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状况,以及为相关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于2013年7—8月选取贵州省都匀、龙里、贵阳、安顺、织金5个县(市)进行了大绒鼠体表寄生虫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5个县(市)共捕获到大绒鼠185只,其中175只感染体表寄生虫,感染率高达94.6%;采集到体表寄生虫62种,包括17种恙螨、33种革螨、3种吸虱和9种蚤。密点纤恙螨为优势恙螨种,占恙螨总数的38.3%;金氏厉螨为优势革螨种,占革螨总数的93.3%;缺齿甲胁虱为优势吸虱种,占吸虱总数的96.3%;宽突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占蚤总数的35.0%。恙螨、吸虱、蚤的数量和物种数雌雄大绒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雄性大绒鼠体表的革螨感染率(97.96%)、种类数(30种)和个体数量(2 339只)均显著高于雌性大绒鼠。恙螨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与大绒鼠体重呈轻度负相关;革螨、吸虱、蚤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与大绒鼠体重、体长间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省印鼠客蚤的地域分布,并研究其是否与鼠疫分布一致。[方法]在云南省的22个县(市)进行现场抽样调查,采集小兽体表的印鼠客蚤并现场鉴定所获宿主,分析印鼠客蚤的地域分布、蚤指数、染蚤率。[结果]所捕获的60种小兽中,黄胸鼠的总染蚤率最高(13.04%),体表所采集的印鼠客蚤(1268)最多;褐家鼠有最高的蚤指数(0.83)。4个动物地理小区中,滇东高原小区的蚤指数(0.9)和染蚤率(21.73%)最高。[结论]印鼠客蚤主要分布在滇东高原小区,蚤指数、染蚤率和鼠疫发病率三者在云南省分布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南山小渠子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南部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为开展人类活动对市郊旅游胜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生物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野外采样方法和改良的Ttdlgren分离法对该山区针叶林、山地草原、阔叶林、山地灌木林、山地耕地及居民点6种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特征、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土壤螨类7135只,隶属蜱螨亚纲的4亚目57科87属,其中甲螨亚目5785只54属38科,占总采集量的81.08%:中气门亚目1077只19属14科,占总采集量的15.09%;前气门亚目270只4属4科,占总采集量的3.78%;无气门亚目3只1属1科,占总采集量的0.04%。其中,小奥甲螨属为优势类群,占总捕获量螨类的10.06%,盖头甲螨属和真前翼甲螨属为亚优势属,占总捕获量的12.27%。礼服甲螨属、滑缝甲螨属、珠足甲螨属、洼甲螨属和懒甲螨属等35属为常见类群,占总捕获量的76.73%;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共占总数量的98.96%。广缝甲螨属、龙足甲螨属、卷甲螨属、沙足甲螨属和缰板鳃甲螨属等19属均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0.94%。土壤螨类个体数和类群数组成在不同生境、不同土层以及不同季节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个体数的水平分布依次为针叶林〉山地灌木林〉山地草原〉山地耕地〉阔叶林〉居民地;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即表层〉中层〉下层。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结论]该山区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及时空分布动态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与植被类型、土壤环境因素及人为干扰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板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scutellare)是我国的主要媒介恙螨之一,且在我国广泛分布。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恙螨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实验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媒介恙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从小板纤恙螨的生态学、流行病学、所传播的疾病及其传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新疆山区草原牦牛革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新疆牦牛放牧区常发生由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牦牛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查清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感染情况,能有效的对蜱传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为新疆媒介蜱虫及蜱媒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跟从当地兽医人员及畜主从牦牛体表采集蜱虫800只,带回学校实验室,借助组织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采集于牦牛体表寄生的蜱虫进行鉴定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种为高山革蜱(20;)、巴氏革蜱(20;)、银盾革蜱(21;)、草原革蜱(20;)和森林革蜱(19;).在观察分析其蜱种基本形态性状的同时,对其蜱种之间的气门板的形状,背突的大小,足第Ⅱ~Ⅳ胫节到前跗节是否有腹距等的“鉴别性”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新疆革蜱类优势分布种的检索表.[结论]经此次调查及鉴定发现其中高山革蜱、巴氏革蜱是首次发现寄生于牦牛体表的优势革蜱种,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类蜱虫的公害及其蜱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农林螨种类丰富,有15科36属130种,其中捕食螨9科13属58种,分布广,从海拔320~3 250 m地区都有分布。根据云南省农林螨种类及其垂直地理带分布特点,将云南省农林螨的地理分布从从垂直方向分为垂直高寒带、垂直中暖带和垂直低热带3个层次,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螨类危害、捕食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编写云南省农林螨类完整的地理区划和制定农林螨类的综合治理及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更有利于害螨的有效防治和捕食螨的利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农林螨种类丰富,有15科36属130种,其中捕食螨9科13属58种,分布广,从海拔320~3 250 m地区都有分布。根据云南省农林螨种类及其平面地理带分布特点,将云南省农林螨的地理分布从平面分为7个区,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螨类为害、捕食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制定农林螨类的综合治理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更有利于害螨的有效防治和捕食螨的利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荒漠区在不同干扰下植物因子与啮齿动物优势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研究西北某干旱地区轮牧与过牧干扰下啮齿动物优势种种群的生物量和植物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及回归分析。[结果]优势物种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和小毛足鼠均与灌木植物有较高的关联度,植物因子对该地区优势鼠种生物量的作用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相互适应、长期共存的格局。[结论]揭示了植物生物量与啮齿动物生物量的变化关系,为研究该荒漠区啮齿动物优势物种群落分布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特征,为开展绿洲土壤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采样和改进的Tullgren法采集螨类,并对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获得土壤螨类共24 797只,隶属于4目67科88属,其中尖棱甲螨属、若甲螨属、全盾螨属、嗜粉螨属4属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捕获量的11.49%、12.27%、15.83%和11.53%,而小奥甲螨属、洼甲螨属、三皱甲螨属、上罗甲螨属、礼服甲螨属等13属为常见类群,占总捕获量的37.91%。四奥甲螨属、珠足甲螨属、表珠甲螨属等71属为稀有类群,占总捕获量的10.97%。土壤螨类个体数和类群数在6种不同生境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个体数大小顺序依次为人工林、灌木林、草地、葡萄园、菜地、耕地,类群数大小顺序依次为人工林、灌木林、菜地、草地、葡萄园、耕地。垂直分布表现为螨类主要集中分布于表层土壤,即0~5 cm土层最多,其次为5~10 cm土层,在10 cm以下的土层中土壤螨类数量急剧减少,不同土层间的个体数差异极显著。不同生境土壤螨类在不同季节均有显著差异,其个体数大小顺序依次为9月、4月、7月、11月。[结论]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生境和季节变化特征,植被、土壤和人为干扰是影响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秋萌短命植物的种类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选择有短命植物分布的典型沙丘,于2004年9、11月~2005年3、8、9月调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秋萌短命植物的种类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调查区域共发现18种短命植物秋季能够萌发,但覆盖度很小,2004年15种,2005年11种。秋萌的短命植物种类远少于早春萌发,以一年生植物为主,且都处于营养生长期。尖喙牻牛儿苗和囊果苔草分布最多,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丘间>沙丘中部>丘顶。小地形对在干旱区荒漠植物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稍微低洼地方短命植物的分布密度高于较高的地方。[结论]秋季萌发的短命植物以一年生植物种类为主,空间分布受沙丘部位及小地形影响,与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一致。  相似文献   

11.
竹缺爪螨种群空间格局及时序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空间格局并分析其时序动态,结果表明:竹缺爪螨卵及卵壳在林间呈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3年生以上竹(受害株率为97.4143%),2年生以下竹分布株率仅占0.8571%,这说明该螨主要危害3年生以上竹,且以聚集为危害为主。卵和幼螨群体在年周期中均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程度对若和成螨具跟随效应。若虫和成螨存在明显的聚集-扩散周期,10a中大多数时期呈聚集分布,少数时期呈均匀分布或Poisson分布。这与该螨生物学特性及气候、营养条件密切相关。图1表2参8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螨种类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2~1995 年对云南省32个地州(市)县海拔从320~3250m地区进行了农螨种类调查研究,共采集螨类标本453份。经鉴定共有15个科,35属,72种。其中中国新记录属一个,新种3个,云南新记录33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农业大学昆虫系和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中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组成及空间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科学经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长白山光明林场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平台,通过对连续1 hm2面积内乔木幼苗和大树进行定位调查,分析了该森林群落中乔木幼苗的物种组成;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样地内典型阔叶乔木(水曲柳、紫椴)和针叶乔木(红松、臭冷杉)幼苗的空间分布及幼苗与大树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 样地内乔木幼苗树种组成丰富,共调查到幼苗10 865株,隶属于17个乔木树种,且幼苗全部来自样地内大树树种,未发现样地外其他树种的幼苗;(2)从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较小的研究尺度上,水曲柳、紫椴、红松和臭冷杉的幼苗均呈现聚集性空间分布;(3)从幼苗与大树空间分布的关系来看,在一定的研究尺度范围内,水曲柳、紫椴幼苗与其大树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红松、臭冷杉幼苗与其大树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结论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中主要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的幼苗在较小尺度上多表现为聚集分布,主要阔叶乔木幼苗与大树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主要针叶乔木幼苗与大树在空间上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软件在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中的应用,为分析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繁杂数据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基于西双版纳20ha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以绒毛番龙眼、网脉肉托果、玉蕊树种为例,应用R软件绘制其树种空间分布图,并分析树种种群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结果】网脉肉托果在样地空间分布中为集群分布,而在空间分布格局中分析,在尺度0-2m为集群分布,在12~15m为随机分布;网脉肉托果和玉蕊两个树种在空间分布图中为交错分布,重叠区域不大,进行种间关系分析,两个物种在尺度0~5m无明显相关,在5~30m为负相关。【结论】R软件能够根据研究需要实现物种空间分布图的绘制、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及物种相关性分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车河底栖硅藻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硅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2015年6月对贵阳市小车河(阿哈水库到南明河段)10个样点采集的30个水样进行底栖硅藻调查。[结果]鉴定小车河底栖硅藻为2纲6目9科22属131种(包括亚种和变种),从硅藻分布的规律来看,小车河底栖硅藻的绝对丰度在各个采样点都存在差异,且以小环藻属为优势种。通过回归分析,小车河硅藻细胞密度与水体总磷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水温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调查结果为小车河水环境监测、河流的保护与利用,以及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验阔叶树是否会对临近毛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方法]调查江苏南京紫金山一块30 m×30 m的毛竹林地,根据毛竹胸径大小划分出案例组(胸径最大的前1/4部分)和对照组(余下部分),使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探索案例组的空间分布类型;同时,调查样地内胸径超过5 cm阔叶树的种类和数量,将其视作点源,使用点源模型分析它们对案例组的空间分布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并估算阔叶树的影响距离范围。[结果]在给定的距离尺度内(0~8 m),案例组毛竹呈现出泊松随机分布,样地内阔叶树有朴树和榔榆2种,每种各2棵,发现榔榆对大胸径毛竹(即案例组)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距离样地中心较近的榔榆对案例组影响程度(P0.01)强于靠近样地边缘的榔榆(0.01P0.05),最强影响距离为0~6.1 m,然后快速递减,影响的最大距离可达15 m。[结论]虽然有的阔叶树对毛竹胸径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并非所有阔叶树都有影响,暗示在竹阔混交的经营模式中,必须合理安排阔叶树的种类、数量和布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油茶(Camelliaoleifera)品种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及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阐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分布状况,为油茶苗的适应性的快速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用叶绿素仪测定海南引种栽培的4个油茶品种叶绿素含量,研究油茶幼苗叶绿素含量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不同叶位叶片及同一节位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均存在差异。cl03、cl04和cl40品种为一类适应种,cl23为另一类适应品种,且cl03、cl04和cl40品种适应性较cl23高。[结论]油茶幼苗期植株中部叶位叶片的中部的叶绿素含量变异不大,相对稳定,因此选择这一部位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