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确定乌头属种间分类的重要性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为乌头属的分类提供参考,基于25个形态学性状,运用Phylip软件对甘肃乌头属植物13个种进行了分支系统发育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乌头属的13个种大体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祁连山乌头、伏毛铁棒锤、铁棒棰的分支关系最近,其次是和褐紫乌头、甘青乌头的关系较近;一组是西伯利亚乌头、聚叶花葶乌头、高乌头、白喉乌头,是关系较近的四个种。露蕊乌头、松潘乌头、川鄂乌头、弯喙乌头和以上两组间及彼此间关系稍远。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秦岭野生乌头属植物资源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分布的乌头属植物有15种、4变种,有毒植物占57.9%。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划分为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农药资源、观赏用植物资源等3类,并对其利用现状进行描述,为合理开发利用秦岭乌头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对安徽省苔藓植物广泛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报道了安徽省藓类植物地理分布新纪录7种1变种,分别是金黄银藓(Anonmbryum auratum )、芽孢银藓(Anomobryum gemmigerum)、短枝高领藓(Glyphomitrium humillimum)、东亚高领藓(Glyphomitrium warburgii)、厚角黄藓宽边变种(Distichophyllum collenchymatosum Card.var.pseudosinense)、脆叶金毛藓(Oedicladium fragile)、黄松罗藓(Papillaria fuscescens )、丛叶纽藓(Tortella humilis),并且银藓属(Anomobryum )、高领藓属(Glyphomitrium)、黄藓属(Distichophyllum)、松罗藓属(Papillaria)4个属为安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安徽五加属植物的分布、资源情况和使用现状,对安徽各地进行了细致的资源调查,通过实地资源调查并比对安徽省3所高等院校标本馆腊叶标本。五加属植物在安徽各地均有分布,多系野生,共10种3变种。低海拔分布有细柱五加等种类,破坏严重,高海拔分布有吴茱萸五加等种类,保护较好。细柱五加、白簕分布较为广泛,红毛五加栽培面积较大,应是安徽省重点发展品种。  相似文献   

5.
张小斌  雷燕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49-3250,3252
采用查阅文献、标本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秦岭草药叶下株的种类、生境分布、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有2种叶下珠属植物,即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和黄珠子草(Phyllanthus simplex Retz.)。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甘肃省文县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厘清文县野生中药资源的现状.【方法】通过查阅腊叶标本,结合野外考察的结果,对桔梗科系统的分布和分类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鉴定出桔梗科植物在甘肃省自然分布的4个新纪录种,分别为党参属的川鄂党参Codonopsis heuryi Oliv.,川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subsp.tangshen,风铃草属的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l.以及沙参属的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陕西省野生毛茛科有毒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野外考察、调查访问、标本鉴定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该区有毒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组成、有毒部位、毒性及其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分布的毛茛科有毒植物有10属26种2亚种,占秦岭毛茛科植物总数的20.9%,以乌头属植物最多;生活型以草本居多,占总数85.7%;有毒部位主要是全草和根部,大毒植物集中在8种乌头属植物的根部。依据用途将毛茛科有毒植物资源划分为药用、观赏和其他用途资源,对其利用现状进行描述,为保护和合理开发陕西秦岭毛茛科有毒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蓝钟花属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标本及野外调查,对云南省蓝钟花属(Cyananthus Wall)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云南蓝钟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区,有19种11变种,分属于2组,占全国种数的85.3%,是我国该属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云南蓝钟花属植物特有现象突出:含中国特有的26种(含变种),占云南总种数的86.7%;云南特有14种(含变种),占云南分布的中国特有种的53.8%。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该属植物的园艺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安徽一新记录种——蓝孔地花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自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为地花菌属的蓝孔地花菌,在安徽省首次报道,为安徽省的新纪录种,分布范围由我国西南的云南和四川扩展到了安徽地区。研究标本(GDGM24487)存放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GDGM)内。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植物分布2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了分布在浙江省的2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植物.2个新记录属分别是鸟巢兰属(Neottia Guett.)(兰科Orchidaceae)和枣属(Ziziphus Mill.)(鼠李科Rhamnaceae).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乌头叶蛇葡萄(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ge.),掌裂草葡萄[A.aconitifolia Bge.var.palmiloba(Carr.)Rehd.],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Bl.)Szlach.],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其中,乌头叶蛇葡萄、日本对叶兰为华东地区分布新记录.它们在浙江省的发现丰富了浙江省植物区系的内容,为其在我国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附子的质量稳定,对汉中附子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贮藏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与总结,以期为附子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熟石灰对附子地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开展盆栽试验研究熟石灰不同施用量对土壤pH、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熟石灰处理(1 350、1 800、2 250 kg/hm~2)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P0.05),且不同程度地促进附子出苗、抽茎;中、低用量熟石灰(1 350、1 800 kg/hm~2)能促进附子株高,而高用量(2 250 kg/hm~2)则抑制植株生长;所有处理对附子苗期展叶数均无显著影响;熟石灰用量为1 800 kg/hm~2能提高单株附子产量,而用量为2 250 kg/hm~2能提高附子成活率,促进附子总产量提高。[结论]一定用量的熟石灰能有效调节酸性土壤pH,促进附子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李勇冠  慕小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08-3709,3711
以陕西南郑附子两个主要栽培品种老鸦嘴、和尚头及附子野生种为试材,研究附子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变化,以及光合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分析不同品种与野生种及品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对附子栽培措施及当地栽培种的选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药附子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附子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附子中的生物碱成分得到较好分离。确定了附子的7个共有峰,可有效地用于附子的鉴别以及附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川乌头不同组织中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25-3326,3367
[目的]分析川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不同组织中挥发油的成分,为川乌头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对不同组织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川乌头母根、茎叶、子根和须根中分离35、40、32和21个峰,经随机数据库检索分别鉴定了8、9、9和6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98%、19.53%、7.61%和9.84%。[结论]川乌头不同组织中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含量均较少。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采用走访群众、数码拍照、标本采集鉴定等方法对云南省砚山县阿舍乡药用植物的分类特征、生长环境及功效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区内共有77种药用植物,隶属45科70属,其中47种双子叶植物,17种单子叶植物,10种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其中,三七、半夏、结梗等12种已经大量人工栽培,马蹄香、乌头、三棵针等10种具有较好功效的药用植物仍是野生状态,未见人工种植。所调查的药用植物均生长于海拔1 400~2 300 m的地方。[结论]此调查结果可为阿舍乡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乌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我们收集了来自于云南和四川的23份种质资源,采用2%CTAB法提取乌头总基因组DNA,用15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分析。15个引物共扩增出242个DNA片段,多态性片段202个,占总扩增片段比率为83.5%,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3.47个多态性DNA片段。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55~0.940之间,表明乌头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系数0.582处将23份供试材料划分为9个类群,其中15份聚为一个大类,其余8份各自聚为一类。RAPD分析可作为构建乌头DNA指纹图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太行山区主要野生草本花卉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桂芳  李孝伟  孟丽  王鸿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80-2381,2507
河南太行山区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约40余种,其中主要早春花卉4种,春夏花卉8种,秋季花卉14种。太行花与太行菊是太行山区特有的草本观赏植物。大百合、荷青花、千屈菜、乌头、红花龙胆在河南太行山区的分布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杀蚜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杀蚜活性的植物。[方法]以萝卜蚜虫作为供试靶标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蛇足石杉、岩木瓜及珍珠莲等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5g/L浓度处理蚜虫12和24h后.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校正死亡率均大于60%。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对蚜虫24h的LC50值分别为1.26、1.48和2.38g/L,表现出较强的毒力。[结论]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远古在长期采集植物取得食物的过程中,妇女发现了大量毒物。在中国东亚经长期的筛选,突出了具致幻和治疗双重功能的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和艾(ArtemisiaargyiL.),从而奠定了早期巫术的基础。这种乌头文化的实质乃是巫、医、君三位一体,成为建立母系社会国家组织的一个支柱。这种母系社会组织的高级形式完成于神农、黄帝时代。延至后世男子掌握了谷物酒,这个人类创造物与乌头这一自然物相对立,从而用相同的医幻双重功能剥去笼罩在妇女头上的灵光和怪圈。酒与声、色、歌、舞相结合产生酒的文化这对父系社会国家形式取代母系社会国家形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时代始于舜、禹,完成于启、少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