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美国进境大豆及其中混杂的豆杆上发现的拟茎点属(Phomopsis sp.)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无论从形态学还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都支持将该检测种鉴定为Phomopsis longicolla。该种病原真菌是在大豆上发生的危险性病原真菌,国内过去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大豆拟茎点种腐病的分布,寄主范围,危害症状,病原菌特征,侵染循环与传播途径等,重点介绍了该病的检测方法;初步分析了该病害传入我国及在我国定殖与传播的可能性,认为该病害对我国的大豆生产具有重要的检疫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进境的美国大豆豆秆样品中分离到2株疑似大豆茎褐腐病菌Phialophora gregata的分离物247-8和8300-5,2株分离物在PGM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规则,白色至暗褐色,表面隆起,粗糙,轮纹状。分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无色,平滑,单胞,平均大小4.3 μm×1.9 μm。分生孢子梗具有瓶梗状结构,无色,无隔膜或有隔膜,大小(5~16)μm×(2~3) μm,呈桶型或长颈瓶型。特异性引物BSRIGS1/2、BSR1/2和Pgl/4分别扩增分离物247-8的DNA得到预期1 022 bp、483 bp和499 bp的产物;分离物8300-5的DNA经PCR扩增分别得到834 bp、483 bp和499 bp的预期条带。2株分离物的ITS区序列完全一致,与GenBank中大豆茎褐腐病菌(登录号AB190396、DQ459387、DQ459386和AF132804)的序列相似性为100%。人工接种大豆幼嫩植株茎基部均产生大豆茎褐腐病菌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形态特征、PCR检测、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结果,将进境美国大豆样品中的分离物247-8和8300-5鉴定为大豆茎褐腐病菌P. gregata。  相似文献   

4.
在对美国进境大豆进行检疫时,从混杂的豆秆上发现并分离到了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为Diaporthe phaseolorum(Cke.& Ell.)Sacc.var.meridionalis Morgan-jones。该病原菌是国外近年来在大豆生产中新发生的危险性病原真菌,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进境的美国大豆豆杆中分离到一种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鉴定、致病性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为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 caulivora).该菌子囊壳在豆杆上球形,黑色,常2~12个簇生,偶有单生,大小180~316μm×290~398μm;子囊壳具长喙,喙长251.1~1085.4μm,喙基部宽50.6-123.5μm;子囊长棍棒状,无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大小为29.8~31μm×5~6.5μm;子囊孢子无色,长椭圆形,1隔,分隔处稍缢缩,两室两油球,10.1~11.3μm×2.43~3.24μm.菌落白色,后期变为白-黄色,菌丝紧密收缩,后逐渐变为茶色并蓬松.用ITS区通用引物对该菌DNA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522bp的ITS区序列.  相似文献   

6.
美国进境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美国进境大豆检疫过程中,对大豆籽粒和夹带茎秆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使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可疑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为Diaporthe phaseolorum(Cke.&; Ell.)Sacc.var.caulivora Athow &; Caldwell。该病原菌是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原真菌,在国内属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7.
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Sacc)在自然情况下只侵染芦笋,寄主很专一。冬春彻底清除病残体,虽有明显防治效果,但仍有相当高的发病率。据报道该菌在玉米、紫花苜蓿等6种植物残体上均能腐生并产生分生孢子器,成为病菌越冬后侵染源之一。作者等  相似文献   

8.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检测鉴定方法及病害传播途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导致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死亡和成株期茎部褐色坏死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菌的血清学、同工酶标记、RAPD、致病性分化及病害传播途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淮地区大豆根腐病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根腐病是世界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国内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及黑龙江等地,是黄淮地区大豆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近几年作者初步调查了山东、安徽、河南及江苏部分地区大豆根腐病的发生状况,并分离鉴定了病原菌,对主要致病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黑龙江省、吉林省的42株大豆疫霉根腐病茵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其中11株可被分别鉴定为1号、3号和8号生理小种。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3号、8号小种为国内首次报道。其余31株在鉴别寄主上出现中间类型反应无法鉴定小种,但可以划分为12个毒性类型,病原茵群体具有很高的毒性多态性,其中有些菌株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是黑龙江省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1],主要侵染大豆茎基部至根部,引起根茎腐烂,一般田块减产 10%~30%,重病田块减产达 60%以上,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2]。由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3]。2017 —2018年,对黑龙江省富裕县、讷河市、五大连池市、北安市、克东县、拜泉县、海伦市、望奎县、林口、牡丹江、尚志、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为茄科茄属植物,是全世界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1])。马铃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多种微量营养素和有利于健康的膳食纤维~([2,3])。马铃薯根茎腐烂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是马铃薯采后的主要病害~([4])。甘薯长喙壳菌也引起多种植物果实腐烂,如巴西首次报道甘薯长喙壳菌侵染鸡蛋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近年来,在草莓'甜查理'等品种上出现一种新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红色,后期全株萎蔫.2019年课题组对采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草莓红叶病样进行分离,初步鉴定为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经与国内已报道危害草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1-5]比较,结果发现课题组分离的...  相似文献   

14.
重庆南苍术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又称茅苍术,其根茎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避秽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2].南苍术主要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主产于江苏茅山[3,4].重庆石柱、丰都、涪陵等地的南苍术种植业,已成为当地脱贫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北京市特色优势果品之一,为北京农民增收,区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众多,是较难防治的草莓病害。据报道,引起草莓根腐病常见的病原菌有镰刀菌属(Fusarium)、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疫霉属(Phytophthora)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1]。  相似文献   

16.
青稞微座孢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aked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var. Nudum Hook.f.) is a specific food and forage crop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China. In June and August 2016, a root rot was found on naked barley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The pathogen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and the four isolated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Microdochium bolleyi by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and pathogenicity determination. As far as we know,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 bolleyi causing root rot on naked barley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is di-sease from spreading over a large area by adopting disease management practices so as to maintain the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7.
<正>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 nudum Hook.f.)是大麦的一个变种,在马其顿、澳大利亚、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大平原等国家均有分布。国内主要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省的高海拔地区,粮饲兼用~([1])。青稞富含多种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β-葡聚糖以及钙、镁、磷、锌、锰、硒等矿质元素,在降低血脂、增加胃动力、防治高原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枣树根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 ill.)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枣树的喜光、喜温、耐寒、耐旱等栽培特点,非常适合在新疆这种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生长。近年来,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枣树病害问题也逐渐突显。2010和2011年,新疆南疆多地枣园出现枣树根腐病,该病害主要造成枣树实生苗和多年生枣树根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树势衰弱,最终导致植株  相似文献   

19.
草莓丝核菌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是草莓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基于形态学、菌丝细胞核荧光染色、菌丝融合群测定、rDNA-ITS序列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对北京地区引起草莓根腐病的丝核菌进行了鉴定。2014年从北京市昌平区温室草莓根腐病病样中分离纯化获得的3个代表菌株,经形态学和细胞核荧光染色,确定均为双核丝核菌(binucleate Rhizoctonia, BNR),且与双核丝核菌AG-A融合群菌株发生菌丝融合,菌株CP-Z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丝核菌属的有性型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AG-A融合群 4个菌株的相似性达100%。菌株CP-Z接种草莓根部,引起根系变黑、腐烂,植株死亡,从接种发病的根部可重新分离到双核丝核菌。双核丝核菌AG-A融合群引起草莓根腐病为国内首次报道。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适温为25℃~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