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方法]选择中熟玉米自交系502作母本,588作父本,进行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新玉41号区试产量907.15 kg/667 m~2,比对照新玉13增产8.86;,生产试验产量86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126.6 d,比对照晚熟2.9 d,所需≥10℃有效积温2 600℃.耐旱指数1.39,超过1级耐旱水平,具有极强的耐旱性.籽粒容重730 g/L,淀粉含量75.96;,千粒重330 g,籽粒半马齿,金黄色.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结论]新玉41号中熟耐旱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审玉2007年31号).2008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80475.8).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春播、南疆地区套播种植.  相似文献   

2.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玉米产业竞争力,推动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发展,成为当前玉米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南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发展现状、制约因素,提出“良种+良法+良机+规模化+烘干”协同发展的解决办法,为河南玉米直收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2004~2008年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中23个两系早杂组合的29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穗实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穗实粒数与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有效穗次之。该作者认为长江中下游早中熟两系早杂,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应着重选择大穗型、高结实率的组合,同时兼顾早熟性,这样更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 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 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5.
玉米优化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籽粒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程度为行粒数〉轴粗〉出籽率〉穗行数〉穗位〉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轴粗〉出籽率〉穗位。认为单籽粒产量改良,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行粒数,适当增加轴粗,以利提高千粒重,协调好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三者关系,实现单株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玉米几个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熟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0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秃尖长、穗粗和倒折率。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对产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和行粒数是辽宁省中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选育中熟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适当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中熟棉在新疆生态条件下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旱区棉花高产优质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D组陆地棉区试的20个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15个主要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形态和产量性状以果枝始节、果枝数、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为19.43%、6.08%、5.87%、5.74%;品质性状以伸长率、纺纱指数和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为10.72%、6.81%、5.61%。15个数量性状中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的有衣分与皮棉产量、绒长与纺纱指数等12对性状,达显著水平的有单株铃数与皮棉产量、绒长与比强度等7对性状;产量性状中以单株铃数、衣分对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单铃重次之;纤维品质性状中比强度、整齐度、绒长和麦克隆值是影响纤维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分别通过其他性状对纤维品质的间接作用也较强。[结论]在棉花高产优质育种实践中,须充分关注性状间的依存与制约关系,形态性状、产量因素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泽玉19是由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以自选系HZ66为母本,以HZ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2006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玉米受旱前后的籽粒性状变化及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玉米抗旱育种和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充分灌水量为100%,设置80%、60%、40%、20%和0%共5个欠量灌水比例,在此6种水分梯度水平上,测定10份玉米杂交种的10个籽粒构型相关性状指标,研究籽粒性状随灌水比例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随着灌水比例减少和旱情加重,玉米单株粒重、百粒重、粒长、粒宽、矩形性、粒色R和粒色G逐渐降低,而籽粒的粒厚、圆形性和粒色B则逐渐增加;单株粒重、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圆形性、矩形性、粒色R、粒色G在不同灌水比例间差异达到显著以上水平。【结论】玉米杂交种籽粒性状对干旱胁迫有明显的响应。单株粒重、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圆形性、矩形性、粒色R、粒色G可作为玉米抗旱鉴定和抗旱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南疆地区春播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用16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各试验杂交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南疆春播条件下,玉米杂交种的穗粗、株高、穗长、出籽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选择抗倒伏、株高适中偏高、果穗中长、出籽率高和偏晚熟品种是提高籽粒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百粒重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生产上评价和筛选抗旱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田正常灌水和旱胁迫对比试验,研究早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与抗旱性的相应变化.[结果]与正常灌水对照相比,旱胁迫使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降低,百粒重变化不显著.受旱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高的品种耐旱指数大.[结论]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密切,旱胁迫后单株粒数或单株粒重可作为玉米抗旱品种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破碎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18-2026
机械粒收是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是玉米实现全程机械化、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当前,籽粒收获过程中破碎率高的问题不仅降低玉米等级和销售价格,而且导致收获产量下降,并增大烘干成本、增加安全贮藏的难度,是推广机械粒收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玉米不同基因型间籽粒破碎率存在显著差异,抗破碎特性是可遗传的性状,可通过育种培育抗破碎率的品种;不同收获机械和作业参数对籽粒破碎率有显著影响,选择轴流式收获机,并根据玉米生长、成熟和籽粒含水率状况及时检查与调试收获机参数是保证低破碎率的有效措施;生态环境因素对破碎率也有显著的影响,籽粒形成、自然干燥和收获期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到籽粒硬度、容重、含水率和质地等与籽粒破碎相关的特性;种植密度、水肥管理、收获时期等栽培管理措施对籽粒破碎率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应选择适宜生育期内能与当地光温资源匹配的品种以及确定品种适宜的种植区域。合理种植密度、优化氮肥管理和适量灌溉有利于降低破碎率,而选择在最佳收获期收获是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目的】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玉米生产转方式的关键。明确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研究影响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方法】利用2011—2015年在西北、黄淮海和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15个省(市)168个地块获得的1 698组收获质量样本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平均为8.63%,杂质率为1.27%,田间损失籽粒(落穗、落粒合计)为24.71 g·m~(-2),折合每亩损失16.5 kg,平均损失率为4.12%,破碎率高是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收获玉米籽粒平均含水率为26.83%,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及机收损失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破碎率(y)与籽粒含水率(x)符合二次多项式y=0.0372x~2-1.483x+20.422(R~2=0.452**,n=1 698),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含水率大于19.9%),破碎率随籽粒含水率增大而增大。【结论】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时破碎率偏高,而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对此,建议选育适当早熟、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脱水速度快的品种,适时收获,配套烘干存贮设施等作为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7.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8.
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对28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大田开花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和抗旱性与水旱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自交系的产量与其在正常灌水条件下的产量性状高度正相关,而与正常灌水条件下的株高和穗位高等性状呈高度负相关;穗粒数多的自交系比穗粒数少的自交系在干旱条件下更高产也更抗旱;穗粒数、株穗数和株高这3个性状与旱地玉米高产抗旱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杨欢  沈鑫  陆大雷  陆卫平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71-2082
【目的】阐明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为糯玉米品质调优提供支持。【方法】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人工辅助授粉后利用智能温室进行高温(35℃)胁迫处理,胁迫时间分别为花后1—5 d、1—10 d和1—15 d(DAP),研究其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淀粉理化指标(粒度大小和分布、链长分布、晶体结构、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显著减少每穗粒数和降低籽粒粒重,进而导致产量损失。与对照相比,1—5、1—10、1—15 DAP高温胁迫下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9.3%、47.4%和50.9%。高温胁迫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降低。高温胁迫增加了淀粉粒平均粒径,且增幅随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处理下淀粉最大吸收波长、晶体结构和回复值均呈典型的糯性特征。高温胁迫增加了淀粉中长链比例,且其在1—10 DAP高温胁迫下苏玉糯5号最高,渝糯7号最低。结晶度对高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响应品种间、年度间有显著差异。1—10 DAP高温胁迫对糊化特征值无显著影响,1—5和1—15 DAP高温胁迫下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糊化温度显著增加,且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增幅以1—15 DAP高温胁迫下较大。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使热焓值降低,胶凝温度、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升高。热焓值在1—5 DAP高温胁迫下最低,胶凝温度在1—5 DAP高温胁迫下最高,回生值在不同高温胁迫持续时间下无显著差异。【结论】籽粒产量在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下显著降低,降幅随胁迫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大。高温胁迫增加了籽粒蛋白含量、抑制了淀粉积累。高温胁迫通过增加淀粉平均粒径和淀粉中长链比例来影响淀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1—15 DAP高温胁迫下淀粉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回复值最低;1—10和1—15 DAP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胶凝温度低于1—5 DAP,但回生值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