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是我国历史上名诗人,但人们还不知道他是个“绿化迷”。他无论到哪里做官,总要种花、栽树,所以,在他所走过的地方,都流传着与绿化有关的故事。 公元 819年,白居易被贬谪忠州 (在四川 )刺史时,见城周山岗满目荒芜,感慨之余,挥毫写下了“巴俗不爱花,竞春人不来”的诗句,于是他带着为什么不绿化的谜,布衣私访民间,终于弄清了百姓不愿栽树之谜:“远水不解近渴 !”他庶民衣着,来到百姓中,以平等的身分,说服百姓栽树种花,并亲自到城郊和百姓一起栽树种花。他在诗中写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购花者,不限桃李…  相似文献   

2.
我国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十分喜爱竹树,一生留有许多栽竹植树和歌咏树木的诗文,这方面的趣闻轶事亦不少,这里择述一、二,以饷读者。公元819年至820年,白居易当了一年半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忠州气候温暖湿润,产荔枝、木莲等佳果异木。荔枝、木莲  相似文献   

3.
植树造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福荫子孙后代的善举,我国历代著名诗人大都喜欢植树,被传为佳话。晋代诗人陶渊明爱柳,他不仅在田园水边栽柳,还在堂前种五株柳树,人送别号“五柳先生”。唐代诗人杜甫爱挑,他初到成都浣花溪,就求得数百株桃苗,并亲手种植,还留下“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材”的诗句。唐代白居易爱桂花树.他因直言揭露时弊,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便从江江西庐山移植一棵桂花树栽在厅前,后调在忠州写了一白诗:“持钱买花恻,历东坡上我,但购有死者.不限批琴底”他还啻双种松恻,在《我松涛你写道…  相似文献   

4.
植树诗史寻     
植树造林,源远流长,历代诗人不仅喜爱植树,而且留下了许多植树诗,千古传诵,唤起后人植树爱树,绿化家园的情愫。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他中年弃官归田后,亲自在田园水边栽柳,以柳为友,怡然自得,自称“五柳先生”。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出了对柳树花木的深情。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护鸟诗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于在巢中望母归”。 杜甫一生写了不少咏鸟诗,诗中涉及的鸟儿多达数十种。杜甫最喜欢观赏的首推鸬鸶。他对鸬鸶甚至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感:“门外鸬鸶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相似文献   

6.
栽柳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荫。”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有科学道理的。柳树具有特别旺盛的生命力,“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柳适应性强,荫芽力高,生长快,根系发达,侧根往外伸展十几米,既抗涝又耐沙埋,即使树干全部被沙埋没,树梢仍能继续成活生长。在和风徐徐,百草荫生的春天,或荫雨  相似文献   

7.
古代士大夫、文人、学者养鹤较为普遍,唐宋以来更盛。宋代林和靖终生不娶,在杭州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委鹤于”之美谈。不过,说到爱鹤于心,养鹤于堂、且又爱咏鹤于口的诗人,那就首推唐代的白居易。白居易所作咏鹤诗之多,堪称历代诗人之冠。他的《池鹤八绝句》以寓言的形式出现,揣摹、推测鹤对乌、鸯、鸡、鹅的“答难”、“解嘲”,写出了这几种鸟的生活习性、品格与情操;融诗人品性、爱憎、志趣、追求于其中;笔调别开生面、诙偕有趣,令人捧腹。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买了两只幼鹤,紫养玩赏;后任期满而回长安任秘书监,将长大…  相似文献   

8.
留下《长恨歌》、《琵琶行》等千古绝唱的白居易,不仅是诗界巨擘,而且还是一个花痴。白居易爱花、咏花、种花,花卉给了他灵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 爱花无论桃杏梅 杜鹃、牡丹、紫薇、桃花、梅花、杏花、樱花、桐花、荷花等,都在白居易的诗歌吟咏之列。他尤其喜爱杜鹃花,在《山石榴·寄元九》一诗中,他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蹄时花扑扑。……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杜鹃之美,无与伦比,有如绝代佳人西施,而芙蓉、芍药皆相形见绌。白居易对杜鹃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因为爱杜鹃花,他不仅把江州(今江西九江)山上野生的杜鹃移植到住所,还写下了《戏问山石榴》一诗:“小树山榴近砌裁,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不仅如此,元和九年  相似文献   

9.
由于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命大家庭中的一员,因而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与鸟一往情深。白居易写护鸟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鸟情有独钟,为了能使人们对爱护鸟类形成共识,他专门写了千古流传的护鸟名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其语言多么生动。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多么真情地盼望人们爱护鸟,今天重读这首诗,仍感亲切、动人。杜牧为鸟鸣不平。唐朝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因事出访,来到当杜牧为鸟鸣不平。唐朝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因事出访,来到当时潇湘金河一带,他见那里的回纥人,随意拉弓射鸟,心里不是…  相似文献   

10.
名人与鸟     
白居易写护鸟诗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鸟情有独钟,专门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护鸟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相似文献   

11.
文人与鸟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活大家庭中的一员,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对鸟一往情深。白居易写护鸟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鸟情有独钟。为了能使爱护鸟类成为人们的共识,他专门写下千古流传的护鸟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杜牧为鸟鸣不平唐朝另一著名诗人杜牧因事出访,来到当时潇湘金河一带,见那里的回纥人随意拉弓射鸟,心里不是滋味。当一只惊弓的大雁从头顶飞过,他随感提笔,写下了“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来岸莓苔”的诗句,愤愤为大雁鸣不平。杜甫写赏鸟诗句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园林艺术审美重视气势韵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说:“既焚既酾,奇气迭出。”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贾岛《黄鹤楼》诗:“高槛危檐势若飞。”辛弃疾《临江仙》词:“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写莫愁湖:“隔岸坡陀隐然,不甚高而迤丽有致。”祁彪佳《寓山注序》写其造园体验:“……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说瘦西湖:“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又说湖之小金山:“有此一挡,便觉气势紧凑,亦非俗笔。”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写贾雨村对冷子兴说:“……大门外虽冷落无人,……就是后边一带花园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  相似文献   

13.
肖晓 《绿色天府》2019,(6):58-59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一直以来松树都在人们的心里占了重要的位置,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但有一种松树,是最特别的,它的叶为条形,扁平柔软,在长枝上成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15~30枚簇生,向四周辐射平展,又由于秋后变金黄色,圆如铜钱,由此而得名金钱松。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与植树龚凉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朝下(今陕西渭南)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流传甚广。从其留下的众多诗篇中不难看出,他植树的爱好始终不渝。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中进士,先后被授翰林学士、左拾遗等...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及其对传统私家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丹  闫煜涛 《广东园林》2007,29(3):8-10
本文阐述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剖析其园林思想,并归纳他的“中隐”思想和朴实造园手法对传统私家园林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名人与鸟     
名人与鸟李盛仙鸟是人类的朋友。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对鸟一往情深,或宠之以诗,赞之以文,借以表达爱鸟之心。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护鸟诗云:“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成诗句,以教育人们爱护鸟类。晚唐诗人杜...  相似文献   

17.
唐朝的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最杰出的伟大诗人。他一生中不但勤于作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而且素爱竹木,为我们树立了爱植树的楷模。他在《寄题江外草堂》一诗中自述道:“我生性放诞,雅欲幽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杜甫一生在政治上不得意,生活贫困,长期携带妻小,漂泊于各地。他在偃师县的陆浑,长安的杜曲,成都的浣花溪畔居住时都栽植过很多的树木和竹子。“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将别巫峡,赠南卿兄湘西果园四十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面镜子。学习、研究历史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在保护自然,绿化大地的实践活动中,有不少值得今人借鉴的东西。一、文人与植树唐代文人笔下的祖国河山是十分的秀美,其实,这些文人墨客不但热爱美好的大自然,而且创造了大自然的美。诗人白居易生平酷爱国林,他不仅自己亲自种树,而且倡导人们造林播绿,美化环境。他不论是在渭南故居,还是在忠州、江南等地,都不忘植树造林。“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挥。”这正是诗人自己真实的写照。诗人在《重到渭上旧居》中…  相似文献   

19.
七神柏在四川省安县县城附近,耸立着一棵高45米的参天古柏,在主干离地1.5米的地方分出7根枝干,每根枝干要两三人才能合抱,人称“七神柏”。此柏相传是隋朝蜀王杨秀所栽,清代诗人李调元有诗咏之:“古柏青苍不计生,饱经  相似文献   

20.
一些庭院花木,果树之所以莫明其妙地死去,是因为下列几种不常为人们所注意的原因。 (一) 地势低凹:有的人喜欢将树木,花果栽在低洼潮湿的地方,以为这样容易成活。殊不知栽在低洼之地的树木,往往会因下雨积水导致根系不能进行正常呼吸而死亡。 (二)整地不当:有的人在修整地面时,把树木根周围用水泥全部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