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遂昌县松林内鞘翅目害虫的种类及其种群动态,2008-2011年,应用林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M-99监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山松(P.taiwanensis)等松林鞘翅目昆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遂昌地区松林内的鞘翅目昆虫有13科60余种,其中危害松树枝、干的害虫有16种,害虫天敌有3科4种;象甲科、小蠹科和天牛科,分别达5、5和35种,其中角胫象(立毛角胫象Shirahoshizo erectus、马尾松角胫象S.patruelis)、马尾松梢小蠹(Cryphalus nassonianus)及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为优势虫种,异色郭公虫(Tillus notatus)是重要的天敌种类,并对角胫象、马尾松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松墨天牛和短角幽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的成虫羽化时间、种群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林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窗模型是一类以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为主要驱动变量对森林动态进行模拟预测的方法, 因其参数易于获得和估计, 结构灵活而开放, 便于研究者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森林类型中得到广泛应用。阐述了林窗模型假设及其发展变化, 系统总结了林窗模型树木生长方程以及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 分析了林窗模型对树木死亡过程和更新过程的模拟方法, 指出目前林窗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平潭岛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灌草丛、针叶林、针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特征的变化,探讨平潭岛与邻近海岛和大陆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4种群落类型共有53科89属104种植物,群落类型间及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从灌草丛到针阔混交林阶段呈上升趋势,阔叶林阶段呈下降趋势。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变化,乔木层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层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草丛;草本层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单因素方差分析,乔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呈显著性差异(P<0.05);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在针阔混交林与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呈显著性差异(P<0.05)。平潭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明显低于普陀山岛和大陆。  相似文献   

4.
通过典型样地法对小兴安岭地区的3种红松混交林进行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探究重要值、生物多样性和更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与林分更新并无多大关系,但乔木树种的重要值却对森林的更新演替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改变林分树种组成,在尽可能少的人为干扰条件下可达到改善森林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城市半自然森林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城市化影响的半自然森林更新特征,可以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借鉴。文章以上海辰山残存半自然森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为对象,调查分析半自然森林更新苗的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 hm^2样地更新苗共5 937株,分属22科32属37种,其中上海自然分布的乡土种占57.89%,明显高于城市人工林的乡土树种比例;香樟、构树、天竺桂、朴树和小蜡等5种更新苗占总数的57.2%,聚集性分布格局明显;在11个植被群落类型中,各类型更新苗的丰富度普遍较高,不同树种的更新苗存活和发育潜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北方森林林火发生驱动因子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方森林作为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林区气候变暖,林火发生的数量和过火面积都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因此研究北方森林林火发生驱动因子及其变化趋势对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从北方森林林火发生的主要控制因子和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林火发生的预测方法及变化趋势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林火的驱动因子既包括在大尺度上气候的作用,也包含植被、地形、可燃物和人类活动等局部尺度的影响。近几年来对气候变暖下林火状况趋势预测更倾向综合考虑气候和局部控制因子的作用。对我国而言,需要在更大的区域尺度上开展林火发生预测的研究。研究认为,北方森林林火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确立林火发生的关键控制因子以及完善现有的林火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群落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3种典型森林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断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主要为马尾松、柏木等针叶树种,短柄袍栎、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种及多脉青冈、石栎等常绿阔叶树种;2)针叶群落中乔木层个体高度级频度顶点位于10~15 m,针阔混交群落与阔叶群落为5~10 m;3)阔叶群落中短柄袍栎和栓皮栎等优势种的胸径频率为逆J字型,伴生树种主要为L型或逆J字型,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表明优势种种群处于稳定状态;4)针阔混交群落针叶优势种的种群属于单峰型和逆J字型的衰退类型,阔叶树种多为逐渐增长的L型或间歇性发展的多峰型;5)针叶群落优势树种胸径频率属于典型的单峰型,伴生树种为单柱型或L型;6)由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推断三峡库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为针叶林群落→针阔混交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珠海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与植物组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珠海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和不同绿地类型的植物组成和配置模式。珠海城市森林分为 3大块 :城市中心区森林、西部城市发展区森林、东部海岛区森林 ;着重分析了以下 5种绿地类型的植物组成特点和配置模式 :(1)行道树的组成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树冠大而美、突出滨海特色等 ;(2 )海岸绿地植物包括红树林、海滩植物、沿海道路和临海低丘植物 3种类型 ;(3)岛屿观赏植物有 6 4种 ,分为 5种类型 ;(4)黄土石坡裸露地生态绿化分为 3个阶段 ,采用 4种不同的模式 ;(5 )残次林改造采用 3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The morp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variation of two types of Gremmeniella abietina var. abietina causing scleroderris canker on conifers was investigated in Pinus spp. and Picea sp. sapling stands in northern Finland and the Kola Peninsula. Small - tree type (STT or B type) of G. abietina was detected alone in 13 Scots pine, three lodgepole pine and two Norway spruce sapling stands out of 26 stands investigated, both STT and large - tree type (LTT or A type) were observed in six Scots pine stands, and LTT was detected alone in two Scots pine stands. For the first time, G. abietina was found to injure Norway spruce saplings in a respective plantation in northern Fennoscandia. STT isolates produc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more conidia in vitro than LTT isolates.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in conidia septation revealed that STT produced conidia with more than five septa more frequently than did LTT. There was a greater range in variation in septation in STT than in LTT, with overlapping between the types. Isolates of both types were equally associated with cankers, coloured wood, pycnidia or apothecia in the infected saplings.  相似文献   

10.
东源县东江水源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文章在分析东源县东江水源林地区的林地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该县东江水源林树种选择以及树种搭配的10种混交类型比较试验,并对各混交类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选择出马占相思、米老排、红锥和火力楠为营造水源林的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以大叶相思、黧蒴、杨梅、红荷木和鸭脚木生长较好,初步确定比较适宜的混交模式为红苞木+枫香、桐木+红锥、木荷+桐木、樟树+马占相思4种。  相似文献   

11.
次生常绿阔叶林抚育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在江西省德兴市和信丰县进行次生常绿阔叶林抚育改造试验,10a研究结果表明:(1)更新初期次生林组成抚育树种选择应以林分中速生丰产树种米槠、丝栗栲、木荷等为主。米槠等速生树种材积定期生长量在林分中所占比例比其株数所占比例多10%以上;(2)幼龄林疏伐强度的生长效应以中—强度疏伐对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林分主要速生树种数量和材积比例可分别提高15%和5%左右。伐后保留1500株/hm2,疏伐间隔期8~10a;(3)中龄林密度管理后,槠栲类、木荷和次要树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7%、33.9%和29.1%。4a后3类树种在林分产量结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3.7%、29.4%和16.9%,槠栲类直径和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2类树种,表明密度管理能较有效地提高槠栲类树种的生产力,林分保留密度以600~8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珍贵树种人工林下不同套种密度对广东紫珠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生长的影响, 于 7 a 生降香黄檀 Dalbergia odorifera- 檀香 Santalum album 混交林下设置 3 个密度处理种植广东紫珠,即 在行间套种 1 行、2 行、3 行,株距为 0.8 m,分别于定植后 6、12 和 18 个月调查其地径、树高和生物 量。结果表明:3 个套种密度处理间广东紫珠地径差异不显著 (P ≥ 0.05),而高生长在各时间段均差异显 著 (P < 0.05),单株生物量差异极显著 (P < 0.01),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本研究筛选出降香 黄檀 - 檀香混交林下套种广东紫珠的适宜密度为行间栽种 3 行 (12 500 株 · hm-2),6 个月收获 1 次,每年 可采收广东紫珠 1 479.08 kg · hm-2( 鲜重 ),收入可达 5 916.33 元 · hm-2,可显著增加林农短期收益,为珍 贵树种规模发展提供了一种实用可行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在广东省广从公路从化温泉段两侧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种植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黎蒴(Castanopsis fiss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4种阔叶树。造林后调查树种保存率、高生长、胸径生长和树冠生长。结果表明:2a生时,枫香、山杜英、凤凰木的造林保存率均超过96%,黎蒴相对较低,为94.4%;3a生时,3个生长性状在树种间与种植坡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树种生长快慢次序为黎蒴〉山杜英〉枫香〉凤凰木,生长最快的在山坡下部,其次是山坡中部,最慢是山坡上部。黎蒴、山杜英和枫香主干清晰,树形和叶色美观,是适宜的景观树种;凤凰木丛生现象突出,树形不佳,不宜种植在山地。  相似文献   

14.
以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作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海拔3 100~3 600 m 的阴坡、半阴坡,对50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对川西亚高山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经采伐后形成的不同恢复系列(20、30、40 和50 年) 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维管植物167 种,隶属于44 科117 属;次生林物种种类差别不大,但优势种重要值随森林恢复不断发生变化,20、30、40和50年生次生林群落的优势种为红桦,而160~200 年生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优势种为岷江冷杉;随着森林的恢复,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30~40 年之间物种丰富度上升最快,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时显著下降,不同生长型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40 年生次生林最大,箭竹红桦林40 年后均匀度指数相对稳定,藓类红桦林在50 年时有所下降,到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略有增大,乔木与灌木层以及乔木与草本层之间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而灌木与草本层间差异不显著;Shannon 指数随次生林恢复时间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箭竹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50 年生的林分中,为3.796 7, 藓类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30 年生的林分中,为3.654 3, 原始暗针叶老龄林Shannon 指数大小介于次生林之间;群落优势度指数先是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而减小,随后又逐渐增大,乔木层与群落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的幅度较大,藓类红桦林比箭竹红桦林乔木层优势度提前20 年降低到最小值;除优势度指数以外,其他指数在不同恢复系列间差异显著,而在2 种次生林类型间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大,次生林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间的Bray-Curtis 指数也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混交林地上生物量动态过程驱动因子,以准确理解森林服务和功能。 方法 基于东北金沟岭林场的110块固定样地,描述了1987—2017年的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利用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估森林结构、气候、地形和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森林动态过程(生长、进界和死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生物量动态过程对稳定性的作用。 结果 表明,生物量生长量受到林分断面积(β=0.562)、海拔(β=0.853)和年均温(β=0.820)的正向影响,与胸径基尼系数呈负相关(β=-0.274)。生物量进界增长量随海拔(β=0.913)、年均温(β=0.944)的增加而增加,与胸径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β=-0.233)。生物量死亡损失量只与林分断面积(β=0.467)呈显著正相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死亡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 结论 总体来看,海拔和年均温是林分生物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以后要更加关注死亡树木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16.
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主要次生林类型的植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2个生长季的调查,共采集植物378种,分别隶属于78科、215属;2005年设置的37块样地中,共包括植物物种183种,分别隶属于58科、123属,其中乔木34种、灌木33种、草本116种;除主要乔木树种(如蒙古栎、枫桦、胡桃楸、水曲柳和花曲柳)外,常见的植物有色木槭、假色槭、毛脉卫矛、山楂叶悬钩子、荨麻叶龙头草、白花碎米荠、宽叶苔草、粗茎鳞毛蕨和掌叶铁线蕨等;2)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现有植物群落而言,物种数占植物物种总数80%的最小取样面积为251 m2,即约为16 m×16 m;物种数占植物物种总数90%的最小取样面积为423m2,即约为20m×20 m;3)仅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来看,该地区次生林生态系统总体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指数值为3.200~3.600,特别是杂木林高达3.567;但就各层次多样性而言,不同次生林类型差异较大,在多数次生林类型中乔木层多样性水平不高,且均小于灌、草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豆科及非豆科固氮树种是重要的生物固N资源。作为混交树种,在混交林中发挥着改善林地养分及水分状况,维持地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很好地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9—2015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管制树种贸易数据分析我国进口CITES管制树种的种类、来源国、贸易目的和树种来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进口CITES管制树种呈现出进口种类集中、进口树种数量和来源国不断增加的趋势,且进口CITES管制树种基本来源于野外并用于商业性用途。针对贸易现状,文中从保护野生树种资源的角度对进一步规范CITES贸易活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生长过程与演替动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山杨、白桦解析木资料,利用Richards方程拟合了白桦和山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方程,分别编制了二者的生长过程表;同时根据径阶组划分标准,统计各树种在不同径阶组中的株数及其所占的比例,从而对林分内各乔木树种的演替动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杨和白桦作为林分内的先锋树种,处于衰退趋势;红松、冷杉与云杉为地带性顶级树种,将在地带性顶级群落中占据为优势树种;其他树种在演替过程中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南酸枣 >马褂木 >杂种马褂木 >桤木 >观光木 >木荷。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 ;在 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 ,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 ,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