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机采棉等行距密植模式下棉花脱叶催熟规律及其效果,为机采棉提质增效新模式下的脱叶催熟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早5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用量脱叶剂和不同喷洒时间共15个处理,研究机采棉等行距密植模式下棉花的脱叶和吐絮变化规律,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及成本效益特征。结果表明:(1)等行距密植模式下的脱叶率处理7和12最高(98.85%,98.57%),处理5和13最低(30.28%,41.30%),其他处理均达到75%以上;吐絮率处理2和11最高(77.25%,81.80%),处理5和13最低(45.79%,66.42%),其他处理均达到57%以上。(2)每个处理都对产量造成减产,减产2~67 kg/667m~2,减产率1%~23%,其中处理6和14减产最少,1%以内,处理7和9减产最多,23%以上,脱吐隆处理对温度不敏感,可在2个时期施用,瑞脱龙处理对温度敏感,宜早期施用。(3)各药剂处理使得棉花绒长、比强度、成熟系数略有增减,整齐度略微减小,均未达显著差异,对马克隆值影响较大,处理6、11、14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4)处理6、10、14的效益较好,效益减少20元/667m~2,处理7和15的效益最差,效益减少了377元/667m~2。不同时期不同脱叶剂处理均能促进棉花脱叶和吐絮,造成不同幅度的减产,对马克隆值以外的品质参数影响较小,处理6(瑞脱龙15 g/667m~2+助剂15 g/667m~2+乙烯利100 g/667m~2,9月1日)和处理14(瑞脱龙15 g/667m~2+助剂15 g/667m~2+乙烯利100 g/667m~2,9月9日)综合经济效益最好,可在北疆早熟棉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抓好机采棉的脱叶工作首先要科学运用对脱叶使用技术,要认识到脱叶剂的使用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不仅与脱叶剂的选择有关,还与作业质量,天气情况等密切相关,切实提高脱叶剂使用水平,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有效降低机采棉花短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麦后直播棉花熟期迟的问题,现通过喷用不同药剂对其脱叶催熟,使其提早成熟,便于采收。结果表明:试验的4种脱叶催熟剂均有脱叶催熟效果,其中乙烯催熟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李娇 《现代农业》2021,(2):58-59
机采棉栽培管理技术涉及品种选择、株行距配置、水肥管理、全程化调和脱叶催熟等技术环节,其中脱叶催熟技术直接关系到棉花机采质量和纤维加工品质.笔者针对哈密垦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模式,总结近几年哈密垦区机采棉脱叶催熟栽培管理经验,初步探讨了哈密垦区机采棉脱叶催熟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10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新疆已经基本形成一套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系统,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采棉机生产应用技术、机采棉清理加工技术以及机采棉纺纱配棉技术等。其中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采棉机生产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其它几项技术尚需进一步提高。兵团机采棉技术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春涛  承风林 《农村科技》2005,(8):20-20,41
棉花脱叶催熟技术是机械化采棉综合配套技术的关键环节,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采收和加工的质量。为此,我团在以往的化学脱叶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脱落宝、哈威达两种进口脱叶剂的使用剂量配方和使用方法的小区试验和航空作业大田示范试验,为新疆棉区大面积推广机械采棉及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脱叶剂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8种不同脱叶剂和乙烯利不同用量的配比进行对比试验,筛选较好的脱叶剂,以期为南疆棉区找到最佳的脱叶剂品种,实现棉花高产高效。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30团2连3-7条田,前茬水稻,土质为砂壤土,采用幅宽1.52米地膜,配置滴灌带。精量播种,株行距(66+10)厘米,667米2保苗18 275株,灌溉方式为1管4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32  相似文献   

8.
1、实验目的:验证拜尔公司生产的脱吐隆54%SC(悬浮剂)和伟农公司提供的80%噻苯隆WP(可湿性粉剂)(瑞脱龙)对棉花的催熟效果、脱叶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产品在184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直播棉应用脱叶剂催熟的效果,2016年在江苏滨海棉区进行了麦后直播棉脱叶催熟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的脱叶催熟剂中有无噻苯隆对品种中棉所50影响不大,而含有噻苯隆的脱叶催熟剂对品种泗阳822有提高脱叶和吐絮的效果,但有降低铃重和衣分的趋势。本试验棉花在吐絮期因连续的阴雨大风天气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与往年脱叶催熟剂试验有共同点。试验结果的差异是环境影响还是由使用药量、时间、品种导致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不同配方棉花脱叶与催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化学脱叶是在收获前促使棉株绝大部分叶片尽快脱落的一种技术,可以提高机械采收的作业效率并降低籽棉的含杂率.脱叶剂的直接作用以及脱叶后田间通风透光状况的改善,促进棉铃的开裂.而化学催熟即是应用催熟剂解决棉花的后期晚熟问题,尤其在气候异常多变的收获季节.棉花化学脱叶、催熟保障机械采棉,对新疆棉区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提高我国原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为重要.[方法]对国内外现有的棉花脱叶剂进行筛选,筛选最佳脱叶剂产品,研究添加有助剂的棉花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和产量等影响.[结果]北疆棉区机采棉田的化学脱叶与催熟技术是:适宜施药期为8月底9月初;筛选配方为(1)675g/hm2真功夫+助剂有机硅225mL/hm2+乙烯利2250mL/hm2;(2)675g/hm2新产品+助剂888A225g/hm2+乙烯利2250mL/hm2;(3)600g/hm2真功夫+助剂888A225g/hm2+乙烯利2250mL/hm2.[结论]脱叶剂效果除了与脱叶剂用量、喷药时间(温度)等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棉花品种有关.在喷洒同等药量的情况下,脱叶率彩色棉品系远远低于新陆早13号,说明脱叶率不仅和温度等因素有关,还和棉花品种有极大关系.筛选出适合机械采摘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脱叶催熟剂欣噻利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本试验设计了2个播种密度、2个施用量,对棉花产量、脱叶率、开絮率、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12500株/hm2、用量2700 m L/hm2处理霜前皮棉、籽棉总产最高;密度为82500株/hm2、用量1800 mL/hm2处理衣分最高;欣噻利对各处理的子指、株高、第一果枝高度、果枝数无明显影响。脱叶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脱叶效果较好,上部、中部叶片脱叶率达到100%;112500株/hm2各处理脱叶率92%以上。催熟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的开絮率整体高于112500株/hm2。欣噻利对棉花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略有下降。综合来看,棉花脱叶催熟剂欣噻利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机械化采收前或秋季棉花旺长不能正常成熟时,可以及时适量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为优化水平摘锭式采棉机摘锭结构以及筛选合理棉花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析棉花品种、棉花含水率、棉花脱叶时间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结果]棉花含水率、棉花脱叶时间、棉花品种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均显著(P...  相似文献   

13.
不同部位棉铃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株各铃位的衣分率、纤维长度和细度等经济性状较为稳定;而各铃位的铃重和纤维强度等经济性状变化较大,其纵向变化趋于中部>下部>上部,横向以离基递降变化,如各铃位的铃重呈离基递降规律变化,其回归方程为y=6.395-0.476x(r=-0.9961)。因此,改良前一类经济性状主要靠纯化和更换良种;而在栽培过程中,注意调节棉株成铃分布和改善铃位有机营养状况或纯化和更换良种对后一类经济性状的提高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人工授粉条件下 6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纯合度高的陆地棉亲本的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间的异交亲和力差异很大 ,杂交成铃率在41 4%~ 83 8%之间 ,平均杂交种产量 1 2 2 5 5~ 2 2 5 7 5kg/hm2 ;杂交铃与其母本自交铃相比 ,铃重降低幅度 1 61 %~ 2 0 75 % ;衣分降低 7 1 4%~ 1 0 62 % ;籽指提高 2 86%~8 33%。指出棉花杂交种筛选应在确保杂种优势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亲本的异交亲和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选择 ,最大限度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 ,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顶部棉铃发育过程中温度变化对棉铃铃重和品质形成的机理,分析膜下滴灌棉田播种后棉铃铃期发育及品质问题,以及分期播种后棉花顶部棉铃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确定播期及喷施脱叶剂日期,为膜下滴灌棉花确定播期和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2017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以正常温度播种时间为对照、设置3~4个播期,根据不同播期播种,调查棉花铃期,测定棉铃单铃重、棉花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4月8日(早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单铃重较其余播种日期高0.79%~11.02%;花铃期提前3~10 d;棉花纤维长度高1.05%~3.86%、比强度高2.00%~9.49%、整齐度高0.59%~2.03%、马克隆值高0.41%~13.76%。【结论】4月8日(早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发育在23.70~23.86℃的日均温条件下,花铃期提前,棉花顶部铃铃期发育时间缩短,且单铃重较大,棉花纤维品质较高。其中,日均气温对棉花单铃重和纤维品质影响最大,可最为衡量棉花顶部棉铃发育的重要指标。4月29日(晚播)播种条件下棉花顶部棉铃发育由于最低温度的影响导致铃期缩短,棉花纤维发育受到影响,不利于高强纤维和高质量棉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脱叶效果及不同部位果枝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脱叶剂喷施时间,为增产保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5个棉花主栽品种为材料,于吐絮期设置3个喷施处理,分别为吐絮率为10%~20%(T1)、吐絮率为30%~50%(T2)、吐絮率为70%~80%(T3),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脱叶剂处理后,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苗宝21号和新陆早37号在T3的脱叶效果最佳;农大1号、国新73号、C1在T2脱叶效果最佳;脱叶剂处理对苗宝21号和农大1号的吐絮率影响不大,吐絮率约85%;对国新73号、C1的吐絮率影响较大,苗宝21号T2显著高于T1;农大1号、国新73号、新陆早37号T1吐絮率高于其他处理;C1各处理间T3吐絮率最高。随着脱叶剂喷施时间,自然吐絮增加(T3>T2>T1),各品种各处理吐絮增量逐渐降低(T1>T2>T3);苗宝21号、农大1号T2时期,籽棉产量和皮棉显著增产,但衣分相对较低,CK衣分最高。C1衣分在T2时期显著高于T1。不同品种、处理、果枝位置对产量和衣分及铃重的影响,具有交互效应。【结论】苗宝21号、农大1号、国新73号、C1在T2脱叶效果较优,吐絮率较好,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相对较高,衣分较低;新陆早37号在T3脱叶最佳,吐絮率较高,产量最高,衣分和铃重最高。  相似文献   

19.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3a(1996~1998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d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d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化学打顶条件下,不同外源物质对棉花脱叶催熟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新陆早67 号为材料,于2019 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大丰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裂区区组试验设计,于化学打顶后叶面喷施3种剂量的4种外源物质:缩节胺(75、150和225 g·hm-2)、烯效唑(150、300和450 g·hm-2)、芸苔素(0.375、0.75和1.125 g·hm-2)和赤霉素(150、300和450 g·hm-2),以清水为CK处理,调查不同处理棉花的脱叶率、吐絮率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在化学打顶基础上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均对棉花的脱叶吐絮有增效作用,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较CK提高了5.05%~17.59%和11.61%~32.87%,对挂枝率的影响不显著。中剂量芸苔素处理(0.75 g·hm-2)的脱叶效果最好,脱叶率达到95.33%;低剂量芸苔素处理(0.375 g·hm-2)的催熟效果最佳,吐絮率达到98.11%。各处理对棉花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中剂量芸苔素处理(0.75 g·hm-2)的籽棉产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19.27%;中剂量赤霉素处理(300 g·hm-2)的棉花在纤维品质方面表现最佳。中、低剂量的芸苔素处理(0.375~0.75 g·hm-2)和中、低剂量的赤霉素处理(150~300 g·hm-2)可以对化学打顶后棉花的脱叶催熟起到增效作用,有效提高棉花籽棉产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优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