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沈阳农业大学冬麦北移课题组选育的冬麦P12、冬麦138、米808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冬小麦幼苗株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的幼苗株高明显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各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米808>冬麦138>冬麦P12.  相似文献   

2.
高温胁迫对不同甜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逆境胁迫下对16个甜瓜品种幼苗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16个甜瓜品种植株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降低,耐热性强的品种降幅较小;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温处理后与对照比较均升高,而耐热性较差的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耐热性比较分析表明,2个品种的耐热性较强,4个次之,中等程度耐热品种7个,热敏感品种3个。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栎幼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栎幼苗经过35℃和45℃不同时间的高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叶片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弗吉尼亚栎植株叶片含水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他几项生理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电解质外渗率在高温胁迫处理12 h后即显著升高,并且在恢复生长过程基本没有下降。叶片含水量、MD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在高温胁迫不同时长处理后,经过25℃、72 h的恢复生长后大多可以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表明弗吉尼亚栎对高温胁迫具有较强抗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以18个冬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用短时间(4h)和长时间高温(41℃)处理其幼苗,通过测定叶片的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光反应系统Ⅱ(PSⅡ)的功能,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品系)幼苗期对高温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长时间高温处理均增加了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最明显,平均增幅为38.9%,花青素和叶绿素的平均增幅相近,分别为20.9%和22.3%。短时间高温胁迫对色素含量影响较为复杂,变幅也较大,大多数材料的色素含量受到抑制,少数受到较小幅度的促进,且品种间差异较大;2种高温胁迫均导致PSⅡ的活性下降,光合速率(PRI)降低,且抑制程度相同。根据上述指标综合分析得出:临麦2号、山农14及晋太170是耐性品种(品系),旱2、良星99及济麦19是敏感品种(品系),其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机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3个杜仲无性系为材料,分别进行高温处理10 d,观察杜仲脯氨酸和丙二醛的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杜仲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质量分数提高;杜仲幼苗在高温胁迫下,丙二醛的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但不同无性系之间有较大差异,对照处理的丙二醛的质量分数远低于高温胁迫;不同无性系在不同温度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对照处理的3个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大于高温处理;高温胁迫下,3个无性系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下降趋势;高温胁迫使杜仲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不同温度处理使杜仲幼苗胞间CO2的摩尔分数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大;高温条件下各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强光胁迫对冬小麦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比较品种间的耐性差异。[方法]以18个冬小麦品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当第二片叶完全展开时进行3 h的强光处理,采用反射光谱仪测定叶片色素含量。[结果]临时强光胁迫对冬小麦幼苗色素含量的影响较为复杂,多数品种冬小麦幼苗的花青素、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受到临时光胁迫的抑制,少数受到促进或效果不明显。从色素含量来判断,山农12、临麦2号、天y9220、晋麦69、NCW4、农大6044的花青素、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被短时间强光促进,是耐性品种;旱2、A115、山农14、山农15、泰农2413、山农164和鲁麦14均被短时间强光抑制,且抑制程度较大,是敏感品种。[结论]为今后冬小麦的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对猕猴桃幼苗叶片某些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45℃下对猕猴桃一年生盆栽苗进行2,4,6,8,10h的高温胁迫,测定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及热激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对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还原酶(APX)活性均在胁迫初期呈上升趋势,随处理时间延长,活性下降;随胁迫时间延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抗坏血酸(AS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热激蛋白(HSP)在高温下被诱导。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生物刺激素在缓解番茄幼苗高温伤害中的作用及相关生理机制,以耐热番茄品种‘LA2093’、中等耐热番茄品种‘硬粉8号’和热敏感番茄品种‘LA2683’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刺激素(海藻提取物、壳寡糖、矿源黄腐酸)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种类和浓度的生物刺激素可以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带来的伤害。具体表现为:幼苗叶片萎蔫程度减轻,整株死亡现象减少,热害指数相比高温对照(HT)显著降低,降幅最高可达72.9%,植株的生物量也显著增加;同时,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最高降幅分别为26.8%和58.9%;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最高增幅分别为52.5%和19.0%。在高温胁迫下,生物刺激素通过增强番茄幼苗的渗透调节系统功能,缓解了膜脂过氧化的伤害,从而缓解高温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生物刺激素的作用效果与番茄品种特性及其处理浓度有关。由此建议,在生产上叶面喷施100mg/L矿源黄腐酸缓解番茄幼苗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玉米在高温胁迫下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酶的活性降低,同时叶绿素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在高温胁迫下会导致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下降,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这种变化愈加明显;伴随胁迫温度的升高,玉米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当温度超过40℃时,下降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对膏桐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个种源膏桐实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水分饱和亏缺、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膏桐对35 ℃高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在45 ℃极高温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元阳种源的生理指标变化不明显,澜沧、宾川种源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膜透性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明显;其中脯氨酸积累较高.胁迫末期,元阳、澜沧和宾川种源分别为25 ℃适温处理的4.00、19.33和35.04倍.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种源膏桐的高温耐受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元阳种源、澜沧种源、宾川种源.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冬小麦苗期和拔节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 0~ 2℃低温胁迫下半冬性和弱春性小麦苗期、拔节期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可溶性糖 (WSS)和脯氨酸 (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半冬性小麦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弱春性品种 ,前者WSS和Pro积累也较后者多 ;苗期 2个品种 4项指标的差异显著 ,拔节期差异变小 ;小麦拔节期对持续低温的耐受力较弱。  相似文献   

12.
杨洪双  张文会  郭彦  王守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57-5057,5139
以聊麦16号为研究对象,对2.1叶时开始设置浓度0.3%、0.6%NaCl胁迫培养及在这两个浓度下分别喷350倍贺氏399共4个处理。测定了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片含水量、蒸腾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贺氏399可提高冬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的含水量,增强植株对盐渍环境的抵抗能力,缓解了盐害。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个耐热性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中国春和偃展4110为材料,采用42℃高温对4叶1心幼苗进行时间梯度胁迫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可显著诱导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并表现为先升后降,CAT的活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偃展4110的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而中国春的POD活性在胁迫早期与偃展4110无显著差异,胁迫后期显著高于偃展4110。  相似文献   

14.
以耐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长武134和陕253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PEG-6000模拟干旱水培实验条件下小麦幼苗生长以及水分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过程中,两个小麦品种的相对水分含量、水势、叶面积都呈降低的趋势,根系长度、根系面积以及根冠比呈现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陕253在胁迫24h时达到最高值,长武134胁迫30h时达到最高,然后又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受到胁迫30h之前变化不明显,继续胁迫其含量会急剧下降。说明轻中度干旱并不会影响叶绿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冬小麦三叶期对叶片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 ,研究其对冬小麦冬前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调节剂可以明显影响小麦分蘖节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间的平衡 ,并对小麦的分蘖力产生明显影响。PP333和 6-BA处理的小麦冬前群体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 0 %和6%。同时 ,PP333和 6-BA还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并使叶片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测定指标包括:①反射光谱值。用Unispec光谱仪测定反射光谱,并计算所得参数,评价UV—B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光合强度的变化,每处理测定10片叶;②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牛血清蛋白作为对照;③荧光参数(Fn/Fm):将待测叶片暗反应20min后,用OS-30P荧光仪测定部位同叶色,每处理测定5片叶;④相对电导率。采用Martineau等的方法测定;⑤丙二醛(MDA):采用邹琦的方法测定。测定项目②~⑤均重复5次。[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导致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下降,尤其是处理后2h下降幅度最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花色素苷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30μW/cm。处理的略高于15μW/cm。处理。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MDA和相对电导率在照射2h后明显增加,说明高剂量的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的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的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种不同的药剂对低夜温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幼苗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耐低温的指标和易行的提高番茄幼苗耐低温的方法,以期降低番茄育苗生产中的加温成本。[方法]以番茄"L402"为供试材料,用50、100和200 mg/L的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硝普纳(SNP)和壳聚糖(CS)处理低夜温下的番茄幼苗,清水为对照(CK)。测定其鲜干重、相对生长率和生理指标。[结果]CaCl_2、SA、SNP和CS均能增加番茄幼苗的耐低温能力,SNP、CS和SA的效果好于CaCl_2;叶绿素、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相对生长率存在显著相关,适合作为番茄幼苗耐低温指标;200 mg/L SNP和100 mg/L CS处理后番茄幼苗抗低温表现最强;4种药剂中,SNP促进耐低温的浓度范围宽,各项指标随浓度变化缓,易于生产上应用。[结论]叶绿素和MDA含量适于作为番茄幼苗的耐低温指标,4种药剂中,SNP更适合用于提高番茄幼苗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并测定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2处理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紊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高剂量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冬小麦品种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 ,中麦 9号和 951- 2 0品种在植株性状、产量性状上明显优于东丰 170 1,是适合山西中部麦区高肥及中肥条件下种植的两个优良品种。 3个品种的生物产量及经济系数增长均与S型生长规律相拟合 ,可用Logistic方程Y =K/(1+ae-bx)来表达 ;其子粒重量的增加与茎、叶、鞘干重的变化有一定的消长关系 ,可用直线方程Y =a +bx或抛物线方程Y =a +bx +cx2 模拟。开花后天气条件的变化对麦田的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有显著的影响 ,即使在良好的栽培管理和群体结构比较合理的情况下也可导致粒重在年际间的差异 ,而灌浆盛期的持续高温是高产麦田产量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