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县冬小麦已经出土。据我站调查,发现个别地块已有病害发生。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去年在我县发生较严重。小麦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全蚀病,做好病害的防治是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而及早做好防治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小麦白粉病1.症状小麦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叶片受害为主,严重时在茎秆、叶鞘、穗上也有发生。发病初期叶面先出现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外力或  相似文献   

2.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13,(1):63-64
山东读者赵荣春问:小麦白粉病怎么防治?答:小麦白粉病其病原菌既为害叶片、叶鞘,又为害茎秆和穗。叶片感病后,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覆盖白粉状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以后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或淡褐色,其中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大部分被霉层覆盖,继而发黄枯死。叶鞘、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发病症状及规律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颈等。发病时,叶片首先产生褪绿黄色小点,后慢慢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同时上面产生灰白粉状霉层,有时颜色成污褐色。叶正面的病班比叶背面的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严重。严重时,叶面上几乎完全长满霉层,霉层中产生黑色小粒点,叶片逐渐变黄枯死。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现白色霉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白色霉斑,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叶片背面的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被害重。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为灰白色的霉层覆盖。一、症状:(1)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  相似文献   

5.
巍山县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2020年连续3季监测调查巍山县冬春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笔者发现小麦白粉病每年都发生,发病部位主要是基部叶片和叶鞘,从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都危害小麦,在灌浆期小麦白粉病发病最重.结合当地的栽培和管理水平,笔者提出要选用抗性品种、科学栽培和管理,以及针对拌种、各生育期发病时施用药剂等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麦白粉病是烟台市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分析了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对策,为进一步防止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受天气影响较大,如在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该病害即会发生流行,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会受害。本文详细介绍了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1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邯郸县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随着麦田水肥条件的改变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严重发生的病害,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施用氮肥过多、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湿度大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驻马店小麦种植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纹枯病不断发生,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15%,严重的损失在30%以上,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加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拔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展至茎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l~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麦病虫害的主要种类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小麦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传病害。多雨、多雾或结露条件下,病害发生重。2.小麦纹枯病:小麦发病后,叶鞘、茎秆组织坏死,轻病株穗小粒秕,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枯株白穗。冬春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3.小麦白粉病:以叶片受害为主。病斑多出现于叶片正面,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提早干枯,导致穗小秕粒。4.小麦全蚀病:幼苗发病,根和根茎呈黑色,病苗矮化,底叶发黄;拔节期,根部变黑加重,茎基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白粉病,是一种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田群体密度加大而严重发生的世界性病害,在全国各麦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白粉病菌寄生小麦后,植株呼吸作用提高,蒸腾强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叶片早枯,分蘖和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小麦受白粉病危害,严重田块可减产20%~30%。1发病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部。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叶枯病,多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叶上病斑初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以后迅速扩大,多数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一般先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逐渐向上发展。小麦抽穗前后,如遇低温多雨,将会促使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现将防治策略及方法总结如下:1防治策略在防治上,做到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小麦播种期需要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三种),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等病害以及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种子、土壤和粪肥带菌是小麦苗期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尤其是黑穗病为一次性侵染、系统发病的病害,一  相似文献   

14.
韭菜疫病是四川省韭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温多雨以及高湿条件下,韭菜从苗期到移栽后大田生长期均可发病,若防治不当会造成韭菜叶片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减产,损失高达80%以上,甚至绝收。为有效防治该病害,减少韭菜生产中的风险,现将韭菜疫病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一、症状疫病在韭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鳞茎和根系。发病初期叶鞘上部和叶片基部首先受害,受害叶片染病初期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初呈半圆形深绿色,周围有暗绿色晕圈,外叶首先受害,并从带有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在防治时,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为害。一、玉米大斑病1.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对玉米叶鞘和苞叶也有很大的危害,发病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扩展到叶梢。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相似文献   

16.
一、小麦主要病害 (一)小麦锈病 1、症状.锈病又叫黄疸病,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对小麦为害较大的是条锈病和叶锈病.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发生在叶鞘和茎秆叶片上.发病初期病害为小长条状,呈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行,后期出现铁锈色粉状物.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为椭圆形,呈橘红色,排列比较散乱.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病害呈褐黄色,常连成大斑,散发锈褐色粉末.  相似文献   

17.
<正> 小麦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三大主要病害。如不加以防治,将会造成严重减产以至失收。现将小麦三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小麦锈病的识别与防治。小麦锈病又称黄疸病、麦疸病。小麦锈病分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①秆锈病,侵害茎秆、叶片、叶鞘和穗部。主要症状是产生隆起粉疮(叫做孢子堆)。在茎秆上初生褪色黄斑,不久即变为长椭圆形铁锈色小疮,表皮纵裂向外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  相似文献   

18.
5月份小麦进入灌浆腊熟期,多种病虫进入发生后期,主要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黏虫等。①小麦条锈病随气温升高,停止发展,在小麦叶片上由黄色逐渐变成黑褐色,即由夏孢子堆变成冬孢子堆;②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顶峰,中旬后逐渐停止发展;③小麦赤霉病腊熟期表现症状,病穗上形成黑点,剥开可见红色小点;④小麦全蚀病形成枯白穗,并可见明显的发病中心;⑤小麦吸浆虫灌浆期蛀入麦穗进行为害,被害的小麦籽粒空瘪,5月下旬左右老熟幼虫脱粒入土。  相似文献   

19.
甜菜白粉病(Erysiphe communis Grer f.betae Pot.)是新疆伊犁甜菜生产上重要病害,造成甜菜减产、降低含糖量,严重影响伊犁甜菜产业的发展.2010-2012年对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白粉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侵染循环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甜菜白粉病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其田间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零星出现一些粉状病斑,随后发展成点片状白色粉状物,后期整个叶片上覆盖一层白粉;干燥少雨,气温高的天气利于甜菜白粉病的发生和病势扩展.甜菜白粉病发生最早为6月中旬,大多数年份在7月上、中旬,发病前期病害发展缓慢,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达到盛期,同时7月上旬产生闭囊壳,9月下旬病害扩展缓慢,至10月上旬病害逐渐停止发生.加强以种植抗病品种、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及发病初期药剂防治为主的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当地频繁发生的小麦白粉病为一类由真菌引发的病害,可导致小麦生产出现较大的损失。结合许昌市实际情况,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发生规律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为小麦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