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对麻竹等4个丛生竹种的田间育苗试验和撑绿竹等4种丛生竹种的大田生产观测表明:丛生竹分株留蔸育苗与带蔸埋秆育苗,竹苗产量和苗木地径差异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前者可比后者平均每丛增产苗木28.0%-106.0%,竹苗平均地径大10.0%~54.0%。分株留蔸育苗各竹种预留母竹数量和地径与当年竹苗产量和地径,除大头典竹外,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拱棚催出的银杏露白种子进行了继续催芽后移栽和直播大田育苗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继续催芽后移栽培育的苗木,其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比直播大田法提高8%和4%,Ⅰ、Ⅱ级苗株数前者比后者增加10900株/hm2。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播种时间、密度、营造林方式对观光木进行了栽培和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月初是观光木播种育苗最佳时期;芽苗移栽平均苗高是直播苗的3.18倍,平均地径是直播苗的2.07倍;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一年后高生长达112.1 cm,是裸根苗的1.77倍,地径是裸根苗的2.04倍;密度控制幼苗期以64株/m2为最佳,苗木合格率可达90.37%。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株留蔸和全翻蔸分株移栽 2种育苗方法 ,对撑麻青 1号竹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分株留蔸育苗法显著优于其他育苗方法 ,平均每 1丛竹繁殖系数达 1∶4 5 5 ,竹苗平均地径 2 90cm ;预留母竹数量和地径与新生竹苗数量和地径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进行贮藏和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种子通过干藏和砂藏均能发芽,干藏苗圃平均发芽率46.0%,砂藏优于干藏,达51.0%;1年苗高、地径交替出现4个生长高峰;苗木生长较快,1年苗平均地径0.46cm,平均高11.5cm,2年苗平均地径1.10cm,平均高85cm,2.5年平均苗地径1.70cm,平均高136cm,4年苗平均地径3.90cm,平均米径2.5cm,平均高252cm。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郁闭度对八月竹发笋量和一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活竹株数、一年生竹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八月竹发笋量、活竹株数、死竹株数、一年生竹基径和多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2)八月竹发笋量随乔木层郁闭度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八月竹死竹株数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八月竹平均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均随乔木株数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八月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sii)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重要用材树种之一。1984年,我园引入美国落基山花旗松种子进行引种。通过5年培育,该树种已能在延安安全越冬,无病虫危害,生长良好,平均地径1.59cm,平均树高0.43m,最大地径达2.15cm,最高达0.78m。引种地与美国落基山地区气候条件相比较,其气温在原分布区之间,极端最低温偏低9℃,最高温偏低4℃左右,年降水量相差较多,在2—3倍以上,海拔高和无霜期在原主要分布区之间。育苗采用塑料棚容器直播。1年生苗高6.1cm,当年冬季在塑料棚内越冬,翌年初春揭掉薄膜。2年生苗高12.2cm,地径  相似文献   

9.
该文报道了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和火箭盆、无纺布、塑料钵容器等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火箭盆容器培育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为39.14 cm和0.96 cm;无纺布容器苗和大田播种苗次之;塑料钵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主根长度、主根直径、1级侧根数、1级侧根平均长度、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茎鲜质量比和根茎干质量比等指标影响显著,火箭盆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培育的苗木侧根系发达,根系质量好;而大田播种苗和普通塑料容器苗的主根发达,侧根少,根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0.
云南高氏甜龙竹苗木质量分级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高氏甜龙竹(商品名)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效果,在昆明市嵩明县、富民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元江县开展了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研究了高氏甜龙竹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苗木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富民县和元江县对Ⅰ级苗的要求较高,富民县Ⅰ级播种苗要求苗高≥8.31 m、地径≥4.63 cm,元江县Ⅰ级扦插苗要求苗高≥6.55 m、地径≥3.67 cm。高氏甜龙竹不同育苗方式,其苗木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表现为播种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扦插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状况和每丛株数,播种苗的平均根系数量、根系总质量、每丛株数分别是扦插苗的7.07倍、7.13倍和6.69倍,表明播种苗以后的生长潜力更大。不同等级的高氏甜龙竹苗木的造林效果,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Ⅰ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Ⅲ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低于82%。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生态是自然和谐的保证,有了对自然的保护之心,人与自然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欢愉的和谐状态。本期我们特别刊发浙江省武义县白鹭休闲飞舞的摄影作品,以唤起人们心中对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林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林业是近10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门边沿学科。文章从我国对城市林业的理论认识、城市林业的实践和城市林业的专题研究三个方面概述了城市林业研究的进展,并提出近中期需要有所突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初春走苗寨     
迎着早春的风,乘着美好的心情,我们走向贵州,这个多彩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早就听说贵州黔东南是一个令人迷醉的地方,这里的苗族、侗族同胞千百年来以美丽的服饰和动听的歌舞著称于世。他们喜欢水和歌,历来就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烈因此,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实路径的选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均匀设计法在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刺槐插根苗的叶柄为材,采用均匀设计及其分析方法,以84消毒液为消毒剂,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得出最佳消毒处理组合为:消毒液有效浓度0.3%,时间4.07min。  相似文献   

16.
对渗透压和毛细现象的定量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中,毛细上升只能说明小型植物水分向上移动的范围,而对高大植物(几十米高的大树)来说,渗透压起重要作用。植物生理学中认为,植物体内水分上升的动力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根压”的产生是由于植物细胞内存在着渗透压,“蒸腾”则是由于植物顶部水势高,而顶部大气水势低,致使水分向上渗透而产生拉力。因此,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中,可认为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廊坊市果品发展现状的分析,从优化树种和品种结构、优化布局、提高果品质量、扩大栽培面积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论述了廊坊市果品业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并提出了廊坊市果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对回归方程作回归显著性的F-检验时,如何用拟合不足平方和来检验回归模型的合理性,这对于林业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影响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子、生理生化基础、遗传变异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对我国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WATT  A. 《Forestry》1957,30(2):134-138
The development of board and pulp manufacture is discussed inthe light of the country's dependence on imports of timber andtimber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of board and pulp projectsis traced up to the present time, and the individual requirementsare briefl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 country's forestryprogramme, of consumption trends in industry, and of trendsin the main exporting countries on the possible future courseof hom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that while expansion is likely in both board and pulp manufacture,pulp development may claim greater attention in spite of itsmore formidable problems.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need forcareful plann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ard and pulp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