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唐朝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44-16945
介绍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失范表现,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含混不清、"公共利益"概念被滥用、补偿标准不公平、政府在征地中角色错位等。提出了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重构的建议,旨在保证被征收的集体土地能真正服务于公共福祉,并使农民集体的土地权益得到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
唐邦勤  周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200-4202
建国后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革中,我国村组集体的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历经了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曲折变迁。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和"三权分离"格局的形成,为我国村组集体重新获得农地经营权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策略选择,并为缓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双方博弈问题,建立有序集体土地流转市场提供政策指导。【方法】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采用变异后"鹰鸽博弈"模型,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模型。【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农户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双方流转中策略选择与自身信息量大小以及自身实力程度无关,只与其流转利益、冲突成本有关。【结论】政府应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产权制度,并加大农民决策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态及增值测算方法,以黑龙江省8个地区为例,实地调研了当地集体土地流转案例,并对集体土地价格形态及增值测算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3种价格形态,分别为集体农地价格(18.32~50.98元/m2),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价格(55~206元/m2),集体建设用地非市场价格(3.13~98.62元/m2),(农民已经意识到集体建设用地非市场价格的存在);2)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增值明显,研究区域集体住宅用地增值为37.62~153.64元/m2,集体工业用地增值为67.85~130.57元/m2,集体商业用地增值为54.16~253.64元/m2,集体土地的商品属性日益显现;3)各区域的集体土地增值差异明显,区位较好的铁锋区集体土地增值(177.77元/m2)明显高于区位较差的东富乡(61.84元/m2),区位因素可能是集体土地增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肇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09-4810
基于在小岗村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小岗村仍有93%的农民认为土地最重要的生存保障;83%的农民如果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就不愿意再经营农业;在农业现代化条件下,大部分农民愿意成为承包大户。可见,农民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观念已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变。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实体法和程序法;处理好村集体和承包户的关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农村普遍的现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不完整性、部分基层政府集体的政府寻租行为以及农民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及信息资源的局限性,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农地流转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现象,分析受损的原因,给予对策,希望能够为农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权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政府主导与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政府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供给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决定了政府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主导作用.但由于政府在构建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过程中的有限理性,以及作为经济人的本性,造成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被放大,阻碍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追求目标的实现.尊重农民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律规范,是克服政府主导负外部性问题,实现农村集体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效率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依然较多,流转权受限。当前,由于《土地管理法》第43条的规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非常狭窄。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土地财政”考虑,自己大量征地,低价征收,高价卖出,却不允许农民交易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本来应当成为交易市场规则制定者和秩序维护者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样不但影响了市场交易秩序。人为地给正常的集体土地流转设置重重障碍,也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大多仍被限制,但流转的需求真实存在,流转行为私下时有发生。为探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因素,考量农民这一流转主体的权益,本文运用博弈论,建立静态博弈模型,研究村集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农民与村集体和政府之间的博弈。研究发现,受到各方利益驱使,在村集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农民与村集体和政府之间的博弈中,村集体、农民的最优行动策略是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选择流转。从理论上解释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依然较多,流转权受限.当前,由于<土地管理法>第43条的规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非常狭窄.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土地财政"考虑,自己大量征地,低价征收,高价卖出,却不允许农民交易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本来应当成为交易市场规则制定者和秩序维护者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样不但影响了市场交易秩序,人为地给正常的集体土地流转设置重重障碍,也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及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28-13431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内在要求。收益分配是土地流转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界定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内涵,探究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内在机理和形式,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流转方式下收益分配的矛盾及其影响,是推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进一步规范现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制定流转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创新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村集体以中介身份参与是否有助于优化农地流转市场,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多案例比较等方法,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现实困境、背后根源与破解措施进行了研究。在构建理论框架和结合广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村集体作为中介组织参与农地流转有助于破解困境,助推农地流转市场优化发展的思路。结果表明:第一,历史锁定、市场失灵和制度安排共同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困境;第二,在法定权利和社会责任下,村集体所具有的治理性、独立性和代表性等特点,有助于解决当前农地流转市场的现实困境,进而优化市场;第三,村集体参与农地流转有多种模式,须依据村域农地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担当,方能凸显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与优势,实现农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陈焱  阮敏  强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56-15959,15963
从“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模式”、农村集体、集体成员成员权等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出发,说明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下农村集体成员成员权保障的必要性。在成员资格界定方面,胎儿、外嫁女、入赘婿等部分成员权益得不到保障;在权益保护方面,成员的部分权益得不到保障,集体成员个人股权权能不完全,基于股权而产生权益不足、不均、不稳定、不及时;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成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民主管理权被淡化甚至被剥夺,基本生活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提出应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是将拥有土地并以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社和未参与土地流转的成员都纳入保障对象;二是在土地流转环节,明确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三是社会保障基金账户的资金由成员个人、土地使用方(股份合作企业)、政府共同缴纳;四是基金运作要注重保值增值及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焦点问题辨析入手,认为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市场制度难以适应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需要,以及政府管理错位和流转管理制度缺失是流转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同时存在,政府失灵起主导作用;二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点是引入市场机制;逻辑主线是在政府合理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关键是政府职能成功转变。最后从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两个方面构建改革分析框架,并提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放松管制和管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存在很大缺陷。笔者分析了现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存在的4 个主要缺陷, 并提出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完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上海郊区农民增收途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应对城镇化进程给“三农”带来的影响,从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经营权不流转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方面探讨了上海郊区农民增收的途径,认为:建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基础上的园区开发和发展集体经济,使农民主要获得租金和工资性收入;在土地经营权不流转情况下发展规模农业,农民获得的主要是生产性收入;农民从事农业就业、工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收益较高且比较稳定,半工半农兼业形式缺乏稳定性且收益较低。最后指出实践中的诸多做法虽然有助于农民增收,但存在农民增收不同步、不稳定,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业难度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云南腾冲傈僳族社区林地林木资源流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集体林地林木的合理流转奠定了产权基础,也加快了云南少数民族山区林地林木流转的步伐。然而改革后的少数民族山区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能力,在林木资源流转中面临诸多问题。对腾冲傈僳族社区林地林木流转状况的研究得出,只有规范流转管理,形成健全的林地流转市场和合理的流转价格体系;完善流转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并建立流转的激励机制等,才能引导当地的林地林木资源进行合理流转,才能使当地少数民族从森林经营中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乡村旅游用地与农村集体用地的关系,其实质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基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利用。乡村旅游用地的获取一般有征地和土地流转两种途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对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诸多损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创新乡村旅游用地开发模式,建立具有旅游禀赋的土地产权交易机制是优化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