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优良牧草是草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选择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人工草地和进行天然草地的改良,可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及营养物质。但是适宜高寒地区的牧草品种短缺,因而引进适合于高寒地区生长的优良牧草对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是优  相似文献   

2.
牧草品种资源在云南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云南野生牧草资源,天然草地资源,国外引进的主要优良牧草品种资源以及人工草地建植概况,阐述牧草品种资源在云南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旨在阐明牧草品种资源引种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寒牧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优质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为高寒地区大面积建立人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寒牧区牧草品种短缺,引进优良牧草对于高寒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引进饲用黑麦草品种在高寒地区种植,结果得出该品种在高寒地区生长的平均株高为170 cm左右,鲜草产量达60 000 kg/hm2以上。表明该品种抗旱性、抗寒性较高,适应性强,很有推广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草质柔软、营养丰富,是发展高原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了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对草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因丧失竞争和更新能力而逐渐减少,同时毒杂草比例增加,整个草场植被组成以家畜不喜食或有毒、有害的杂类草为优势.  相似文献   

6.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天然草地,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种质资源库。天然草地上野生牧草的优良品质,如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寻觅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据2007年调查统计,青海省有禾本科植物59属257种32个亚种及变种,并且已经有不少引进种和栽培种,已成为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当家品种。因此,保护青海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禁牧封育措施改良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效果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2003-2005年,通过对青海省玉树县上拉秀乡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进行为期3年的禁牧封育改良试验,结果表明:禁牧封育措施对恢复高寒草甸、高寒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有明显的效果,禁牧封育后草地中植物的盖度、高度和产草量明显提高;牧草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优良莎草科、禾本科牧草种类与产量增加,杂类草的种类、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利用娄底市的高山草地资源,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养殖产业,为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和高寒山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文章对娄底境内高山草地资源的分布情况、牧草品种和当前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发展草食动物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优良牧草——青海中华羊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明德 《青海草业》2008,17(4):8-11
青海中华羊茅,抗旱、耐寒、耐盐碱,品质优良,各类牲畜均喜食,生育期106-109d,种子成熟整齐,落粒性小,籽粒饱满,千粒重0.5~0.8g,平均株高88.0cm,产青干草3910.7—4687.9kg/hm^2,产种子355.0—472.4kg/hm^2。适宜在海拔高度4200m以下的地区种植。是高寒牧区进行草地建设、退耕还林(草)和生态治理工程中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栽培牧草产量及其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牧草引种栽培试验,间比淘汰,优选出无芒雀麦、老芒麦、甘肃红豆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4生极强的优良牧草。经过其产量蜡和营养价值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牧草的疸和营养价值逐年增高,生产性能稳定,第5御产昔日一达3万kg/hm^2是高寒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1.
对河北坝上地区天然草地的主要豆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野生豆科牧草14属41种,其中优良牧草22种,占坝上草地野生豆科牧草的53.6%;并对该地区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和饲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该地区豆科牧草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项目曲尼巴点从1998年实施以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牧草及草坪草品种64份,其中从国外引进优良牧草19份,草坪草6份;从国内引进优良牧草30份,草坪草1份;1999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进8份(达孜生态站至曲尼巴)。在海拔3780m的拉萨河谷地区对64份牧草品种通过四年小区试验,观测其出苗率、保苗率、生物量测定、越冬率,并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了适合西藏河谷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16份,其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7份,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豆科牧草2份,其它科属的一份。研究成果对西藏的人工草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对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具有生产实践意义;对提高防抗灾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绵羊宿营和草地补播的方法,恢复、更新中度退化的高寒草地。用绵羊宿营法改良后的草地,其土壤肥力随着绵羊宿营强度的增加而提高;绵羊宿营强度、牧草混播组合对草地牧草的植物群落有显著影响;绵羊宿营强度及宿营时间对草地牧草的全年干物质有显著影响;综合各处理效果,绵羊宿营法的最佳处理时间是6月中旬,最佳宿营强度为9羊夜/m^2;优良牧草组合为老芒麦 红豆草 披碱草,研究结果还表明,绵羊宿营法改良后的草地,在控制水土流失、清除毒杂草等方面亦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17,(21):62-64
高寒草地天然牧草是高原放牧家畜主要日粮来源,全年天然牧草营养的不均衡和家畜营养需要的恒定,严重制约了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青海、西藏、甘肃和新疆有关高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文献,整理综合高寒牧草Ca、P的营养成分数据,以不同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为划分单位,探究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高寒天然牧草Ca、P含量极其分布规律,为高寒草地放牧家畜精准补饲饲养提供基础参数,通过适度补饲解决高寒草地营养供给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月以来,海西州天峻地区天气逐渐转暖,雨水充沛。青海省草原总站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天峻县天棚乡适时启动了高寒草地综合试验基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试验基地优良牧草品种引种筛选试验0.13 hm2、牧草品种混播试验3.9 hm2、大面积丰产栽培试验16 hm2的小区规划、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玉树市巴塘乡铁力角村冬春草地上对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地上及地下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草地植被由16科33属42种植物组成;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草地优势种由丝颖针茅(Stipa capillacea)向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过渡;草地总盖度、总生物量及优良牧草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杂类草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草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农业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共同承担的青海省 2 0 0 2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南地区适用草种选育项目” ,经过主持承担单位的认真准备 ,开始全面实施。项目除在同德牧草繁殖场设立良种扩繁基地外 ,在青南地区的果洛州高寒草甸区新建牧草原种繁殖基地 7.33hm2 ,引种实验基地 1处 ,2hm2 引进牧草品种十余种 ,并开始青南地区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和野生草种的采集工作。该项目 ,由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副教授 ,草地研究室主任王方方土 博士 ,担任首席专家 ,由中国农业大学 ,青海省草原总站 ,同德牧草繁殖…  相似文献   

18.
高寒草甸草地牧草产量及其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寒草甸草地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对所测高寒草甸草地实行全年封育,于7月、8月、9月测定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①牧草产量以8月分最高,小嵩草甸干草产量可达43.7g/m^2,灌丛草甸可达109.9g/m^2;②与环湖地区相同类群牧草相比,牧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牧草粗蛋白质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牧草粗纤维含量变化与之相反。牧草中锌含量缺额,硒、铜含量严重缺乏,必须对该区牲畜补饲硒、铜、锌制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3年(1993-1995年)牧草引种栽培试验,间比淘汰,对优选出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老芒麦、甘肃红豆草、甘农1号杂花芷蓿」的产草量和营养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牧草的产草量和营养价值逐年增高,第3年产草量达到3.00万kg/hm^2,是高寒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20.
《草业科学》2007,24(3):70-70
“高寒1号”生态草是国内外资深专家针对我国高寒地区草地改良、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而科学配比的牧草草种组合。它在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甘肃甘南和云南迪庆等高寒地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