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2.
内蒙古典型草原原生群落植物种群动态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带的羊草草原的原生群落长期监测的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 ,研究了该群落及其重要植物种 (羊草 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 Stipagrandis、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西伯利亚羽茅 Achnatherun sibiricum、冰草Agropyron michnoi)的年际动态。得到了草原群落及重要种生物量年际变化的趋势直线 ,经统计检验得出该群落的自组织过程保持稳定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2015―2018年,利用百网和“Z”形取样法系统调查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草原七个草地类型的蝗虫群落多样性,明确其蝗虫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组成。经过调查分类鉴定,确定博州草原蝗虫有 65种,隶属于5科30属,优势种为黑腿星翅蝗、黑条小车蝗和小米纹蝗。在博州,黑条小车蝗垂直海拔分布的范围最广(257~2382 m),亚洲飞蝗和绿纹蝗垂直海拔的分布范围最为狭窄,仅为187~195 m;小翅曲背蝗和西伯利亚蝗多分布于高海拔地区(2000~2200 m),红斑翅蝗则多分布于低海拔区域(750~1200 m)。温性荒漠的特有种为简蚍蝗、红翅瘤蝗和红斑翅蝗,低地草甸的特有种为亚洲飞蝗、小垫尖翅蝗和绿纹蝗。蝗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要显著高于低地草甸;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七个草地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的蝗虫群落最为相似,两者Jaccard相似系数为0.56。 相似文献
4.
典型草原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进程及恢复过程中的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4至9月)收获干草,其它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围封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一致,但主要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显著改变。在自由放牧草地,以星毛萎陵菜、冷蒿、糙隐子草为优势物种,采用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优良牧草羊草、克氏针茅的优势地位增加,退化草地正向演替,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及优良牧草比例增加,群落结构优化,物种多样性增加。但若围封后连续多年(13年以上)刈割利用,容易导致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再次下降,草地发生2次逆行演替。研究认为:季节性围封的管理方式既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也能避免全年围封禁牧所带来的饲草资源浪费。季节性围封在我国牧区是可行的草地管理方法,但适宜的围封季节及围封后的合理利用问题(如合理的割草制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华北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的集团结构及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8月,在河北廊坊地区进行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Ward方法,按照鸟类取食部位、取食方式、取食高度,分别将平原耕作区鸟类群落划分为6种、4种、3种集团类型。在栖息高度生态位宽度值上,喜鹊的最大(0.969),戴胜的最小(0.122);在栖位生态位宽度值上,树麻雀的最大(0.730),黑枕黄鹂的最小(0.272)。在生态位重叠值上,喜鹊/黑枕黄鹂的最大(0.968),而喜鹊/戴胜的最小(0.101)。在与廊坊周边自然保护区的鸟类食性集团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鸟类群落集团结构多样性的恢复途径。 相似文献
7.
草原蝗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作者测定了4种蝗虫从孵化至成虫期的食量,把草原蝗虫划分为以红翅皱膝蝗、邱氏异爪蝗和狭翅雏蝗为代表的大、中、小三种食量类型,混合种群虫口密度(x)与其对牧草取食量(y)的模型为y=16.4732x。通过野外混合种群不同密度下对牧草产量损失的测定,回归式为(ŷ)=-20.8070+14.4143x±15.56(r=0.9993,F>F0.01),两种方法计算的防治指标分别为21.7、26.2头/m2,其经济允许损失均为8.8%。大、中、小三种食料类型的防治指标分别为5.2、17.6和32.3头/m2。 相似文献
8.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人工封育荒漠化草原2008和2009年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计量,以了解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植物生态位格局。结果表明:黑沙蒿生态位宽度在2008、2009两年中均最大,分别为0.543、0.497,是人工封育区的优势种。此外,两年间封育区其他优势种也相同,分别为:苦豆子、丝叶山苦荬、刺沙蓬、阿尔泰狗娃花。2008和2009年的生态位重叠计测结果均表明,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物种有大的重叠指数,即使是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重叠指数也不高,可见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2008、2009年较高的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都出现在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之间,这一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环境资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为典型草原害虫监测预警和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害虫发生相对严重的锡林郭勒盟7个旗县典型草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Z字形扫网取样法对昆虫数量和种类进行调查,对昆虫尤其是主要昆虫蝗虫群落差异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蝗虫群落和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在7个典型草原区域中,正镶白旗、镶黄旗、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郭勒市的昆虫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且这5个草原区域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在7个典型草原区域内共采集到草原蝗虫6科11属16种,种类较丰富,约占所有昆虫种类的20.00%;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作为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蝗虫的优势种,在所有典型草原区域中的数量均高于其他蝗虫;镶黄旗和锡林浩特市的蝗虫种数最多,均为14种,而苏尼特左旗的蝗虫种数最低,为8种;植被覆盖度和海拔对蝗虫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正影响。锡林浩特市与镶黄旗的蝗虫群落相异性最小,相异性系数为0,与其他5个典型草原区域的蝗虫群落相异性也较低,相异性系数... 相似文献
10.
11.
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组织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进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研究中 ,根据 1 981 -2 0 0 0年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代表性植物群落—羊草 +大针茅草原群落生产力动态测定的结果及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进程的监测数据 ,经过对物种频率 ( fi)、累积相对生物量 ( m1)、累积植株平均高度 ( h1)的计算 ,提取出草原群落中的植物种群组织力参数。l1=fi.m1.h1.1 0 0 0。按照组织力参数排序 ,确定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等级和种间互补效应。不同等级的物种占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不同 ,是实现群落自组织的根源 ,种间互补作用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适应环境波动 ,达到群落最高生产力的自组织机制。可认为物种间的等级关系和互补功能体现了群落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郝晓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112-117
类型多样的草原和绚丽多姿的蒙古族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资源。近年来 ,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有力的推动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但同时 ,在开发中也暴露出了许多制约草原旅游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草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指导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 ,以及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沙质过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 总被引:24,自引:17,他引:24
为了掌握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沙质放牧草地的沙漠化过程,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进行了为期5年的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牧草利用率为70%的过牧条件下,草地植被盖度、高度、个体大小和根量急剧降低,第5年分别只有10.1%、1.0cm、2.5cm^3/株和18.7g/m^2(0-30cm土层内),是禁牧区的12.0%.3.02%.0.86%和22.1%。同时,家畜觅食活动增加,对草地践踏作用增强,如第5年其单位面积的蹄印6数和每只羊单位面积的蹄印数达到36.4n/m^2和8.5n/m^2,分别是轻牧区的9.6倍和8.25倍,土壤紧实度是禁牧区的3.75倍。植被盖度、高度、根量和植物个体普遍降低,家畜喜食植物首先从草地中退出后,草地开始出现小块裸斑,随着过牧的继续,这种裸斑迅速增加和扩大,使之相互连接成为大片裸地,如试验当年过牧区裸斑数仅为19个,而且73.7%≤2.5m的裸斑,到第3年裸斑数迅速增至358个,>2.5m的裸斑比例从26.3%增加到31.3%,裸地率由1.8%增加到35.8%,第5年裸斑平均长度由2.4m增加到4.1m,>2.6m的裸斑比例增至45.7%,裸地率达到了51.6%。当地面出现裸斑后,即使冬季不进行放牧,在风力的作用下草地中的裸地面积也会自然扩大,如第5年秋季过牧区的裸地率为51.6%,到第6年春季自然扩展到71.6%。裸地出现以后,冬春季在风力作用下地面迅速出现风蚀,过牧区第3年70%的测点发生风蚀,平均风蚀深度8.5cm,第5年90%的测点发生风蚀,平均风蚀深度25cm,最大风蚀深度90cm,地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风沙地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夏季放牧啃食对地表裸露的贡献率为41.3%,而冬春季节土壤风蚀对地表裸露的贡献率高达58.7%,这说明在内蒙古半干旱风沙区地表一旦裸露,马上就会因风蚀而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4.
内蒙半干旱低山丘陵区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不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根据对内蒙半干旱低山丘陵区(武川县东坡林区)的人工及天然林研究表明:(1)当地林下植物一般以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种占绝对优势,3项合计占到所有植物种数的72~100%;(2)各种林地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都很低,分别为0~5.02%和1.94~17.56%;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云杉林(55.02%)>小叶杨林(17.56%)>白桦林、白榆林和山杨林(5.45~8.40%)>荒草地对照(4.63%)>油松林、落叶松林和油松+落叶松林(2.10~4.09%);(3)各种林地林下优势植物种类差异不大,灌木层优势种类以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蒙古荚蒾(Viburnum mongoli-cum)为主,草本层优势种类以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为主,其次有各种蒿类(Artem isi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灰藜(Chenopodium album)、苦菜(Mulgedium tataricum)和红芪(Hedysarum polybotrys)等;(4)林下灌木既少且物种多样性极低,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不大。各林地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和)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5.83)>白榆林、油松林、油松+落叶松林(5.03~5.50)>白桦林、荒草地对照(4.48)>山杨林(3.28)>落叶松(2.89)>云杉林(1.13)。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确定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草原生态退化程度确定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应处于第三个阶段,即"补偿标准=直接成本+全部机会成本",并以内蒙古禁牧为例,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7.
分布型过牧:一个被忽视的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牧已成为学界和决策部门普遍认可的草原退化原因之一。它是基于牲畜总数超过草原承载力这一简单逻辑来定义的。为了消除过牧,中国采取许多措施以降低牲畜数量和增加草料产量。但是,草原"整体恶化"的局面并没有改变。通过案例调查研究村一级的草原管理和牲畜分布方式,本文提出除了目前单纯强调牲畜总量的解释("数量型过牧")外,由于产权制度变化引起的牲畜分布变化也是导致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其定义为"分布型过牧"。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