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已获得一批耐菌核病性强的单、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和系选材料,并为优质抗耐病高产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分离鉴定和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优质油菜,在目前主要指单低油菜和双低油菜。这种油菜我国80年代以前没有种植。现经育种家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适于我国种植的品种,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在农业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下,至1992年春收优质油菜面积达53.3万多ha,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0%,成绩是很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1)除部分省市外,优质油菜发展速度不快。若与加拿大优质油菜发展速度比,则差距更大。他们从推广到实现优顾油菜化只花了15年时间(加拿大1965年开始推广单低油菜,1975年开始推广双低油菜,1977年优质油菜占全国油菜总产的55%,1979年占65%,1980年达80%,实现了优质油菜化),而我们花了13年时间才达到10%的面积。(2)优质油菜的原料大多数没有形成优质菜油和优质菜饼饲料产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品种青油14号,于1994年5月17日在西宁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此结束了我国春油菜区长期引种国外优质油菜品种的历史。青油14号的育成,是继该院“七五”期间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