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玉国(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麦盖提 844600)多年来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一直采用“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原种,国家于1982年颁布了至今为止唯一的GB242 82棉花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源于原苏联的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为棉花原种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这个方法工作量大、繁殖系数小、原种生产周期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不适应棉花品种频繁更换形势。1997年起,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先后又应用了“自交混繁法”、“简易二圃法”等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应用中,发现用“自交混繁法”生产棉花原种选自交铃数量少,自交需人工多、脱落率高、淘汰率高、保种圃面积小、原种生产周期长;而应用“简易二圃法”生产棉花原种,省工省事、能及时的为棉花生产提供足量、优质棉种,适应当前棉花品种频繁更换的形势。1 不同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麦盖提县的应用麦盖提县自1975年应用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技术,到1980年底完成了108 夫的“三圃”配套、二田对口工作,到1985年实现了年年用108 夫原种三代更新大田种子,其纯度由原来的54%提高到了87%,198...  相似文献   

2.
由我校陆作楣副教授主持研究的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经1989年通过省科委主持鉴定和几年推广应用,对促进棉花统一供种和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已取得了显著效果,正在全国推广。根据初步统计,江苏省1991年有7市13个产棉县应用自交混繁法分别建成“泗棉2号、盐棉48、苏棉3号、中棉所12、中棉所16、太仓87-2、丰抗88-1”等主要种植品种的保种圃,生产了原种25万公斤,原种一代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抗虫棉Yc110 7、Yc10 0 9、Yc5 0 773个品系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法生产的原种进行了抗虫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用自交混繁法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原种纯度优于三圃制生产的原种。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种生产应突出自交的作用 ,以系谱选择为基本手段 ,配合抗虫性的鉴定和筛选 ,并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建立起高水平的遗传平衡。  相似文献   

4.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存在的少量异交,对自交纯合产生严重的拮抗作用,因而在育种过程中保留较多的剩余变异。棉花品种退化的实质,是杂合体组成的不平衡群体逐步达到遗传平衡的过程。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应是控制授粉下的自交纯合,选择并建立典型一致的基础群体。本研究证实了棉花个体的遗传杂合性,分析了优良品种多代选株自交的遗传效应。据此,提出了棉花原种生产的“自交混繁法”。经实际应用表明,能有效地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种性,而且比传统的“三圃制”方法更简便易行,节工省本。  相似文献   

5.
对3种常用的良繁方法作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发现,同源异法生产的3种棉所12原种产量及诸性状差异均很少与引进的同品种原种多无明显差异,“改良三圃制”和“自交混凝法”代替三圃制”生产原种,保纯效果殊途同归。在新品种推广捃始,不妨采用“改良三圃制”或“自交混繁法”以达到省工,节本,增效之目的,但若品种已有退化现象,须应用“三圃制”以在提纯同时,改良品种种性和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棉花自交的遗传效应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棉种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品种个体的杂合性和群体的高度异质性所造成的基因分离重组。棉花自交,使主要经济性状表型方差下降,遗传力上升,变异系数减小,而性状平均值变化不大。据此,连续自交结合系谱选择,造成纯合稳定的基础群体,是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基本目标。新设计的“自交混繁法”棉种生产技术,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团棉花自交混繁技术是在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教授创制的一圃二田制棉花自交混繁技术的基础上,吸收了自交混繁的优点,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改进了花器用胶粘、用线绳扎等操作不便的缺点;改进了自交单株分散、作记号为选定自交单株为株系切片全部自交的方法,将不合格单株在切片自交前全部拔除,要求合格率为百分之百。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繁育高质量的亲本自交系种子,在自交系繁育的全过程,必须建立规范的繁育程序。玉米自交系种子分为四级,即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和制种田用亲本,其繁制生产程序为:育种家种子(套繁)-原种(穗系鉴定)-良种(混繁)-生产制种田用亲本,以3~4个世代为一循环周期。一般从育种家种子开始进行田间单株套袋繁制生产原种;用原种穗系套袋自交或姊妹交,淘汰不具备典型性状的穗系后获得良种;用良种选择合适隔离区混繁来生产制种田用亲  相似文献   

9.
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50个“棉花生产大县”之一的鱼台县,连续5年创全省棉花单产第一,去年,在遇到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该县依靠科技创造了亩产皮棉83公斤的新纪录,并率先完成全省定购任务。 为促进棉花生产的不断进步,鱼台县狠抓了棉花良种体系建设。按照推广、引进和制种相结合,提纯复壮和自交混繁用结合、品种间杂交和不育系杂交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开展了棉花优良品种的条育、普及和推广工作。目前,该县已形成了3个良种繁育区、5个杂交制种区和4个高产优质良种棉示  相似文献   

10.
棉花自交混繁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倪铁山,张家友,李兆福,时秀荣(济宁市棉办272100)(济宁市任城区棉办)(济宁市农科所)(任城区农业局)棉花品种退化是生产上的老大难问题,一般因品种退化产量降低一成或更多,品质下降0.5~1级,损失严重。1991~19...  相似文献   

11.
九杂4号系安徽省九成农科所从1994年开始采用自交混繁法提纯的亲本,然后利用杂交育种方法筛选的杂交棉新组合,其生长势强,杂种优势明显,丰产性、抗逆性好,纤维品质良好,是本省棉花新品种中极富增产潜力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2.
棉花新品种秦远93089与本地主栽品种对比试验和秦远93089的自交混繁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充分表明其早熟、优质、高产的品种特性,为替代目前棉花主栽品种提出了新思路,带动了新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异源四倍体作物,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此背景决定了棉花在杂交育种后代中保留较多的剩余变异.在开放授粉条件下,自交和异交交叉进行,但由于异交对自交有拮抗作用 ,异交产生的杂合基因影响自交的纯合.在育种过程中延缓了新品系稳定的速度,在良种繁育过程中则影响到品种种性的纯度,从而使品种种性退化,造成棉花产量和质量的下降.据兵团农七师车排子棉花原种场连续9年对棉花原种不同世代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随着原种世代增加产量递减,原种三代比二代减产5.5 kg/667m2,减幅为5.9%;三代比原种一代减产11 kg/667m2,减幅为11.08%.据此,棉花良种繁育的重点也在于防杂提纯.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交混繁法,提高棉花品种的纯度,保持品种特性,降低群体异质性,减缓品种退化,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为基层农业生产单位提供简便、有效的良种繁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级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站)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有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直接育种繁殖、两圃法生产原种、三圃法生产原种3方面介绍通豆5号原种繁育生产技术规程,以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三系”中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是自交群体,长期自交促使基因型纯合和遗传的稳定;不育系繁殖时和保持系组成回交群体,连续回交可以维持由核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系的长期稳定;在制种过程中,不育系和恢复系组成异交群体,增强了对突变、漂变或选择影响的缓冲能力。这些都是杂交稻高度稳定的内在基础。杂交稻普遍混杂退化的问題是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所造成的。杂交稻良种繁育的中心环节是做好防杂保纯工作。以改良混合选择和不育系育性鉴定为主要手段的“三系七圃法”原种生产技术,强调维持“三系”综合性状的典型性为选择的主要目标,对数量性状采用众数选择法或平均数选择法.四年来,经过四百万亩大面积生产实践检验,“三系七圃法”周期短、投资少、种子多、质量好,广泛受到各地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华麦5号市场需求,提出三圃法与株系循环法相结合生产原种,制定了华麦5号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期提高该品种原种质量,较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