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食用菌种植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处理和利用。[方法]以山东久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总结了以食用菌为纽带所建立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对该模式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大量农牧业废弃物(麦秸、畜禽粪便等)发展食用菌产业,以培养料的规模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导,实现村域内资金、技术、原材料、生产对象的最大集约化,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事食用菌生产;同时对产生的大量菌渣进行多途径的利用,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大量废弃菌渣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从业者的收入,实现农业资源转化增值的最大化。[结论]该模式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减轻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显著增加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农林废弃物,存在体量大、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食用菌能有效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人类优质高蛋白食品,食用菌菌渣亦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原料、作物肥料、动物饲料、生物质燃料、养殖垫料、环境修复材料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循环利用。为了探索解决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在总结食用菌栽培基质和菌渣综合利用途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菌-果-畜-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想,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具体分析了该模式的产业基础与生态、经济效益。总体而言,该模式能够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多级循环和转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对相关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攻坚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循环农业发展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菌菇工厂化高效栽培为目的,依据菌菇对栽培基质营养需求的差异,结合蚯蚓熟化生物质的特性,通过整合培养料的梯次循环利用加工技术和菌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循环利用率低,食用菌规模产能大、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积累少、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菌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拥有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资源,但当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率较低,造成乡村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开展菌渣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模式研发,尤其要建立并完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通过菌渣还田、有机与无机肥的科学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主要论述食用菌渣循环利用技术方式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指标,以深入探讨菌渣回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及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食用菌生产有关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的污染问题,而且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该文总结了食用菌一作物套种、食用菌废菌棒再利用、畜禽排泄物再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发展生态果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果业未来的主要方向;[方法]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实情开展了果树是生态栽培与循环体系的建立与链接的研究与分析;[结果]提出了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提出了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牧草(市场)为纽带,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加工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利用纳入果树产业的循环系统的模式构建,分析了应用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体系循环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这一模式揉合了多数生态果树生产的经验,从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是追求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和生态栽培技术集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处理好农业废弃物,是实现都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秸秆粒籽比法和畜禽粪便排泄系数法估算了北京秸秆总量和畜禽粪便总量及其有机物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农业废弃物总量巨大,而且用途较为广泛,如果能合理利用,将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点探讨了沼气开发、高温堆肥和食用菌栽培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果园-食用菌-禽畜”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目的,探讨了"果园-食用菌-禽畜"模式的生产流程及循环路径。该模式以果园为纽带,食用菌栽培、禽畜散养等生态养殖循环模式相连接,实现种植养殖并举、节支增效同步、经济生态双赢,达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再生增值化的目的。并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村为实例,具体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践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江苏省太仓市可用于生产营养基质的废弃物种类,包括作物秸秆、菇渣、畜禽粪便、食品行业下脚料等,探讨了将农业废弃物为原料作为基质配方,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营养基质的多项技术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提高生态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是关键核心问题。发展食用菌产业能够使农林废弃物得到整体、高效、循环、再生利用,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山东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产业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山东省发展食用菌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菌循环利用是当前现代农业与低碳经济领域结合发展的热点。山东是食用菌生产大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发展形成集农业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和食用菌高效种植产业化于一体的循环农业模式,如小尺度和中尺度循环模式等。本文就不同农菌模式产业近年进展的各自特点和适用性、及其运行保障体系的结构功能、经济效益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食用菌产业副产物主要包括菌渣和子实体下脚料。通过对食用菌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归纳演绎,总结了食用菌业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有肥料循环、饲料循环、配料循环和燃料循环4种生态循环模式;并根据副产物利用途径的差异对4种模式进行再分类;最后针对菌业副产物循环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苏南地区适宜的低碳农业模式。[方法]通过分析苏南地区的特征以及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低碳农业模式,探讨苏南地区适宜的低碳农业模式,并指出发展该模式应采取的配套措施。[结果]低碳农业是通过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实现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和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其具有多种发展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选用哪种发展模式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同时应配套相应的措施,以实现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结论]该研究为苏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野生食用菌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比较,为生产企业对多糖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消费者选择购买食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析法进行多糖提取。选择料液比1∶25(g∶m L),时间2 h,在温度60℃下提取3次。4℃醇析24 h后,经4 000 r/min离心20 min,去上清,将沉淀溶于水作为待测液。利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从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看,松茸菌最高,为7.70 mg/g;小美牛肝菌第二,为7.58 mg/g;而鸡枞菌和青头菌多糖含量差别不大。从该研究看,多糖含量高的野生菌在口感味道上更受人们喜爱,如小美牛肝菌、松茸,但同时价格也很高。说明多糖含量高低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野生菌的选择、野生菌的价格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多糖含量对野生食用菌口感和鲜美味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决超  杨囡君  方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53-17454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逆境的适应机制,为食用菌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温型的平菇菌株为研究材料,以25℃为对照,研究平菇子实体在35℃下高温胁迫处理0.5、1.0、1.5、2.0 d后子实体内游离脯氨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高温使平菇子实体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且高温型菌株伏优一号积累的幅度大于广温型菌株平菇99和低温型菌株黑平王。[结论]高温胁迫下,平菇子实体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是其应对高温伤害的一种保护反应,是提高其抗高温胁迫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粉虫粪提取液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黄粉虫粪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在供试的5种食用菌(平菇、秀珍菇、猴头菇、鸡腿菇和红菇)菌丝的马铃薯(PDA)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含量)的黄粉虫粪,然后通过观察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增减率、菌丝密度等指标来综合评价黄粉虫粪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在PDA培养基中加入10%~20%、20%~30%、20%~40%的黄粉虫粪提取液时分别对红菇、平菇和鸡腿菇、秀珍菇菌丝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猴头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且黄粉虫粪提取液加入量达到20%以上时出现抑制现象。[结论]黄粉虫粪对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殷浩  佟万红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张剑飞  郑继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1-1262,1287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O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 4%和0.047 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 4%和0.032 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 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4%和0.047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4%和0.032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曾东方  陈玢  曾麟  桓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59-5160,5163
[目的]测定食用真菌营养繁殖体对大蒜素生物杀菌剂、防腐剂、保鲜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培养香菇(Lentinula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菌丝体,以水浸提法和乙醇萃取法制备大蒜素,依据生长速率法、改良管碟法分别在平板上测定供试真菌对大蒜素的敏感性。[结果]5、10、20 mg/ml大蒜素对香菇抑菌率分别为67.2%、74.6%、78.4%;对平菇抑菌圈直径为28.0~35.7 mm,对姬菇抑菌圈直径为30.7~39.7 mm。[结论]供试真菌菌丝体生长受大蒜素的抑制,提示食用菌栽培不适合采用大蒜素防治病害或杂菌污染,但可尝试研制蘑菇子实体的大蒜素防腐剂、保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