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价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指导云南余甘子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发展,采集云南和广西来源的11份余甘子种质,同质园条件下对其果实总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等组分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及聚类分析法比较了11份种质的果实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中的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为64.5~227.08 mg/100 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1.83%~41.35%;味觉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总糖含量与氨基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显著(P0.05),苦味类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从氨基酸含量差异的角度可将11份余甘子材料分为3大类。余甘子氨基酸组成多样性丰富,氨基酸组成与风味关系密切,提示余甘子种质创新应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诱导或选育。  相似文献   

2.
3.
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器官皆含有多糖类化合物,且差异均极显著,大小顺序为:鲜果肉(4.382%)>枝(4.169%)>干果肉(3.530%)>芽(2.951%)>根(2.162%)>老叶(1.750%)>幼叶(1.410%)>种子(0.965%)。不同品种余甘子同一器官的多糖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余甘与粉甘间鲜果肉和种子的多糖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中2个野生植株(A、C)鲜果肉多糖含量高于粉甘,5个野生植株种子多糖含量均高于粉甘,3个野生植株(B、D、E)枝多糖含量高于粉甘。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余甘子果汁饮料,以余甘子果实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余甘子果汁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果肉与水质量比)1∶2(g/g),甜菊糖苷添加量0.080 g/100 g,果胶酶添加量0.03 g/100 g,均质时间60 s,采用该工艺制得的余甘子果汁感官评分最高(88.07分),单宁含量2.39 m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7%,没食子酸含量1.401 mg/mL。饮料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霉菌菌落数均符合国家标准。果汁颜色呈淡黄色,无明显沉淀,带有余甘子的清香,并可保留余甘子特有的回甘特性和风味,口感醇厚,酸涩味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给余甘子品质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余甘子种质创新及果实开发,研究测定源自不同地区的12份余甘子资源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等主要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皮数和腹缝线在聚类指标中可不予以考虑,余下的18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首先单果重、果肉重、果核重、纵径、横径、果肉厚最先聚在一起;粗纤维、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等7个体现了果实质构的指标聚为一类;回甘度和果核粘离度聚为一类;最后Vc单独聚为一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单果重、粗纤维、回甘度、维生素C 4个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玉米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酸、热水、FeSO4溶液对余甘子种子进行处理,其中各种条件均选择了一定梯度,对种子跟踪观察了31d,测定了各个时间段的萌发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余甘子种子的萌发率均有影响,以pH4.0酸,50℃热水,0.10%FeSO4溶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余甘子种子的萌发率,并提前了余甘子种子的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余甘子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余甘子果粉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制备余甘子果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热烫时间30 s,β-环状糊精添加量8 g/200 g,木糖醇添加量5 g/200 g,过80目筛。此条件下制得的余甘子果粉含水率低,为4.99%±0.02%,符合行业标准;产品多酚含量为196.39 mg/g,总糖含量为1.036 mg/g,VC含量为450.86 mg/100 g,感官评分为84.90分;产品粉末细腻,呈橙黄色,冲调性良好,但有轻微沉淀,酸甜可口,回甘明显,稍有余甘子特有清香。  相似文献   

9.
余甘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甘子(Phyllanthus L)系大戟科叶下株落叶小乔木或灌水果树,又名油甘、望果等。原产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在我国栽培利用约1800年历史。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余甘子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有机酸、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等功效因子。故近年来,对余甘子功能因子的研究及其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起来越引起重视。本文就余甘子的功能特性及目前在食品中的开发状况作一简要介绍。1余甘子功…  相似文献   

10.
余甘子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色经济树种,但目前对国内余甘子产业的总体生产情况还没有系统的统计和研究报道,产业链发展情况也还不清晰。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访谈、文献分析和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掌握了国内余甘子主产区的生产、加工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国内余甘子总栽培面积约3.8万hm2,主产区包括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主栽品种有‘高黎贡山糯’、‘盈玉’、‘甜种’、‘粉甘’、‘蓝丰’、‘玻璃甘’、‘大玉余甘’等,加工企业有上百家,分布在南方各省,加工产品主要有果干、蜜饯、果汁、果茶、余甘子粉、含片等。总体来讲,余甘子产业还存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不够、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精深加工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等问题,建议增加产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重视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开发利用、加强余甘子产业主体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产业链向下延伸。  相似文献   

11.
余甘子多糖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超声提取-水提醇沉法从余甘子中提取可溶性多糖,多糖提取率达4.61%。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44.62%。考查了余甘子多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0.38 mg/mL,最大清除率为80.3%,对光照核黄素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0.93 mg/mL,最大清除率为85.9%,对羟自由基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的IC50为0.39 mg/mL,最大抑制率为71.3%。实验结果表明余甘子富含活性多糖,余甘子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最大清除作用与茶多酚相近,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海藻酸钠对滇橄榄进行涂膜保鲜单因素试验,根据测定结果,选择浓度为0.10%、0.20%的海藻酸钠与浓度为0.75%、1.00%、1.50%的茶多酚进行复配涂膜,研究其对滇橄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涂膜处理后的滇橄榄贮藏品质优于CK组,在6组不同浓度配比下,以0.10%海藻酸钠与1.50%茶多酚复配保鲜液的保鲜效果较好,可保持滇橄榄较好的感官品质,延缓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抑制呼吸强度,能将滇橄榄保鲜期延长至15 d。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余甘子不同器官中19种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干热河谷区余甘子不同器官(根、茎、叶、果实、种子)中19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所有余甘子器官样品中均检出B、Cu、Fe、Mg、Mn、Ni、Zn、Ca、K、Na、P、S共12种元素;Se、Si、Co、Cr、Pb、Cd、Mo仅在个别器官样品中检出。不同器官中B、Cu、Fe、Mg、Mn、Ni、Zn、Ca、K、Na、P、S元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的特征。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负)相关关系。B、Cu、Fe、Mg、Mn、Ni、Zn、Ca、K、Na、P、S共12种无机元素可将余甘子不同器官分为3类,种子、茎、叶片聚为第一类,果实为第二类,根为第三类。Fe、Na、Zn、Cu、Ca和B元素是余甘子不同器官中的特征性元素。表明不同器官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和分配具有一定选择性,无机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泡滇橄榄为原料,对分离出的一株产气酵母菌进行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从胀袋泡滇橄榄产品中分离获得一株产气酵母菌株,利用26S rDNA 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开展耐受性及消毒剂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泡滇橄榄中产气菌株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该酵母菌具有耐酸性,在pH 2.5 条件下依旧能够生长,而其耐热性能较差,75 ℃处理5 min 便可将其杀死;pH 值较低时,两种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对该酵母菌的抑制效果差异不明显,但pH 值较高时,山梨酸钾的抑制效果较佳;4 种消毒剂中对酵母菌抑制效果最好的为过氧乙酸,其次为次氯酸钠,而二氧化氯和二溴海因几乎无抑制作用。综上,泡滇橄中产气酵母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具有较强耐酸性,过氧乙酸对其抑制效果较好。本研究为泡滇橄榄的工业化生产及滇橄榄系列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谷子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具有代表性的416份中国谷子品种的研究结果证明,绝大多数品种蛋白质含量为10—13.99%,平均含量为11.73±1.40%.谷子品种的粳糯性及适口性与蛋白质没有内在联系.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及天冬氨酸是中国谷子氨基酸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还研究了中国谷子蛋白质氨基酸的相互关系,并进行了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柴胡根部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芝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149-153
旨在了解柴胡的营养价值与保健药用功效。以11种柴胡的干燥根为试验材料,利用L-890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含有17种氨基酸,种类较齐全。其中包含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儿童必需氨基酸2种,各类味觉氨基酸等,色氨酸由于在酸水解过程中被破坏,未进行测定。这11种柴胡的氨基酸的E/N值在0.291~0.510;E/T值在22.5%~33.8%,接近理想蛋白质的要求;RAA及RC的数值大都接近于1,SRC的数值都在80以上,接近100。根据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谱,这11种柴胡根部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的比例大部分符合该谱,只有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中度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