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伟 《新农业》2012,(2):35
辣椒(甜椒)在生长中、后期常发生烂果现象,严重影响产量,然而菜农在防治过程中不能因病科学施药,收效不佳。现将不同烂果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1.疫病引起烂果一般从果蒂部染病,开始呈水渍状灰绿色斑,后迅速变褐软腐。空气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病果干缩不脱落。其他部位如茎杈枝叶上常有水  相似文献   

2.
正沾化冬枣后期烂果性病害是沾化冬枣在采前、采后及贮藏期间常发生的主要病害,是由众多的病害引起的;其中主要是轮纹烂果病、冬枣软腐病、冬枣缩果病、冬枣浆果病等。1发生时间与基本症状1.1轮纹烂果病:轮纹烂果病感病初期,枣果面以表皮为主出现浅褐色小病斑,之后扩大为红棕色大病斑,病斑成规则型轮纹状,病部果肉组织浆烂,如果果园发病率过高,则会在清晨发出酒香,最后脱落。冬枣轮纹烂果病是沾化冬枣后期主要烂果性病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棚温室栽培番茄 ,常出现烂果现象。烂果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缺钙而引起的脐腐病 ,群众称为烂脐病、黑膏药 ;另一种是由真菌而引起的晚疫病 ,使青果产生暗褐色病斑而不能食用 ,对产量影响很大。烂果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和保水差的新园及重茬地块 ,但碱性过重的田块也会诱发脐腐病害。此外 ,晚疫病多发生在未成熟的青果上 ,后期天气潮湿时 ,病斑处出现白色霉状物。当空气湿度在70%以上 ,气温在15~25℃时 ,最易发生流行。1缺钙性烂果防治措施实行地膜覆盖 ,既可以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发育 ,增强根系的吸肥吸水力 ,又可以保持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4.
程冉 《农技服务》2004,(8):33-34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主要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所致,烂果率在10%~70%。苹果烂果病发病在贮藏期,但感病却在生长期,因此,防治此病,必须从苹果生长期抓起。  相似文献   

5.
程冉 《油气储运》2004,(2):40-4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其实,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所致,烂果率在10%~70%,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苹果烂果病发病在贮藏期,但得病在生产期,为此,防治此病,必须从生产期抓起.……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三、真菌性病烂果的识别与防治 这类病烂果由病原真菌侵染所致,可以传染,受害果实上出现不同形状的病斑和霉层.根据果实的受害期,可分为两类,第1类主要为害成熟果实,如炭疽病、根霉果腐病、酸腐病等,第2类主要为害青果,如绵腐病,绵疫病、晚疫病、圆纹病、灰斑病、黑斑病、早疫病等.  相似文献   

7.
烂果病是果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而果实轮纹病是引起果实烂果的重中之重。果实轮纹病从幼果期侵入幼果,并且在果内一直潜伏,到近成熟期大量发生,贮藏期继续发生的病害。一个果园烂果率为30%是常见的,有的烂果率甚至高达80%以上。典型果实轮纹病表现在果皮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颜色深浅不一的轮纹、向四周扩散、呈淡褐色或褐色,并有褐色粘液溢出果实,病斑发展迅速,在高湿适温条件下,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常发出酸臭的气味,病部中心表皮下逐渐散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8.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果园烂果率可从10%~70%不等,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生原因,探索其有效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一些次要病虫将演变为重要病虫的趋势 1.苹果烂果病致灾频率增加,成为最重要的防治对象 苹果烂果病是苹果轮纹病和苹果炭疽病的统称。生产上这两种病害发生规律相似,防治方法一致,并都会引起烂果.故统称烂果病。近十年来.随着新发展的红富士.乔纳金等感病品种进入盛果期,苹果烂果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致灾频率增加。1998  相似文献   

10.
<正>香河县苹果栽培品种繁多,近年来又不断引进新品种,但随着新品种的引进,也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富士苹果粗皮病、轮纹病、烂果病和二斑叶螨在许多地方大发生,病虫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香河县苹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1苹果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情况通过对近40个果园的调查,危害苹果生长的常发性病害有30余种,危害最严重的是轮纹病、烂果病,其次是炭疽病、霉心病、疫腐病、果锈病、锈果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灰霉病已上升为日光温室番茄的主要病害,流行年份发病率可达45%以上,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我们对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一、症状表现受病原物侵染后,番茄叶、茎、枝、花和果实均可发病,以果实发病最重。苗期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黄褐色。成株期主要危害花器和未成熟果实,造成落果、烂果。叶片上初见浅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上有浅轮纹并引起腐烂。染病的花瓣、花蕊形成褐色腐烂。果实被害,近果蒂、果柄或果脐处首先显现病状,病部变软、萎蔫,病部果面呈灰白色水渍…  相似文献   

12.
辣椒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露地栽培中,由于秋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辣椒烂果现象时有发生,以下是辣椒烂果的一些原因及防治措施。一、疫病烂果这是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果实发病多从蒂部开始,病斑水渍状向果面发展,似水烫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普兰店市同益乡苹果烂果病普遍发生,其中富士苹果烂果率高达6.8%,国光烂果率达0.57%,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在总结生产中防治该病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病害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以下防治方法,供广大果农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辣椒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疫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辣椒疫病常造成大批死秧、烂果。由于多种病害威胁,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辣椒病害种类很多,搞好主要病害的防治是确保辣椒高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1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倒伏。成株染病:叶片上  相似文献   

15.
1枣浆烂果病为害症状 枣浆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 1.1浆烂型.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浅褐色软腐,脓状,有酒糟味,后期病果皱缩成深红色至黑色腐果,表面密生黑色瘤状小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5,(5):15-15
茄子绵疫病又称掉蛋、烂茄,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多雨年份和季节常暴发成灾,造成严重损失。一、症状识别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以近地面幼果发病居多。果实发病初期在茄果表面产生水渍状圆形小斑点,后迅速扩展蔓延至整个果实。病果病部黄褐色或暗褐色,逐渐收缩、变软,表面出现皱纹,湿度大时病部长满茂密的白色絮状霉层,内部果肉变褐、腐烂。病果后期多脱落,在潮湿地面上迅速全部烂光,也有的留挂在枝上,腐烂后失水干缩成黑褐色僵果。有时叶片、枝梢也能发病,被害叶片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有时有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稀蔬的白…  相似文献   

17.
<正> 据调查,番茄在生长季节容易发生烂果,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绵疫病引起的烂果 绵疫病主要为害果实,初期果面上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并有深浅褐色交替的同心轮纹,后渐变成黑褐色。病部一般不软化,但较易脱落。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4次药。可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2 脐腐病引起的烂果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通过对威县枣树种植面积最大的第什营乡南郭庄村枣树病害调查,发现枣树烂果病比较严重,尤其是采收前后发病率居高不下,极大地影响了枣农的经济收益和生产信心。经调查发现造成枣烂果病的罪魁祸首是枣轮纹烂果病和枣软腐病,为了有效防治此病,在对发病因素进行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请教枣树专家,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经试验效果显著。1症状1.1轮纹烂果病。枣烂果病发生在枣果近成熟期和采收后,每到8月份以后就开始发病、落果,未到成熟  相似文献   

19.
纹枯病能在春季发病为害的病害很多,但目前早春发生较多、为害较重的为纹枯病,近年来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块发生较早,防治不力,可能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把小麦纹枯病作为早春麦田的重点防治对象。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叶鞘上,病斑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斑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由于花秆烂茎抽不出穗或抽穗后形成白穗。一般在小麦群体较大,长势较好,肥水施用过多,田间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易于发病。因此应注意田间生长动态,发现病情及时防治。一般可用5%井岗霉…  相似文献   

20.
黑星病、黑斑病、腐烂病、花腐病、各种越冬害虫。 防治措施 1、剪除病虫枝、剪除病僵果、刮除老翅皮、粗皮组织、病斑,并集中销毁。 2、清理果园中的枯枝、烂叶、病虫果,并集中销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