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庞泽海 《花卉》2012,(9):34-35
盆景分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岭南瓮景中的树桩盆景以其独有的蓄枝截干制作手法,创作出一大批大树缩影的优秀作品,享誉海内外。然而岭南山水盆景却发展艰辛。在各种盆景展览中。很难发现行岭南山水盆景作品的参展。  相似文献   

2.
岭南盆景经过近百年的时间,通过岭南几代盆景艺术师的努力,从雏形到逐渐成熟,终于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时至今日,岭南派盆景已经被世人认可,在国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国内盆景界中最具活力,最有特色,最有潜质,最有影响力的盆景之一。不少国外盆景人士对岭南盆景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岭南盆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技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盆景的一大流派。岭南盆景要不断学习其他盆景流派的长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创新提高,这已成为岭南盆景界同仁的共识。但是,岭南盆景艺术如何创新?是否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是否能突破已有的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荣耀 《花卉》2017,(19):43-43
岭南盆景过去基本没有附石的形态,虽然也有人在盆中以山石、植物、蒲草等搭配构成景观,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附石盆景。岭南真正意义上的附石盆景,是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叶恩甫先生则是这一盆景造型的先驱者(图1)。叶恩甫(1896—1966),广东佛山商人,  相似文献   

5.
岭南盆景就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岭南盆景艺术师对各种素材进行培植、加工、造型,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相似文献   

6.
陈金立 《花木盆景》2005,(11):36-37
地城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各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树木,为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为异地盆景艺术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成功经验。驻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9日至11日,应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之邀,本人作为特邀嘉宾专乘赴香港参加了该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就职典礼。在港期间,笔者与香港盆景界同仁进行了广泛的盆艺探讨和交流,并借此机会专访了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会长黄就成先生。黄就成,现年65岁,现任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会长及创会会长、香港工会联合会业余进修中心园艺导师、香港圆玄学院园艺技师。从事盆景艺术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14,(11):78-79
罗小冬出生于1962年12月,现任国际盆景协会(BCI)中国地区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 他是一名政府公务员,自幼即喜欢艺术,1990年代接触盆景后,就被岭南盆景的优美造型和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从1995年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开始从事岭南盆景的栽培与创作,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和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谢荣耀 《花卉》2013,(10):38-39
一、岭南盆景的创作构思 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是艺术创作所要求达到的一种较高境界。要创作一盆好的岭南盆景,也要求作者要有这样的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1.
松树雄壮、挺拔、常青的风姿和它坚毅、刚强的生命气质,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崇尚,也是盆景界常用的传统树种。江、浙、沪的松树盆景历两三代人培育,已相当成熟。在岭南盆景未成为系统流派时,香(九里香)、榆、松、柏一直为常用树种,山松(岭南地区习惯称马尾松)近十多年来更是受到热捧,有可能发展成为近代岭南盆景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2.
黄就成 《花卉》2014,(1):29-29
火棘盆景有两个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个是结果很多,但失去了岭南盆景特有的树形美,另一个是岭南盆景的形态保留下来了而结果不多。  相似文献   

13.
谢荣耀 《花卉》2010,(5):28-28
1990年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办的首届粤港澳盆景艺术展览上,一盆题名“紫霞垂照”的勒杜鹃盆景,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喷喷称奇,亦引起岭南盆景界同仁的瞩目。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岭南盆景传统枝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突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枝法。  相似文献   

14.
《花木盆景》2006,(6):16-16
原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顾问,广州盆景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岭南盆景艺术的一代宗师陆学明先生,因病于2006年5月11日17时 23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2013,(11):32-40
中国岭南盆景技艺的精髓是蓄枝截干,盆景树木经过作者年复一年的“蓄"与“截",枝干曲折流畅.节节渐细到梢,截干后留下的累累疤痕,更使盆树增添久经风霜的沧桑感。在各种地域风格的盆景示范表演中,岭南盆景技艺是最难表现的。此次表演中,吴成发大师不仅将岭南盆景蓄枝截干、脱衣换锦等技艺的美妙呈现出来,更融合中国北方盆景的破干拿弯及蟠扎等技艺,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盆景创作“大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盆景流派中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岭南盆景风格,并结合江西实际,提出了岭南盆景对江西盆景发展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14,(7):1-3
好联盟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陈昌在开幕式答谢词中表示,这次展览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形式的展览,展现岭南盆景乃至中国盆景多年来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岭南盆景的国内外影响,并为推动中国盆景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走向世界做一些探索、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谢荣耀 《花卉》2009,(9):8-9
盆景的创作过程充满着辩证法。胡运骅在《盆景创作与欣赏》中说到,“要创作一盆优秀的盆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巧与拙、形与神、变化与统一、主与宾、藏与露、动势与均衡、以及景中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他阐述了盆景创作普遍适用原则,指出了盆景创作的各种辨证关系。岭南盆景的具体制作过程也存任不少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14,(3):7-7
邱政 1976年生于广东,现居重庆。毕业于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大学植保与园艺本科专业,现任山城盆景痴友会所法人、广东省盆景协会理事。初学时深得岭南盆景名师陆学明、苏伦、刘仲明、李伟超等先生的热心教益,先后在广州“岭南盆景之家”、深圳“盆景世界”、佛山“中国盆景大观园”求学。得益于林鸿鑫大师的言传身教,并举荐到台湾和日本勤工俭学,得到了梁悦美教授和小林国雄大师的教导,专攻松柏类的栽培与造型。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1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