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或收集区选择优质马尾松的穗条进行异地嫁接,是收集和抢救种质资源的关键方法之一。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砧木地径、穗条粗度和嫁接部位等因素对马尾松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以提高马尾松嫁接成活率、保护种质资源。结果表明,砧木地径1 cm以上、接穗穗条粗壮、嫁接位置距苗干基部10~20 cm的马尾松嫁接试验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2.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亲和力亲和力是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而能愈合生长的能力,具体就是砧木和接穗在内部的细胞结构上、生理和遗传性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互相结合在一起生长、发育的能力,所以亲和力是嫁接的最基本的条件。任何一种植物,不论采用哪种嫁接方法,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砧木和  相似文献   

3.
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因素很多,如砧木的健旺程度、接穗质量、贮藏温湿度、伤流、管理水平等。一、核桃以公砧嫁接砧木与接穗具有相同的特性,核桃树是一种中性偏湿的树种,大量叶丛引起了强大蒸腾,这在系统  相似文献   

4.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嫁接是园艺栽培上常用的一种技术。嫁接能否成活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除了砧木和接穗的亲和能力外,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发育时期的穗芽与不同生长年限的砧木嫁接,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穗芽只有经过越冬休眠,嫁接才会成活;芽接时以休眠芽和刚萌动膨芽嫁接为宜,所用砧木应以生命活动旺盛,愈合能力强的1年生实生桑为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砧木对西瓜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选用瓠瓜、丝瓜、黑籽南瓜、早青西戎芦等作断砧木嫁接的进行西瓜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瓠私和丝瓜可作为金华地区西反嫁接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7.
酚类物质对核桃嫁接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富士苹果为对照,通过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别的上宋6号、元丰和薄壳香三个核桃品种接穗中营养物质和酚类物质(包括酚类物质总量、酚酸类物质和核桃醌)的定量分析测定表明,酚类物质总量不是核桃嫁接成活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中,某些对愈合起抑制作用的酚类物质的存在,或对愈合起促进作用的酚类物质的缺少,可能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核桃嫁接成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因素,提出了调控措施,以为核桃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紫椴嫁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椴(Tilai amurensis Rupr)在林内分布数量较少,更新与无性系繁殖比其他树种较困难。于1978年在黑龙江省带林业科学研究所,对该树种无性系繁殖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嫁接部位。不同嫁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由60%提高到95%以上。筛选出成活率在89%以上的“贴接法”应用于生产。在5月9日到5月15日嫁接成活率最高,先在原始林选优建立采穗圃,再在采穗圃采穗嫁接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提高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砧木选择、接穗的采集以及嫁接的时间和速度等方面,对彰武松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是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从时间、砧木的生长量、接穗的切口长度以及嫁接速度等方面提高了彰武松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刘科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66+8917
[目的]明确砧木品种与茎尖嫁接成活率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枳(Poncirus trifoliata)、枳橙(Ruta"Citrange")和甜橙[Citrussinensis(L.)Osbeck]作为茎尖嫁接砧木,采用倒"T"字法对黄果柑、长泰芦柑、玉环高橙以及玉环柚进行茎尖嫁接脱毒。[结果]黄果柑和玉环高橙用甜橙作砧木成活率最高分别为75.0%和60.0%,长泰芦柑和玉环柚用枳橙作砧木成活率最高分别为46.7%和18.2%。[结论]茎尖嫁接成活率的高低与砧木和脱毒品种的亲和性有关,同一品种选用不同的砧木其茎尖嫁接成活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不同方法扦插育苗及幼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无性系沙床扦插和容器扦插育苗比较,马尾松速生单株、高产脂家系及大龄母株穗条沙床扦插和以苗繁苗容器扦插育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无性系容器扦插效果优于沙床扦插,筛选出容器扦插效果佳的无性系编号5815-1号、1204-1号及5815-2号。马尾松速生单株、高产脂家系及大龄母株采用以苗繁苗容器扦插幼化后扦插成活率和成苗率高于未幼化前沙床扦插,幼化后插插效果理想的速生单株有S2、S3、S6,高产脂家  相似文献   

14.
张国洲  谢维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94+19202-19194,19202
[目的]研究施肥对马尾松采种母树球果与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肥和不施肥2个处理,研究施肥对马尾松采种母树球果与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施肥有助于较大幅度地提高采种母树球果和种子产量,施肥后的球果和种子产量分别是未施肥母树球果和种子产量的1.34和1.55倍,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施肥对采种母树球果和种子产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固定样地连续2年采脂观测和气象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东南地区气温是影响马尾松产脂量的主导气象因子,马尾松产脂量随气温变化规律十分明显,产脂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在月平均气温较高的4~10月份,产脂量分别占全年总产量的84.97%~86.19%;而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产脂量的影响不如气温明显,但保证一定数量的降雨量对马尾松增强泌脂能力十分有利;在降雨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日照时数增加有利于提高松脂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证明马尾松松针中抗氧化因子的存在及各因子与马尾松松针抗氧化作用的协同关系。[方法]以新鲜马尾松松针为试材,通过测定其提取液的过氧化值、酸价、VC、VE、VP和胡萝卜素含量研究了马尾松松针的抗氧化特性。[结果]与未添加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相比,添加了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在同一时间测定的酸价较小,其在不同时间测定的酸价变化值也较小。添加了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被氧化的程度远远小于未添加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Vc含量为4.092mg/kg,VE含量为21.000μg/kg,VP含量为36.385μg/kg,胡萝卜素含量为10714.300μg/kg。各抗氧化因子对松针抗氧化特性都有协同增效作用。各因素的协同增效作用依次为:VC>VP>VE>胡萝卜素。[结论]马尾松松针含有抗氧化因子,可以作为功能食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本溪地区,开展了红松与樟子松异砧嫁接对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穆棱林业局的红松异砧嫁接后的红松接穗成活率高于红松实生林接穗的成活率;砧木樟子松经过苗圃地1 a培育后进行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当年嫁接成活率。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技术平均成活率达到80%以上,该技术成熟,可以在本溪地区引进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苗木木质化因素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樟子松苗木当年生苗干的干鲜重比作为苗木木质化的指标,对影响苗圃樟子松苗木木质化的5种因素-摘心,换庆切根,中耕,喷肥,底肥进行数量化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摘心和换床切根。影响苗木木持化因素按相对得分大小排序为:摘心51.5%,换床切根29.4%,底肥8.1%,喷肥6.3%,中耕4.7%。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应用的精度,提出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林木密度效应模型V=α×Nβ1×Hβ2,式中α,β1,β2为参数,V为平均单林村积,N为林分每0.06hm2面积下的平均株数,H为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度;收集闽北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进行研究,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文中还对模型进行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测定了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的生产弹性和边际产量,为森林经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蔡清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22-7124
通过对将乐县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生物总量为35.512 t/hm2,其中乔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分别为28.608、3.861、3.043 t/hm2,分别占总生物量的80.56%、10.87%及8.57%;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干(40.90%)〉枝(25.73%)〉根(23.87%)〉叶(9.50%);就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格局而言,马尾松枝和叶主要分布在1~3 m区分段,而干则主要分布在0~2 m区分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