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土名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为害杉木、柳杉等。它的幼虫在木质部上蛀成各种不规则的虫道,破坏了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使生长发育受阻,树势衰退,导致迅速枯死或主干容易被风吹折。木材穿孔后,常大大降低了工艺价值。由于天牛的危害,为菌类寄生创  相似文献   

2.
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a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Gressitt)是杉木的蛀干害虫,防治难度较大。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采取营林措施对该虫的防治,效果甚为显著,而且具有节  相似文献   

3.
应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分别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马尾松林内监测天牛种类、群落结构,探讨主要天牛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富阳市东山村马尾松次生混交林和淳安县姥山马尾松种子园分别有20和12种天牛。前者的天牛物种数高于后者,而钻蛀松树天牛物种个体数后者高于前者。蛀松天牛种类有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松幽天牛和薄翅锯天牛。前者松林内松墨天牛为优势虫种,短角幽天牛为亚优势虫种;后者松林内短角幽天牛为优势虫种,松墨天牛为亚优势虫种;樟泥色天牛均为两地松林内的伴生虫种。  相似文献   

4.
双条杉天牛的危害 杉天牛的幼虫在木质部上蛀成各种不规则的虫道,破坏了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致使生长发育受阻,而树势衰退,遭致迅速枯死或主干容易被风吹折。木材穿孔后,常大大降低工艺价值。由于天牛的危害,为菌类寄生创造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树木的衰老。 我县早期杉木树基地,均已普遍发生天  相似文献   

5.
杉棕天牛(Callidium villosulumFairm)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县萍溪林场小屋基林区的三至五年生杉木基地幼林,已有几百亩受害死亡,死亡率一般30~40%,最高林地死亡率100%。是当前杉木基地幼林期一种毁灭性的害虫。杉棕天牛以幼虫为害杉木、柳杉等幼树,蛀入树皮后,在杉树皮  相似文献   

6.
双条杉天牛是杉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杉木林危害比较严重。双条杉天牛的卵孵化为幼虫后,一钻入树皮后就很难觉察,一但发现树干上出现羽化孔或树屑虫粪时,已经危害两年以上了,即使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也难于恢复树势。因此,尽早地识别被双条杉天牛危害的杉树,是挽救虫害木的关键,也是防治双条杉天牛的前提。一、双条杉天牛危害杉木早期症状通过我们一年多的观察,双条杉天牛的幼虫在6月中旬以前,大部分在杉木树皮内韧皮部蛀食,虫道小,对杉木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别名柏双条天牛、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该虫在辽西地区不断扩散蔓延,危害日趋严重,由于生活隐蔽,不易发现,防治难度大,钻蛀在枝干内,危害周期长,羽化不集中,防治不能彻底,是摆在城市园林经营管护者和森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双条杉天牛(Somanotus bifascia-tus Motoch.)属鞘翅目(Coleotera),天牛科(Cerambycidoe),以幼虫危害杉木的中龄林,蛀蚀杉木的轫皮部至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致使杉木生长得不到正常的营养补充,导致生长势衰退,严重者趋于死亡,因此是南方各省杉木的一大蛀干害虫,引起了许多关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1977年开始,在大庸县  相似文献   

9.
杉木蛀干害虫主要是双条杉天牛和三种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星坑小蠹)。杉木被危害,引起衰弱和枯死。 几年来,根据人工杉木林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防治的关键在于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1966年在对抚育间伐调查研究和总结群众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营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某单位院内白榆行道树遭受天牛钻蛀为害,为此采用实测与目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钻蛀为害白榆行道树的虫种为黄斑星天牛,该虫采取择弱隐蔽策略在白榆群体中选择寄主,白榆植株长势越弱,黄斑星天牛的寄生越重,寄生部位以主干倾斜弯曲腹部或分枝处,以及粗大枝干腹部等隐蔽处为主。进而分析了该虫择弱隐蔽策略的机制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树蛀干害虫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蛀千害虫的种类与危害 1.1蛀干害虫的种类 危害杨树的蛀干害虫以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杨干象甲三种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是杉木用材林基地的一种蛀干害虫,常导致杉木生长量降低,材质变坏乃至整株枯死。由于它活动隐蔽,在危害初期不易发觉,待觉察时,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  相似文献   

13.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nev)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在我省两年发生一代,主要是幼虫期钻蛀树干为害,是我省杨树的毁灭性害虫之一。该虫在平凉、天水、定西地区和庆阳地区部分县扩散成灾,致使林木千疮百孔,干枯死亡,极其严重地威胁着我省人民的绿化成效。该虫由于营钻蛀性隐蔽生活,坑道较长,在用药剂防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进一步探索生物防治的新途径,达到经济有效地综合防治黄斑星天牛的目的,我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理虫源木预防杨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开始的综合治理虫源木预防杨树天牛的研究,除了及时代除或高干更新严重隐藏天牛的虫源木,从调节生态系统的组分来控制天牛数量减少蔓延外,并首次利用桑树、构树、糖槭作饵木诱杀天牛成虫。选择了适合饵木上施用的农药,还将白僵茵用于蛀干害虫桑天牛、云斑天牛的防治,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敌敌畏注射虫孔防治桑天牛文/孙丹萍桑天牛是苹果园中一种毁灭性的蛀干害虫。幼虫先于枝干韧皮部蛀食,不久蛀入木质部,由上向下蛀成1~25米长的隧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蛀一排粪孔,致使枝干生长不良,削弱树势,甚至造成苹果树枯死。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食害嫩叶、...  相似文献   

16.
<正>桑天牛又名褐天牛,俗名水牛、凿木虫等,是为害用材林、经济林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近几年速生杨在河北省栽植面积日益扩大,桑天牛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用于贵州省马尾松林内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防治的药剂和方法,调查了松褐天牛在马尾松植株上、中、下各部位的蛀干特征。选用诱木引诱剂、APF-1、噻虫啉、白僵菌等4种新型药剂开展防治实验。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幼虫蛀树干上部占40.13%,蛀树干中部占37.58%,蛀树干下部占22.29%,随树干自下而上松褐天牛的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经4种药剂处理后,与对照比较,树干松褐天牛幼虫减少比例为:噻虫啉(42.46%)APF-1(37.38%)诱木引诱剂(33.78%)白僵菌(31.48%)。本文还阐明根据不同林分特征选用不同特点的药剂。  相似文献   

18.
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是典型的次期性蛀干蛀根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昆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林间长势衰弱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本研究调查松幽天牛的危害情况,按照1∶1,1∶2,1∶3,1∶4的虫蜂比于室内外分别接种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防治松幽天牛低龄幼虫,并筛选接种最适虫蜂比例。结果表明:松幽天牛主要危害衰弱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危害木和枯死木,平均虫口数量分别为27,27,70头/株,最多为152头/株,有虫株率为11.99%。室内试验中按虫蜂比为1∶3接种时,寄生成功率最高为60.00%。林间试验中按虫蜂比1∶4接种时,防治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6.47%。  相似文献   

19.
抬田造林杨-农(油)-渔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蛀干天牛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都有明显下降作用。其生态控制的综合效益有以下几方面:(1)促进了杨树的快速生长,提高了杨树迅速生长的经济效益;(2)增加了抬田垛面林下套种农作物和沟内养殖水产品的收入;(3)增加了杨树林内有益生物的多样性;(4)对天牛类蛀干害虫起到了有效地控制作用;(5)天牛严重危害区可合理间种柳树(诱集天牛),并在天牛虫口密度达到饱和时,及时集中防治或?肖灭高虫口密度虫源诱集树(柳树)上的蛀干害虫天牛,可达到控点保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inaens)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杨树、柳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几年,该虫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地威胁着防护林和城市绿化。为更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了幼虫期和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